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焦虑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09-22孙瑞勤

中外医疗 2021年20期
关键词:保胎先兆流产

孙瑞勤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产科,福建厦门 361021

妊娠于28 周前终止者称为流产。如在妊娠12 周前自然终止者称早期流产,在妊娠13~27 周自然终止者为晚期流产。早期先兆流产的主要症状是阴道出血、下腹痛和腰酸[1]。孕妇往往在面对阴道出血时不知所措,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往往以焦虑和恐惧为特征,同时胎儿的情况也直接影响到孕妇的情绪反应,孕妇可能会出现悲伤、抑郁、躁动等情绪,还表现为易怒、睡眠和饮食失调等。有研究表明,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保胎成功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2-3]。该研究纳入该院2018 年1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保胎患者1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探讨了护理干预在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每组50 例。干预组患者年龄21~35 岁,平均(28.21±2.21)岁。常规组患者年龄22~36 岁,平均(28.31±2.5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早期先兆流产诊断标准,具有保胎意愿;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该次研究,可配合该次治疗,患者可接受该研究的方案,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者;意识障碍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常规给予患者治疗过程的护理,口头告知患者先兆流产的知识,并说明治疗和休养注意事项,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休息。

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①认知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孕周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指导,介绍有关妊娠生理和胎儿生长发育的知识,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通过与患者沟通交谈,掌握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认知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向患者讲解早期先兆流产预防、治疗及预后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负面情绪对病情的影响。让患者知道,保胎治疗后继续怀孕的胎儿与胎儿是否畸形没有直接关系。向患者讲解胎儿保护方法、注意事项、产生因素等疾病相关知识,提高疾病意识,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督促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检查,对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及时救治,确保患者和胎儿安全。②心理护理:倾听患者主诉,及时解答问题,关注患者在沟通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分析不良心理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详细讲解早期先兆流产因素,强调注意事项,告知良好心态对胎儿健康发育的重要性,引导患者掌握自我指导方法,督促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面对治疗。③睡眠护理:与患者沟通,发放睡眠质量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结果,并根据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睡眠护理方法。按摩和播放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患者放松,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根据患者睡眠规律,调整作息时间,促进患者养成健康、科学的睡眠规律。还应根据患者感觉将病房的温度、湿度和光线设置到最舒适的程度,并采用放松法和反向引导法帮助患者入睡。并督促患者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熬夜,科学饮食,饭后不喝咖啡、浓茶等。在治疗过程中,最好白天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晚上尽量不安排治疗项目,以免患者因为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而被睡眠打断。如果必须在夜间进行治疗或护理,操作人员必须轻柔地操作,以防止过大的噪音影响患者的睡眠。④家庭支持和社会干预:与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家属知道给予患者陪伴和关爱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而给予患者尽可能多的关爱和帮助。此外,积极动员社会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关爱,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中的压力,能够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最终显著提高保胎成功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及PSQI 评分。其中,SAS评分20~80 分,分值越低则患者焦虑情绪越轻。PSQI 评分0~21 分,分值越低则睡眠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和常规组护理前SAS 评分及PSQI 评分中,干预组SAS、PSQI 评分(67.50±7.68)分和(13.50±3.68)分和常规组(67.21±7.61)分和(13.52±3.6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2、0.351,P>0.05);护理后两组SAS、PSQI 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SAS、PSQI 评分(31.74±2.79)分和(3.74±1.02)分显著优于常规组(45.74±5.79)分和(6.89±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3、7.033,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 评分及PSQI 评分比较[(),分]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 评分及PSQI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怀孕12 周前发生的阴道出血和下腹疼痛。由于孕妇缺乏相关知识,出现早期先兆流产症状时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影响保胎成功率。如今,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在这种新形势下,新时代女性往往要承受更大的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这将大大增加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早期先兆流产,在妇科发生的概率比较高,经常会有患者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患者数量在增加,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其后果可能导致流产的发生,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不可避免的流产。对于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除了告知卧床休息、禁欲外,还要为患者营造舒适稳定的治疗环境,改善紧张情绪,不仅是心理状态,还要给予精神支持。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情况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引导和干预,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

长期或反复的不良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变化可作用于女性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失衡,使其不能正常行使皮质下中枢调控功能,导致子宫小动脉痉挛、绒毛缺血、子宫强烈收缩,从而引起或加重先兆流产。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有效的。研究表明,通过认知和心理护理,患者保持稳定情绪,大部分患者可以继续妊娠,治愈率高[5-6]。有鉴于此,护士应通过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情绪状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消除或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妊娠期,促进胎儿健康生长发育。在心理护理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和孕后变化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告知先兆流产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情绪,让患者说出内心焦虑的问题。根据问题给予心理疏导,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另外还需要加强家属特别是配偶的关爱,改善了患者的情绪,增加了他们对护胎成功的信心,分享的成功案例也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对护胎的信心[7-8]。除此之外,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为了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需要进行心理支持和疏导,护士积极自我介绍,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陌生感和恐惧,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按人体生物节律调整作息,睡前吃少量可消化食物或热饮,睡前根据个人爱好短期阅读、听音乐,促进睡眠。还可通过纠正患者的误解和失眠的坏习惯,告诉患者睡眠时间因人而异,强调睡眠质量而不是睡眠时间,建立了患者能够独立有效地处理睡眠问题的信心。指导患者通过身心放松,首先放松全身肌肉,促进神经活动向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转化,同时也促进警觉性水分下降,从而改善睡眠[9-11]。

该研究纳入该院收治的先兆流产保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病例的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常规组护理前SAS 评分及PSQI 评分中,干预组SAS、PSQI 评分(67.50±7.68)分和(13.50±3.68)分和常规组(67.21±7.61)分和(13.52±3.62)分相近(P>0.05);护理后两组SAS、PSQI 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SAS、PSQI 评分(31.74±2.79)分和(3.74±1.02)分显著优于常规组(45.74±5.79)分和(6.89±1.67)分(P<0.05)。黄玉蕊等[5]的研究也显示,护理干预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大,护理后,干预组患者PSQI,SAS 评分分别为(9.2±2.6)分,(38.5±1.4)分,均明显低于对比组的(12.0±2.7)分,(47.8±1.6)分,和该研究结果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焦虑情绪以及睡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适宜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保胎先兆流产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中药保胎 安全疗效好
先兆流产,别害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