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价值

2021-09-19李明明韩庆伟

交通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纤溶内皮细胞灵敏度

李明明,韩庆伟,魏 源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46300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疾病或致病因子损伤全身微血管系统,激活凝血系统后产生以凝血-抗凝血失衡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发生广泛的微血管血栓和难以控制的出血,甚至演变为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病起病隐匿,早期无显著特征,发生后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是降低DIC死亡率的关键。DIC诊断迄今尚无金标准,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DSS)[1]在DI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方面显示良好的效果。DIC发病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凝血、纤溶系统相关,相关分子标志物,如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2α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D二聚体(D-D)检测可在DIC发生时甚至发生前提示凝血及纤溶激活状态,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2]。本文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临床上疑似DIC患者9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探讨TM、TAT、PIC、D-D对DIC早期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上疑似DIC患者92例,以CDSS作为诊断金标准分为DIC组41例和非DIC组51例。DIC组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龄60.28±7.54岁;非DIC组男性37例、女性14例,年龄61.85±7.98岁;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存在脓毒症、重症感染等能潜在导致DIC的疾病;(3)凝血功能紊乱(符合下列任意一项):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 s,D-D>5 m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10μg/mL,纤维蛋白原<1.0 g/L,血小板<120×109/L。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先天性凝血障碍;(3)严重肝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级;(4)合并其他可引起血小板变化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机能亢进等;(5)近期有抗凝药物服用史。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61.78±7.29岁。三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当日空腹静脉采血,2 h内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EP管收集至少0.5 mL血浆,-80℃保存待检。采用日本SYSMEX公司HIS CL-5000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试剂盒,高敏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TM、TAT、PIC、D-D水平。正常参考值:TM 20~35 TU/mL;TAT 1.0~1.9 ng/mL;PIC 0.8~1.2μg/mL;D-D<0.5 mg/L。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越接近1表示诊断价值越高。

2 结 果

2.1 三组TM、TAT、PIC、D-D水平比较 三组间TM、TAT、PIC、D-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TM、TAT、PIC、D-D水 平 高 于 非DI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DIC组TM、TAT、PIC、D-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TM、TAT、PIC、D-D水平比较

2.2 TM、TAT、PIC、D-D指 标 对DIC的 诊 断 效能TM诊断DIC阈值为19.02 TU/mL,AUC为0.708,灵敏度为82.93%,特异度为80.39%,约登指数为0.63;TAT诊断阈值为25.20 ng/mL,AUC为0.719,灵敏度为78.04%,特异度为72.54%,约登指数为0.51;PIC诊断阈值为2.52μg/mL,AUC为0.668,灵敏度为73.17%,特异度为68.63%,约登指数为0.42;D-D诊断阈值为10.75 mg/L,AUC为0.775,灵敏度为85.37%,特异度为76.47%,约登指数为0.62;TM、TAT、PIC、D-D联合检测诊断DIC的AUC为0.826,灵敏度为92.68%,特异度为86.27%,约登指数为0.79,均高于单项检测。见图1。

图1 TM、TAT、PIC、D-D诊断DIC的ROC曲线图

3 讨 论

全身凝血系统激活是DIC最重要的特征,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因持续损耗而明显减少,从而引发难以控制的出血倾向[3]。DIC病程分为三期[4],早期呈现为高凝状态,临床上无显著特征,诊断难度大;之后为消耗性低凝期,皮肤黏膜等多部位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最后机体呈现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状态,以出血加重、难以控制为主要表现,甚至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导致死亡。早期及时发现并阻断DIC进程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日本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标准、日本卫生福利部(JMHW)标准和日本急诊医学学会(JAAM)标准是国际上较为常用的DIC积分系统,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国人DIC的诊断价值尚未得到完全肯定。我国于2012年制定CDSS标准,并于2017年进行更新,具有简单易行、敏感度、特异度高等特点,且未限制病种,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但仍存在提升空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是检测DIC患者凝血功能的主要方法,但用于诊断DIC不够灵敏,出现异常时往往凝血功能已严重紊乱,诊断价值有限[5]。随着对DIC研究的深入,发现血浆凝血和纤溶标志物可提高临床诊断DIC效果,指导预后判断。

凝血分子标志物与凝血功能、纤溶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有关。TM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与凝血酶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产生抗凝作用[6]。由于只有内皮细胞受损后,血浆中才能检测到TM,因而是内皮细胞受损的标志。凝血酶水平可反映机体凝血功能亢进和血栓形成倾向,但半衰期极短,检测难度较大[7]。TAT检测相对简单,常用来评估凝血激活程度,其水平升高与血栓密切相关,对预测血栓早期十分有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DIC组TM、TAT水平高于非DI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DIC发生发展与内皮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TM、TAT的AUC分别为0.708、0.719,对DIC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需要排除糖尿病、心梗等其他导致内皮细胞受损的疾病,避免误诊。

DIC早期呈现高凝状态,在病程第三个阶段才会出现明显纤溶亢进。D-D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反映继发性纤溶状态,是DIC诊断的常用标志物。纤溶酶是纤溶激活最终的产物,与α2纤溶酶抑制物结合后失活,形成PIC[9]。本研究显示,DIC组D-D、PIC水平高于非DI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DIC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纤溶状态关系密切。ROC曲线分析显示,D-D、PIC的AUC分别为0.775、0.668。D-D作为诊断常用标志物,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但PIC对DIC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不足以作为单独的诊断指标。D-D、TM、TAT、PIC四项指标联合诊断DIC,AUC为0.826,敏感度为92.68%,特异度为86.27%,约登指数为0.79,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单独检测血浆TAT、TM、PIC、D-D诊断DIC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但未达到理想效果,在采用D-D等常用指标的同时,可考虑联合检测TM、TAT、PIC等指标,可有效提高诊断DIC效能,可作为DIC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猜你喜欢

纤溶内皮细胞灵敏度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灵敏度分析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脑动静脉中的变化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