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2021-09-22张虹江煜

中外医疗 2021年20期
关键词:精神病彩色多普勒

张虹,江煜

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功能科,广东东莞 523230

精神病属于慢性重症病症,临床中较为常见,往往病情迁延,久治难愈,极易复发,因此需加强病情控制,长时间内口服奋乃静、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1]。老年精神病患者为特殊人群,其行为、思维均处在幻觉、幻想状态,缺乏与外界的沟通,生活自理能力欠缺,因其自知力严重缺乏,对自身健康与否并不了解,致使部分躯体疾病病症被其精神病表现症状所遮蔽或掺杂,难以辨别病症来源[2]。相关文献中研究表明老年精神病患者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后,往往会对其机体中各个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其中较为常见的为胆囊、肝脏方面的器官损伤[3-4]。文献中报道长期口服抗精神病类药会导致糖脂代谢功能异常改变,致使机体器官或肢体出现异常[5]。下肢动脉病变为糖脂代谢功能异常并发症之一,疾病发生时无显著临床表现,但病症加重会致使精神病患者残疾,因此老年精神病患者需定期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该研究随机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内于该院诊断的老年精神病患者80 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其双侧下肢动脉、腹部器官,以此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诊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80 例作为研究组对象;选取同期于该院行健康检查的老年人80名,作为对照组对象,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①老年人年龄≥60 岁,且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②均符合第10 次修订本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中精神障碍的相关诊断标准;③老年精神病患者长期口服奋乃静、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间≥5 年;④近段时间无腹部外科手术史;⑤健康检查老年人经明尼苏达多相人格(MM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评估后无精神病相关症状;⑥老年人或其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且于知情同意书上署名。排除标准:①既往肾脏、肝脏或胆囊等相关疾病史;②既往癫痫、帕金森综合征或脑部器质性病症;③临床基础资料不全者。对照组80 名老年人中男38 名(47.5%),女42名(52.5%);年龄62~83 岁,平均(72.5±5.1)岁;平均体质量(58.3±6.2)kg。研究组80 例老年中男37 例(46.2%),女43 例(53.8%);年龄60~83 岁,平均(71.5±5.5)岁;平均体质量(58.6±5.8)kg;病程6~31 年,平均病程(8.5±2.1)年。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许可。

1.2 方法

两组老年人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行腹部、双侧下肢动脉扫描探查。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X300),凸阵探头CH5-2,频率参数:2.6~5.0 MHz。取仰卧位、左右侧位、俯卧位进行腹部全面探查,老年人平躺于超声室诊断床上,显露出腹部皮肤。两组老年人均由同一名超声诊断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操作,在诊断前叮嘱老年人需在诊断当天0 点后禁食禁水。诊断医师细致探查老年人的肾脏、肝脏、胰脏等脏器。详加探查腹部层次结构及回声均匀情况,后再对老年人腹部脏器详细探查,诊断标准参照《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第三版)》中相关腹部诊断标准[6]。将线阵探头VF10-5 的频率设置为7.5 MHz,探查室血流与声速呈<60°的夹角,探查双侧下肢动脉(股总动脉、双侧腘动脉及足背动脉)超声影像是否伴有狭窄或斑块现象,探查记录动脉血管内膜的厚度及血管壁等情况。探查完成后整理相关数据及影像,由两名及以上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进行判定。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双侧下肢动脉的超声特征:即比较股总动脉、双侧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是否存在斑块等异常现象。

对比两组血流动脉超声特征:比对两组老年人双侧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管径高度及斑块数量。

对比两组腹部实质脏器超声诊断异常情况:探查两组老年人胆囊异常、肝脏异常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录入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双侧下肢动脉的超声特征对比

研究组双侧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63.75%显著高于对照组双侧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2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双侧下肢动脉的超声特征对比

2.2 两组血流动脉超声特征对比

研究组双侧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66±0.11)mm、斑块数(2.28±0.73)块均高于对照组双侧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33±0.12)mm、斑块数(0.42±0.16)块,研究组双侧下肢动脉管径高度(1.31±0.24)mm 小于对照组双侧下肢动脉管径高度(1.87±0.2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脉超声特征对比()

表2 两组血流动脉超声特征对比()

2.3 两组腹部实质脏器超声诊断异常情况对比

研究组腹部实质脏器超声诊断异常发生率53.75%显著高于对照组腹部实质脏器超声诊断异常发生率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腹部实质脏器超声诊断异常情况对比

3 讨论

老年精神病患者在疾病确诊后需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氯氮平、奋乃静、利培酮、舒必利及奎硫平等,上述药物在服用后需经过肝脏组织的分解与代谢,达到最佳血药浓度,以此发挥药效,但经临床调查发现长期服用会增加脂肪肝发生风险,且患者动脉血管中血脂水平会逐渐增加,因此在老年精神病患者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期间,需定期诊断,以免出现其他腹部、下肢动脉病变,影响后续生活,增加家庭负担[7-8]。因此该研究在老年精神病患者长时间口服抗精神病药期间,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双下肢动脉、腹部实质脏器,旨在及时发现其机体异常,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

该研究选取于该院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作为对照,且均经相关量表评估,无精神病相关症状,与老年精神病患者共同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研究组双侧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63.75%显著高于对照组双侧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28.75%,与刘桂霞等[9]研究中下肢斑块发生率46.00%高于对照组的16.00%结果类似;研究组双侧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66±0.11)mm、斑块数(2.28±0.73)块均高于对照组双侧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33±0.12)mm、斑块数(0.42±0.16)块,研究组双侧下肢动脉管径高度(1.31±0.24)mm 小于对照组双侧下肢动脉管径高度(1.87±0.27)mm,上述结果提示老年精神病患者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物会增加下肢动脉病变的风险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病症常用筛选工具,其优势为无创、安全且价廉,其能直观反映受检者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及程度,且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还可定性、定量分析下肢动脉病变情况,适合老年精神病患者疾病诊断,且从上述数据可看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诊断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下肢动脉斑块情况,为临床诊治下肢动脉闭塞等提供可靠参考[10]。

相关文献中报道老年精神病患者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糖脂代谢会出现异常改变,致使自由基在体内大量产生氧化应激(OS),加快形成糖化产物,且致其积淀,同时还会导致血管中平滑肌细胞大量增殖,动脉血管中诱发脂质反应,形成斑块,增加动脉管腔狭窄、血管堵塞、血栓形成的风险[11]。如若未能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病症加重则极易导致残疾,因此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加强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双下肢病变诊断是极其必要可取的。表3 结果显示,研究组腹部实质脏器超声诊断异常发生率53.75%显著高于对照组腹部实质脏器超声诊断异常发生率31.25%,上述结果提示老年患者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极易导致腹部实质脏器病变,尤其胆囊结石及脂肪肝患病率要显著高出健康老年人,与罗连英[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质脏器病变的异常结果62.40%近似,证实结论。经该研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探查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腹部,可清晰且准确地显现其长时间口服抗精神病药后的胆囊、肝脏与肾脏,较大比例伴有异常频谱或图像,从而证实老年精神病患者极易致使胆囊、肝脏出现实质性损伤。在人体组织中胆囊、肝脏与肾脏是药物分解与代谢的重要器官,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老年患者的肝脏会出现不同程度弥漫性病变,且还会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稳定性。另外如若患者机体过于肥胖或伴有高血脂或高血糖,则会导致脂肪肝的致病风险增加,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的老年患者其胆汁原有组成成分会出现异常改变,尤其是胆固醇的含量会增加,则增加胆囊结石的致病风险。相关文献中报道老年精神病患者因自知力、自理能力严重缺乏,无法多进行运动锻炼,相应的饮食结构也受到影响,如饮食不规律等,进而导致机体内出现代谢紊乱现象,尤其是脂类代谢紊乱,会导致胆汁成分改变,且其理化性质也随之改变,致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处于相对饱和状态,增加胆囊结石形成风险。因此在老年精神病患者长时间口服抗精神病药期间需定期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免延误病情,增加家庭负担,造成不良后果,影响疾病治疗与康复。

综上所述,老年精神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发现多伴有肝脏、胆囊等腹部病症,且伴有双侧下肢动脉病变,因此需定期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发现病症及早诊治。

猜你喜欢

精神病彩色多普勒
彩色的梦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有那样一抹彩色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基于多普勒的车辆测速仪
一种改进的多普勒雷达跟踪算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