APP下载

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对照的探索和研究

2021-09-22许琰周月霞李国仓

中外医疗 2021年20期
关键词:病房粪便阳性率

许琰,周月霞,李国仓

1.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菏泽 274000;2.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检验教研室,山东菏泽 274000

在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下,微生物检验成为十分常用的检验技术,其可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促进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流行病学研究对于微生物检验至关重要,可发现感染性疾病的一般规律,进而制定合理化治疗与预防方案。微生物检验能够为病原学诊断提供依据,提高病原微生物的具体检测技能,使阳性检出率提高[1]。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微生物检验工作,注重提升其检验阳性率。但在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流程中,普遍存在标本采集不够规范、送检操作不当等问题,使得不同标本接受微生物检验后出现差异化的阳性率,假阳性情况较常见,降低检验准确率。为此,临床建议对不同标本的检验阳性率进行对照分析,并评价不同病房的阳性率,以发现问题并予以针对性解决,进而提升检验正确性。该研究选取2018 年5 月—2020 年6 月间院内收集的临床标本900 份,分析不同标本类型和不同病房的阳性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临床标本900 份。标本类型中:粪便标本统计为155 份,呼吸道标本统计为348 份,血液标本统计为271 份,尿液标本统计为126 份。病房分布中:呼吸病房统计为377 份,心内病房统计为160 份,普外病房统计为108 份,消化病房统计为255 份。

1.2 方法

整理多个病房的微生物检验标本,标本不同类型的收集和检验方法为:①粪便标本。告知患者自然排便,收集在无菌容器(3 g)中,取粪便中的脓血组织,将标本接种在平板上。②呼吸道标本。采集晨痰,使患者将痰液吐在无菌带盖器皿中,容量超1 mL,而后编号登记,适量加入生理盐水。使用无菌棉签取少量的痰标本,将其涂在血琼脂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再使用接种环进行第一、第二等区域划分。③血液标本。在空腹状态下采集患者8~10 mL 静脉血,并核对编号与登记标本,预留联系电话和姓名等个人信息。将血培养瓶放置在全自动培养仪中,而后进行微生物检验。④尿液标本。采集患者的中段尿,并编号与登记,混匀尿标本后经定量接种环(10 μl)将标本接种在血琼脂与平麦康凯平板上,再分离菌落。所有微生物检验均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检测,在标本采集2 h 内完成检验,相关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临床标本与病房的微生物阳性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标本的阳性率对比

尿液标本的阳性率最高,其高于粪便与血液标本的阳性率,且呼吸道阳性率高于粪便与血液标本,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标本的阳性率对比

2.2 流行病学分布对比

呼吸病房的阳性率最高,其高于心内、普外、消化病房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微生物被认为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见致病菌,在抗生素的广泛性使用下,多种病菌有所变异,其耐药性明显增强[2]。这就需要准确诊断各种微生物,根据诊断结果合理化选择治疗措施。微生物检验是临床医学极为普遍的检验技术,其标本种类多,检验方法多样,可以收集多个科室的多种标本,检验实用性较强[3]。该研究纳入4 种常用临床标本,标本收集于4 个科室,以全面分析标本的阳性率差异和病房分布情况。结果中,呼吸病房的阳性率记录为33.95%,心内病房记录为12.50%,普外病房记录为6.48%,消化病房记录为12.16%。说明呼吸病房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更高,原因是呼吸病房关注对于血液以及痰液等标本的质量把控,可以提高标本质量,进而提升阳性率。尤其是差错概率较高的痰液标本,采集标本时要求操作人员面对面采集,通过拍背、指导深呼吸和用力咳出等护理措施保证痰液有效咳出,并直接收集到无菌容器中,防止唾液等物质掺入标本中[4]。粪便标本的阳性率最低为7.10%,其次为血液标本,阳性率为9.96%,再次为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为34.20%,最高为尿液标本,阳性率为38.10%。结果与李静[5]等研究[呼吸道标本阳性率计为34.22%,血液标本阳性率计为10.22%,粪便标本阳性率计为6.67%,尿液标本阳性率计为38.22%]基本一致。说明该研究的信度偏高,可以指导临床检验工作。

该研究发现,阳性率误差主要为以下原因:①检验操作流程欠规范。采集标本后,若检验人员并未合理保存标本则会破坏其质量[6-7]。且采集量与时间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正确率,特别是血液标本,如果采集量过少或是采血时间错误则会影响最终阳性率。②标本送检操作欠规范。部分检验人员并未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及时送检[8-9]。或者未对厌氧菌进行封闭处理,使其接触空气后内部菌落被污染。③检验人员能力不足。微生物检验的每个环节均有明确标准,若检验人员的能力有限,缺少临床经验则可能在某个环节出现操作失误,进而破坏标本完整性[10]。对此,笔者建议进行全方位管理,具体为:①提高检验重视度。定期组织检验人员学习微生物检验知识,培养其责任意识,并明确检验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把握流行病学趋势[11]。掌握新型设备的操作流程、标本送检要求,定期考核操作技能,并与奖金挂钩。②完善检验制度。明确检验人员的工作职责,严格把控检验各环节,系统化管理标本的采集、保存于检验操作[12]。③保证标本存活率。针对不同标本采取差异化保存方式,防止其污染。将检验标准制定成册,列举不同标本的送检时间、保存方法、检验操作要点等内容,确保标本能够有效存活[13]。

综上所述,临床标本不同其微生物检验的实际阳性率也有所差异,影响阳性率较低的原因偏多,可以针对标本特点进行规范采集与送检等操作,严格把控标本质量,保证临床诊断的精准度。

猜你喜欢

病房粪便阳性率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粪便移稙”治病真有用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专利名称:家禽喂养中的自动化粪便集纳输送系统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
欧美的猫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关于粪便类药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