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疲劳 中医支着

2021-09-17秦丽娜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病机脏腑全身

秦丽娜

由于现代人们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快、紧张度增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很多人常常感觉疲倦、腰酸腿痛,稍一运动就累得厉害,平时睡得挺多却不解乏。这种情况即是慢性疲劳综合征。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渐上升,且难以自愈,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五大问题之一。

与中医“虚劳证”病机相似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持久疲劳为特征,同时伴有记忆力障碍、骨骼肌疼痛、睡眠紊乱、乏力,严重时影响或丧失劳动力的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无法解释的慢性虚弱性疲劳,疲劳的发生具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并持续至少6个月,且在休息或加强营养后仍不能被缓解。而且疲劳的出现导致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该综合征除慢性疲劳外,还伴随一系列躯体症状,如咽痛、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肌肉疼痛、头痛、无红肿的多关节疼痛、运动后疲劳持续24小时以上;神经精神的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睡眠紊乱等。

慢性疲劳综合征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郁证”“脏躁”等范畴,综合来看,与虚劳更为接近。虚劳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基本病机是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

内外兼顾,效果显著

根据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上多从脏腑和气血津液论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中药汤剂或中成药、针灸、推拿、耳穴压豆、拔罐等,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且多种治疗方法可联合使用。

中药疗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涉及脏腑及表现证候较多。因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往往互相影响,由一虛而渐至多虚,由一脏而累及多脏,使证候趋于复杂,临证必须有机联系,方能灵活应用。治以养肺益气、健脾养心、疏肝行气、补肾滋阴为法。可用单味黄芪以补益肺气。归脾汤、柴胡桂枝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较对症的中药成方。其中归脾汤为治疗思虑过度以致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经典方,用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遗精盗汗的肾阴虚证。

针灸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针灸治疗选穴主要以五脏背俞、百会、关元和足三里为主,再根据其病症表现辨证选取其他穴位。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且流注于全身的枢纽,《素问·长刺节论》曰:“迫脏刺背,背俞也。”说明背俞穴在治疗上均有脏腑特异性,可调节脏腑气血,改善其功能。足三里穴可发挥健脾理胃、调畅气机的作用。百会穴安神定志,关元穴可培元固本,为保健要穴。若有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神志症状,可选用内关穴、神门穴;情志不畅可加太冲穴、期门穴;腰膝酸软等肾阴虚证可加太溪穴。同时,在灸法上有艾炷灸、悬起灸、温针灸、督脉灸等多种选择。

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上可选手法与部位多样,循经推拿可选取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及督脉等,采用弹拨法和推拿法治疗,以推行气血、调和阴阳、祛邪扶正。

背部拔罐 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的功效,可选择背部夹脊穴、背俞穴。也可在梅花针叩刺后留罐,以达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的功效,从而改善全身代谢状态,使营卫流注畅通,消除疲劳。

耳穴压豆 选取心、脾、神门、三阴交等穴,每日用手按压5~8次,以疼痛可以忍受为度。

中药药浴 选用佩兰、柴胡、炙黄芪、鸡血藤、夜交藤、合欢皮、丹参,除头颈部外全身浸浴。因洗浴范围较大,浸洗时间较长,可影响全身毛窍及腠理,药物吸收面积大,效果显著,治疗后全身可有舒适感,改善疲劳状态。应注意水温适宜,以皮肤发红并全身发热、微微出汗为宜,洗浴时间为20~40分钟。

传统功法 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防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功法以“天人相一、刚柔相济”为原则,动静结合,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自我锻炼,缓解疲劳。

最后要强调的是,预防和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应先从生活点滴入手。生活方式不健康者、精神压力过大者、中老年人都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高发人群。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锻炼,保持好心情,学会合理减压,提高机体免疫力。

猜你喜欢

病机脏腑全身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冬日暖暖
倾听“脏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久坐一族,放松有方
燥邪致泻说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