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与妊娠前肥胖/超重状态相关性研究

2021-09-18王小兰杨舒盈陈克妮韩一栩曾雪英余丽金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前体胎龄比值

王小兰, 杨舒盈, 陈克妮, 韩一栩, 曾雪英, 余丽金

1.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 妇产科,海南 海口 571100;2.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妇科,海南 海口 570311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肥胖人群日益庞大,已成为严峻公共卫生危机之一。欧美育龄期女性中肥胖比例已增加至34%,而超重及肥胖占比接近60%[1-2]。有研究显示,超重及肥胖状态可增加妊娠期合并症发生风险,如糖尿病、高血压疾病、早产儿及巨大儿等,严重影响母婴结局[3-4]。但目前关于超重/肥胖状态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生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早发型与晚发型PE发生与妊娠前肥胖/超重状态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自2016年1月与2020年12月收治的330例P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前体质量指数将其分为体质量过低组(体质量指数<18.5 kg/m2,n=21)、体质量正常组(18.5 kg/m2≤体质量指数≤24.0 kg/m2,n=211)、超重组(24.0 kg/m2<体质量指数<28.0 kg/m2,n=69)及肥胖组(体质量指数≥28.0 kg/m2,n=29)。纳入标准:宫内妊娠;单胎妊娠;可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妊娠28周前自然流产;患有影响妊娠的严重慢性疾病者;体质量指数≤15.0 kg/m2。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记录并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受教育水平、初产妇、既往PE史、行辅助生殖技术比例。比较4组患者的妊娠预后指标,包括分娩孕周、剖宫产分娩比例、围产儿死亡比例、进入ICU比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大于胎龄儿比例、小于胎龄儿比例,以及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比例。小于胎龄儿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小于同胎龄预测体质量第10百分位数;大于胎龄儿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大于同胎龄预测体质量第90百分位数[5]。PE诊断标准参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标准[6]:早发PE指妊娠<34周前诊断为PE,晚发PE指妊娠≥34周后诊断为PE。根据PE严重程度分为非严重PE与严重PE。

2 结果

2.1 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4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既往PE史及行辅助生殖技术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过低组初产妇比例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百分率/%)

2.2 4组患者妊娠预后指标比较 4组分娩孕周、剖宫产分娩、围产儿死亡及进入ICU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大于胎龄儿比例均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组、超重组、体质量过低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小于胎龄儿比例显著低于体质量正常组、超重组、体质量过低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4组患者妊娠预后指标比较/例(百分率/%)

2.3 不同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下PE发生风险与妊娠前体质量指数水平相关性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体质量正常组相比,体质量过低组PE发生风险显著下降(比值比0.58,95%可信区间0.39~0.81,P<0.05),超重组、肥胖组PE发生风险显著升高(比值比1.87、3.11,95%可信区间1.20~2.73、2.33~6.98,P<0.05)。与体质量正常组相比,体质量过低组晚发PE风险显著下降(比值比0.57,95%可信区间0.31~0.79,P<0.05),超重组晚发PE风险显著升高(比值比1.90,95%可信区间1.19~2.10,P<0.05),肥胖组早发、晚发PE风险均显著升高(比值比2.33、4.70,95%可信区间1.19~5.56、3.05~6.48,P<0.05)。与体质量正常组相比,体质量过低组非严重PE、严重PE发生风险均显著下降(比值比0.54、0.47,95%可信区间 0.28~0.90、0.30~0.78,P<0.05),超重组严重PE发生风险显著升高(比值比1.72,95%可信区间1.19~2.46,P<0.05),肥胖组非严重PE、严重PE发生风险均显著升高(比值比5.72、3.10,95%可信区间 2.85~8.06、2.03~5.04,P<0.05)。妊娠前肥胖状态为晚发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 讨论

已有研究显示,超重与肥胖产妇PE发生风险的比值比往往高于体质量正常人群[7]。一项多队列研究结果证实,超重组及不同级别肥胖组患者发生PE的概率均高于体质量正常人群,且呈逐渐升高趋势[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体质量正常组相比,体质量过低组PE发生风险显著下降(比值比0.58,95%可信区间0.39~0.81,P<0.05),超重组、肥胖组PE发生风险显著升高(比值比1.87、3.11,95%可信区间1.20~2.73、2.33~6.98,P<0.05)。这提示,随着妊娠前体质量指数增加,患者PE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对于产妇肥胖状态导致PE发生风险升高的可能机制为:肥胖状态可刺激脂肪组织内以瘦素为代表脂肪因子大量释放,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加重,最终诱发PE出现[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体质量正常组相比,体质量过低组晚发PE风险显著下降(比值比0.57,95%可信区间0.31~0.79,P<0.05),超重组晚发PE风险显著升高(比值比1.90,95%可信区间1.19~2.10,P<0.05),肥胖组早发、晚发PE风险均显著升高(比值比2.33、4.70,95%可信区间1.19~5.56、3.05~6.48,P<0.05)。这提示,超重/肥胖状态均可导致晚发PE风险升高,且肥胖人群出现晚发PE风险更高。一项针对单胎妊娠PE产妇的回顾性研究证实,妊娠前体质量指数与晚发PE间存在更为密切关系[11]。近年来,我国肥胖发生率显著升高,成年女性超重、肥胖发生率已分别接近23%、6%[12]。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前肥胖状态为晚发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这提示,体质量管理时机前移对于降低产妇PE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证实,PE出现后可严重影响胎盘血供及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增加生长受限和低出生体质量发生风险;但对于肥胖因素是否会对PE产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产生影响涉及较少[13-16]。有研究显示,小于胎龄儿出现可能与胎盘源性PE发生有关,与妊娠前肥胖密切相关的晚发PE对于胎儿生长影响相对较小,大于胎龄儿比例更高[17-18]。笔者认为,对于妊娠前超重特别是肥胖产妇,应注意防范晚发PE、大于胎龄儿及巨大儿出现。

综上所述,妊娠前超重/肥胖产妇更易发生PE,特别是晚发PE。应加强产妇妊娠前体质量控制及血压管理,最大限度降低PE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前体胎龄比值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早产儿胎龄和体重对儿童糖尿病的预测作用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
茶叶香气前体物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