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9-22邓国雄黄海忠林志波张红

中外医疗 2021年20期
关键词:雾化炎性盐酸

邓国雄,黄海忠,林志波,张红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惠州 516001

支气管肺炎又称为小叶性肺炎,是小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症状有咳嗽、发热、气喘、肺部啰音等。该疾病发病率高,约占小儿肺炎住院总数的93.7%,大多都是由细菌或者病毒引起,常见的致病病菌主要有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患有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会对其肺部造成一定的影响,炎症可影响到气管周围的组织,合理的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彻底解决疾病,积极合理地改善病情,可减轻疾病对患儿造成的影响[1-3]。盐酸氨溴索作为一种具有溶解分泌物特性的药物,具有较好的排痰功能,对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研究对该院2020 年1—7 月收治的30 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0 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6 个月~11 岁,平均(4.68±1.21)岁。治疗组中男16 例,女14例;年龄8 个月~12 岁,平均(4.26±0.3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中所有患儿家属均同意参加该次研究,该院伦理委员会对研究完全知晓,并批准该次研究。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临床症状。

排除标准:有相关药物过敏史的患儿;患有其他慢性气道疾病的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上实施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儿各项数据水平。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进行抗炎、止咳、祛痰、抗心力衰竭及并发症干预等对症治疗,连续治疗7 d。

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采用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国药准字J20190023)15 mL 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注入雾化器中,2 次/d,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消失、缓解、改善时间水平进行对比。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无干湿啰音,胸片炎性阴影消失;有效:临床症状相对减轻,干湿啰音以及胸部炎性阴影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有所加重,干湿啰音以及胸部炎性阴影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水平(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以及胸片炎性阴影改善时间)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水平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以及胸片炎性阴影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水平对比[(),d]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水平对比[(),d]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指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多见于婴幼儿,是小儿中最常见的肺炎,其病因主要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机体免疫力不健全,以及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致病微生物较多,季节及气候骤变时较易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年龄越小,其发病率以及病死率越高[4-6]。患有支气管肺炎的患儿,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罗音等。随着病程进展,因反复呼吸道感染,症状也会随之加重,尤其有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改变,出现低氧血症和毒血症,腹泻、腹胀、呕吐及便血、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7-8]。通过常规治疗方法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该研究提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其雾化用药的作用可消除炎症和水肿,解除支气管痉挛,稀化痰液,帮助祛痰。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有效成分为盐酸溴素,其作用靶点为气道分泌细胞,可促进黏痰溶解和痰液排出,同时可改善患儿咳嗽的症状[9-10]。氨溴索可促进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恢复,增加纤毛摆动,减轻炎症反应,有效缓解患儿的病情情况,减少了黏液的置留。盐酸氨溴索相对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有效的排痰、清理呼吸道的作用,可改善通气,缩短疗程,能够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对其肺通气和呼吸功能有效进行改善[11-12]。该研究显示,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患儿(70.00%)(χ2=5.455,P=0.020);治疗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以及胸片炎性阴影改善时间(3.05±1.21)、(2.16±1.65)、(2.16±1.64)、(3.16±1.01)d 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6.21±1.16)、(6.13±1.01)、(5.49±1.86)、(6.10±1.92)d(t=10.325、11.240、7.355、7.422,P<0.05)。在刘本玉等[13]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析》研究中,选取8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双盲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治疗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以及胸片炎性阴影改善时间(6.24±2.07)、(7.12±2.01)、(3.41±1.87)、(5.21±2.13)d 显短于对照组患儿(8.83±2.16)、(9.46±1.98)、(6.75±1.92)、(7.36±2.23)d(P<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7.27%)(χ2=6.18,P<0.05)。说明通过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其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通过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能有效促进患儿呼吸功能的改善,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雾化炎性盐酸
盐酸泄漏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合成盐酸芬戈莫德的工艺改进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盐酸生产装置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