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分析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之间的关联

2021-09-17李蔷

医学概论 2021年11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李蔷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的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对最终愈后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调选该时段我院中收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名作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将患者按照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分为对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对照组内患者不存在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的症状,而实验组中患者存在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所有患者按照要求接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完成后,相较于实验组来说,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碱失衡以及电解质紊乱会导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愈后恢复受到影响,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建议纠正患者的酸碱失衡以及电解质紊乱状况,以保障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肺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病情属于一种呼吸系统的恶性肿瘤,这种病情的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行第三,每年我国的新发肺癌患者数量在15万以上,并且在近年来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而非小细胞肺癌在所有肺癌患者中占比达到了25%以上,通过静脉化疗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提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患者的病情进展,但迄今为止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化疗方案临床研究较多,其中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良好,但即使是这种治疗方式,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依旧在50%以下[2]。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诸多因素可能与患者的预后恢复密切相关,医务人员认为患者存在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康复,故而需要引起重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本次研究探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的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对最终愈后恢复产生的影响,汇总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调选该时段我院中收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名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将患者按照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分为对照组(n=31)与实验组(n=31)。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包含男性17名和女性14名患者,年龄区间值为41~68岁,年龄均值为49.4±1.2岁;实验组患者包含男性17名和女性14名,年龄区间值为40~68岁,年龄均值为48.9±1.2岁。

本次研究中患者一般资料录入Excel表格,由我院统计学人员进行记录确认,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可比后提交我院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核。通过后判断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良好,可进行本次对比性实验(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治疗,紫杉醇用药剂量为175mg/m2,患者用药第一天选择静脉滴注方式进行用药,患者,同时配合顺脖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75mg/m2,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用药。本次研究中患者连续化疗三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病灶完全消失,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消失维持至少4周以上;有效:治疗完成后,患者临床病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病灶,有明显减小,维持至少4周以上;无效:治疗完成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0 for windows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用率(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达,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的判定标准。

2结果

在治疗完成后,相较于实验组来说,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吸烟、遗传易感因素以及空气污染等多方面的内容,均有可能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尤其是年龄在45岁以上的吸烟人群中,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相较于普通人群高出3~4倍,当患者出现非小细胞肺癌时,患者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患者[3],一般情况下,中位生存时间在34个月以内,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在40%左右,患者的预后生存指标较差。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选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4]。

在患者出现非小细胞肺癌后,患者的机体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患者十分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情况,而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建议对患者的酸碱失衡以及电解质紊乱状况进行纠正,使患者的机体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有助于避免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

综上所述,电解质紊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的预后恢复以及治疗效果,医务人员需要引起重视,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以保障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振华,陈金亮,邢媛媛,郭喜喜,李东飞. 法尼醇受体通过下调miR-21水平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1-9.

[2]李秋霞,林燕,孙晨,刘娟. 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对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1,16(20):113-115.

[3]张贝贝,田应选,霍树芬,尚文丽,刘凌华,王君,任小平.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方式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08):53-59.

[4]林文燕.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05):48-52.

猜你喜欢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复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DCRT联合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