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策略在童话教学中的作用
2021-09-17宋玲
宋玲
【摘要】童话教学是低段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童话的文学特质和内涵决定了其教学的独特性。然而,由于很多教师教学策略使用不当,童话教学成了浅层次的学习。笔者结合统编教材低年级中的几篇童话阐明比较策略在童话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童话教学,比较策略,教育功能
王泉根在《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中对“童话”的定义为“童话是一种非写实的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的文学品种”。童话是儿童的想象世界与现实之间的媒介。阅读优秀的童话,儿童可以通过积极而美好的幻想、直接或间接的体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在美丽的童话世界里,儿童可以找到符合自己身份的角色,并對其进行角色认同。通过体验正面人物的各种情感,用内心的力量不断引导自己成长,从而塑造积极向上的美好品质。优秀的童话故事常常集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思想美于一体,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儿童可以通过发现和体验童话故事中的真善美,使心灵受到滋润。童话的文学特质及其内涵决定了童话阅读教学的独特性。
当前的童话教学还存在一些偏离童话特点和无视儿童认知及情感特点的现象,许多教师还存在着“走捷径”的问题。他们不是引导学生走进故事,去感受、体验和品味故事,而只是要求学生简单地提取故事信息、机械记忆故事内容,甚至直接告诉学生童话故事的意蕴。那么,童话教学应如何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走进童话,富有激情地品味童话,自觉深刻地体验童话呢?教学实践证明,比较策略是一种富有实效的策略。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只有经过比较,才能辨别和区分事物之间的异同,才能更好地识别事物。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通过比较来了解事物。比较也是一种思维过程。童话教学中抓好比较这一策略,对发挥童话的教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结合统编教材中低年级的几篇童话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比较,有助于理解情节发展
二年级上册的《寒号鸟》中,关于季节的描写有三个时间节点:“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粗心的学生可能无法区分这三个时间节点之间的细微差异。他们认为这些都与冬天有关,写的都是天气寒冷。这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求同辨异。这三个时间节点虽然都与冬天有关,但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冬天快要到了”是说冬天还没到,天气是晚秋,它的特征是秋风扫落叶。“冬天说到就到”是说时令上已经进入冬天,初冬的特征是“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冬腊月”是说已到隆冬时节,它的特征是“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故事情节也正是沿着这样的时间顺序逐步推进的。经过比较,学生既能了解“冷”是它们的共同点,又能辨别和区分不同阶段“冷”的程度和特征,这样就能准确把握住气候的发展变化,并在这种变化中观察寒号鸟的所作所为。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越发表明寒号鸟的日子越来越难挨,它最终冻死在寒冬腊月的夜里。
除了明示的信息可以比较外,情节发展中一些不十分明显的信息也可以用来比较。有一位教师完成《青蛙卖泥塘》的教学后,提问学生:“当第三位顾客小鸟来了,青蛙怎样向小鸟推销他的泥塘呢?他应该吆喝些什么内容?”学生还是简单地重复青蛙刚开始卖泥塘时的话:“卖泥塘喽,卖泥塘!”这说明学生还没有真正走进课文。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引导学生对青蛙每次卖的泥塘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进行比较,学生是不难理解的。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泥塘(如下图所示):
从空空如也的“烂泥塘”到有草的泥塘,再到有草有水的泥塘,最后成了有草、水、树、花、路、房的好地方。为了卖出泥塘,青蛙按照每位顾客的要求,用辛勤的劳动对泥塘进行改造,所以青蛙每一次对新顾客提出的改进要求的回应都有新的内容,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第三位顾客小鸟惠顾时,青蛙的吆喝可以围绕已经种上草和引了水的泥塘展开,例如,“卖泥塘喽,卖泥塘!多好的地方!这里有绿茵茵的青草,你可以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里有清澈的湖水,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这样的比较,不仅能使学生牢固地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不露痕迹地渗透了劳动教育。
二、比较,有助于烘托环境氛围
一年级下册的《咕咚》叙述了树上的一个木瓜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响声,引发了森林里的动物发生大逃亡的故事。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咕咚”只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为什么能引发森林里的动物大逃亡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比较动物们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就一清二楚了。尤其是比较小兔子、小猴子和其他小动物们分别说的三句话至关重要。从表面看,这三句话差不多,但一比较,差异就显示出来了。
小兔子说的是“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说的是“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其他小动物们说的是“快逃命啊,‘咕咚来了!”这三句话虽然都表现了动物们紧张、恐惧的心理,表现了惊慌、惊恐的情绪,但一比较就能清楚地显示出其中的差异。小兔子嘴里的“不好啦”只有一个,到小猴子那就变成两个了,“恐怖”的因素显然被放大了。而小兔子话里的“咕咚”指的只是听到的声音(文本中有“是我听见的”的一句),而小猴子说“咕咚来了”,它已“变形”了,变成了来袭的怪物。小猴说“大家跑呀”,表达的只是惊慌失措,而在小动物们的话中,已经演变成威胁生命安全的大惊恐了。
同样,动物们是“怎么说的”也很有比较的价值。课文描写小兔子的惊慌用了“一边跑一边叫”,描写小猴子的惊恐更进了一步,用的是“他一边跑一边大叫”,大伙更是“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一个劲地跟风,于是形成了恐慌大蔓延。不认识这些同中有异的内容,学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森林里动物大逃亡的原因。
三、比较,有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年级下册的《蜘蛛开店》写蜘蛛开了三次不同的店,但最后都失败了。教学时许多教师都要求学生为蜘蛛支着儿:如何让蜘蛛的店不倒闭。但师生互动生成的内容大多是为蜘蛛加油、鼓劲、点赞,鼓励蜘蛛像织河马的大口罩、织长颈鹿的长围巾时一样,不要害怕,坚持到底。这样的教学,恰恰证明大家并没有真正读懂课文。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运用比较策略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先看蜘蛛开店卖的是什么,让学生比较蜘蛛开店过程中的三次想法。第一次,“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第二次,“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第三次,“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不比不知道,一经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蜘蛛认为口罩、围巾、袜子织起来都很简单,不当回事,根本就没有认真思考过到底要卖什么。这说明他开店缺乏规划,行动草率。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对蜘蛛开店挂的三次招牌进行比较:先是“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一元钱”,接着换成“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一元钱”,最后是“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一元钱”。通过比较,同学们马上就发现,蜘蛛卖口罩不论大小,卖围巾不论长短,卖袜子不论多少,每位顾客一律只需一元钱。蜘蛛既不计原料成本,也不计时间成本,这是典型的不懂买卖,开店不亏本、不倒闭才怪呢!”再联系故事开头,蜘蛛为什么要开店呢,是因为“好寂寞,好无聊啊”,他开店只是为了解闷、消遣,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由此可见,蜘蛛开店既没有明确的目的、端正的态度,又缺乏规划、更不懂经营,倒闭是必然的结果。要为蜘蛛开店支着儿,仅靠鼓励、加油是不够的。只有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才有可能为蜘蛛正确支着儿,挽回败局。
四、比较,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
还是以《寒号鸟》的教学为例。一般来说,分析喜鹊与寒号鸟的性格特点,教师尚能注意运用对比方法,但对寒号鸟性格的发展,却往往缺乏前后之间的比较,这就影响了学生对它性格理解的深度。课文重点写了喜鹊对寒号鸟的两次劝说,第一次在“冬天快要到了”时,喜鹊劝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第二次在“冬天說到就到”时,喜鹊来到崖缝前“登门”相劝,“趁天晴,快做窝”,并指出现在不做窝的严重后果:“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寒号鸟又是如何回答的呢?第一次,寒号鸟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天气暖和,正好睡觉。”一个“躺”字,尽显其不听劝告的懒惰之态;第二次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它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唆。天气暖和,得过且过。”将寒号鸟的两次回答作比较,学生就能清楚地发现,如果说寒号鸟第一次说的“不要吵”,表达的只是对喜鹊劝告的“不高兴”与“不耐烦”,那么第二次的“别啰唆”更显示出寒号鸟的无礼与顽固。它的两次回答,暴露了其得过且过、不计后果的思维方式和贪玩懒惰、自以为是的行为方式,这也正是其致命的性格缺陷。因此,寒冷只是寒号鸟之死的一个因素,导致寒号鸟之死的本质因素是它的性格缺陷。
同样,将课文中描写寒号鸟的两次哀号作比较,也能增强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寒号鸟两次哀号,说的语言是一样的,第二次只是对第一次的重复:“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但表达的情感是有差异的。第一次是“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表示冻得难受,这是“悲惨”“悲哀”的叫声。第二次则是表示奄奄一息的“最后的哀号”,因为“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第一次领教过冬天的寒冷,并发誓第二天就做窝,为什么第二天它又只说不做,依然故我呢?这就需要学生认真思考。这说明一个人不能沾染坏习气,如果染上坏习气必须迅速改正,否则一旦形成坏习惯,改也非常困难。这样的比较、品味,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也能收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五、比较,有助于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
以二年级上册的《纸船和风筝》的教学为例。根据题目,多数教师的教学聚焦于松鼠和小熊交往的过程中纸船和风筝发挥了什么作用,这是不错的。课文以“吵了一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的结尾,文章是这样总结的:“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顺着这一思路,如果对后半部分作一总结,也可概括为:“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重归于好。”但教学如果到此为止,那还是浅尝辄止,学生并不能真正把握松鼠和小熊在这前后经历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学生的思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该童话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知道是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并在友谊受挫后重新和好,而且还要知道其背后的原因。这就需要比较。
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看看松鼠漂流的纸船和小熊放飞的风筝,它们里面究竟装载了什么。松鼠的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写有“祝你快乐”的纸条。小熊放飞的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原来,纸船和风筝不仅将松鼠和小熊将各自辛勤的劳动果实作为馈赠对方的礼物,还承载着两人真诚地向对方表达的美好祝愿。其次,看看在友谊受挫的煎熬中,他们俩是如何“突围”的。松鼠最先克服“不好意思”认错的尴尬,主动发出和好的信号,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随后,小熊就积极应和,随着“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松鼠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两人因友谊失而复得的欣喜和激动,不仅表现在“高兴得哭了”,而且表现在这一只只顺流而下的纸船和一只只随风起舞的风筝上。松鼠漂流的和小熊放飞的,是他们经受了考验并发展了的友谊,是彼此间互相谅解的浓浓友情,以及美丽纯洁的心灵。这也正是这则童话的教育目的所在。
六、比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还是以《咕咚》的教学为例。如果说童话前半部分讲森林里动物大逃亡的原因,是为了证明道听途说是靠不住的,那么后半部分则是讲眼见为实。顺着野牛的质疑,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终于看到了不同于传言的真实一幕,“咕咚”真相大白了!在经历了一反一正的对比后,故事的结尾是:“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对于这个结尾,老师们觉得它浅显易懂,没有讲解的必要,所以都一带而过。其实,这个结尾本身虽然不是想象,只是客观陈述,但完全可以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假如我们把它设置成反思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象,比较一下小兔子、小猴子、小动物们、大象、野牛为什么都笑了?它们在笑什么?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童话教学中比较策略的运用,为帮助学生走进童话,体验童话和品味童话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它简单易懂,实施方便,操作性强,为充分发挥童话的教育功能,有效提高童话教育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