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护理效果探究以及分析

2021-09-17陈秋瑾

医学概论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康复期综合性护理

陈秋瑾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护理效果。方法:从研究对象主要从2019年1月~2021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可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分别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将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症状评分、护理质量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焦虑症状评分均比护理前要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相互对比存有差异性(P<0.05);对照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更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非常适合应用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和控制,并给予护理质量一定的保证。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分裂;抑郁症状;综合性护理

就目前而言,针对于精神分裂症疾病,其病因的明确性不足,在症状表现中,思维障碍、精神行为协调性不足等行为比较常见,不仅具有漫长的病程,而且发病也比较缓慢化。借助康复期,可以为患者自知力的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患者自身对于未来生活的关注度【1】,但是抑郁症状也经常发生,基于此,在临床上,既要提高对药物治疗的重视程度,也要将护理实施力度提升上来,对患者不良心态予以合理调整,达到抑郁焦虑症状恢复的需求。本组研究通过对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具体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观察组内,15例为男性患者,15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均值为(45.25±1.97)岁,介于30岁~60岁年龄段之间。在对照组内,16例为男性患者,1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均值为(45.21±1.74)岁,介于30岁~61岁年龄段之间。验证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不呈现出数据研究意义。

1.2方法

予以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中,应引导患者严格遵循医嘱,确保用药的合理性。而在综合护理干预中,具体方案如下:

首先,生活技能训练。要想使患者与护理工作保持密切的配合,将单纯卧床时间控制合理范围内,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应从既定时间表出发,对其起床、吃饭以及作息时间等进行合理引导。同时,在进餐完后,对对患者整理碗筷做出正确指导,如果患者病情不太严重,集体碗筷清洗活动可以进行组织。

其次,心理干预。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应密切联系患者,引导患者将内心需求表达出来,同时也要从患者表情等心理状态出发,为准确评估提供合理的依据,然后在个人病历中纳入心理评估的结果,以此来对患者性格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准确判断,及时改正错误的思想认知【2】,通过不断交流与引导,为患者治疗自信心的塑造创造有利条件。此外,患者应学会站在患者自身来考虑问题,与家属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患者心理障碍的消除。如果患者属于受社会歧视,应提高其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以此来将不良心理状态转变过来;如果患者无力感比较严重,对患者日常的关心是必不可少的,挖掘患者感兴趣的话题,然后进行聊天,形成对生活热爱的刺激性作用。

最后,音乐护理。要想确保音乐护理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必须要确保治疗室的宽敞、明亮,对集体护理这一方式进行应用,对于室内温度,最低控制在23℃左右,最高控制在27℃左右【3】,日间应保证光线的柔和性,对宽大且柔软度高的治疗椅进行优先选择,在聆听音乐时,患者可以采用半坐方式。在播放音乐前,应对患者音乐类型的喜好进行高度明确化,改善患者身心紧张的状态。在音乐播放开始后,应引导患者将全身肌肉放松化,闭上双眼,双手放在腿上。

1.3观察指标

将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症状评分、护理质量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32)将Excel表格作为本次研究数据记录软件;本次研究应用 SPSS For windows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数据应用P与0.05 关系作为数据判断标准。P<0.05则记录为统计学意义存在,反之则不存在;计量数据应用T值检验,计数数据选择X2检验。

2.结果

2.1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症状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焦虑症状评分均比护理前要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相互对比存有差异性(P<0.05)。如表1所示:

2.2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对照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更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3.讨论

针对于综合护理,作为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其科学性、有效性显著。在综合护理实施过程中,应积极训练患者日常生活技能,保证作息习惯的规律性,起床、洗漱、服药等必须要满足定时需求。在进食方面,应对蔬菜、水果、纖维素物质食物多食用;在心理护理方面【6】,应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家庭应全程陪伴患者,加强护属合力,共同致力于为患者回归家庭与社会提供帮助;对于音乐护理,应定期进行,对舒缓的轻音乐进行播放,使患者身心处于高度放松的状态,并将自我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告知患者,将自我心理调节的主动性体现出来,确保抑郁症状得到迅速改善、缓解。

综上所述,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优势突出,可以有效预防并控制不良情绪,同时确保护理质量的稳步提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薛白, 郭灿, 周洁.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年30卷19期, 216-217页, 2020.

[2] 吉平 廖, 少娟 朱, 秀莲 金. 循证护理联合临床路径护理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亚洲临床医学杂志, 2020, 3(3):6.

猜你喜欢

康复期综合性护理
舒适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性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预防效果
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男性患者执行功能损害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研究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分析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