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把经典教平庸

2021-09-17倪文锦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阅读教学

倪文锦

【摘要】把经典上成平庸,是当前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语言文字:一是考察人物活动的环境,探究小女孩被冻死的原因;二是抓住课文重点,比较分析小女孩现实与幻想的强烈反差;三是仔细品味小女孩这一人物形象的角色定位,思考她的悲剧意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经典,教学思考

众所周知,安徒生的童话以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艺术高超、影响巨大而闻名于世,是世界童话宝库中的瑰宝。《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经典。它讲述了一个美丽、乖巧又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却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揭示了那个时代穷苦儿童的不幸遭遇及相关的社会原因,体现了作者对儿童命运的深切同情,呼吁成人社会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关爱,还他们一个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的世界。

这篇课文原本在小学第三学段,统编教材将其调整到了第二学段的三年级上册。这一调整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所谓“深者浅之”的驱使下,许多教师把这篇经典文本上成了平庸课。这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在一些课堂上变得干瘪、简陋,失去了原有的振聋发聩的内在精神力量。

从教学实践考察,一线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倾向。一是停留于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冻死的已知结论上,没有探究小女孩被冻死的原因。换言之,仅仅停留于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而对造成她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不作探究。二是对课文重点部分,即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没有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对故事的高潮缺乏认识,从而影响到对作品思想性的准确把握。三是过多地让学生说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如贫穷的、孤独的、不幸的、饥饿的、与众不同的……忽略了作品赋予小女孩的特定角色定位,缺乏对“乖巧的”“可怜的”“美丽的”等语言的细致品味。四是对童话想象部分的解读把握不准,理解不够到位。五是对作品的社会意义或泛泛而谈,或任意拔高,如培养学生“悲悯情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小姑娘‘幸福的死去中,我们如何面对苦难,汲取怎样活着的勇气和力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教师假若自己不能准确把握经典的内涵,就无法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受到文化的教育,吸取精神的力量。

学习安徒生的童话,究竟学什么?大而言之,就是要通过童话了解和体会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具体而言,就是透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悲剧人生揭示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黑暗,社会的不合理。那么怎样带领三年级的孩子走进文本,走进语言文字,理解童话内容,去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一方面,要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文学作品的阅读要着重考查学生在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第二学段的侧重点是考查学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

另一方面,要根据单元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任务。文本一旦被选人教材,就成为教材“结构”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供阅读的普通文本。教师要结合单元导语、语文要素、练习题等确定本课的教学任务和内容。本单元是童话单元,单元导语是“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课后练习题提出“朗读课文”“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等学习要求。这些练习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梳理、交流等方法,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培养想象力。从课文理解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本课的教学任务确定为以下三项:一是考察人物活动的环境,探究小女孩被冻死的原因;二是抓住“擦燃火柴”这一课文重点部分,比较分析交替出现的小女孩现实与幻想的情景,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是仔细品味小女孩这一人物形象的角色定位,思考她的悲剧意义。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我们可以根据小女孩的生前死后,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是写活着的小女孩,第二部分是写死去的小女孩。第一部分可以再分为两个层次。前一层次写小女孩卖火柴,后一层次写小女孩擦燃火柴。这样划分教学层次,对学生认识和理解孤独无助的小女孩在饥寒交迫中,在痛苦的煎熬与折磨中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必然性有比较大的帮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故事的主人公。故事的展开离不开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故事中主要表现为天气,社会环境主要是由小女孩与周边的人物关系构成的。关于小女孩死亡的原因,故事里有明确的信息:“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所以我们教学的注意力一般都集中在自然环境上。故事写天气的寒冷,有的是直接写的,有的是间接写的。直接写的有:“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她又冷又饿”“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间接写的有:“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等。这旧年的大年夜天气严寒,读者读来也感到寒气逼人。寒冷的确是小女孩死亡的原因之一。但我们有必要问一下:这是不是小女孩死亡的本质原因呢?与小女孩同龄的那个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被冻死呢?很显然,小女孩之死,除了天气寒冷以外,还另有原因。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环境,即与小女孩之间有联系的人物关系中去找,看看他们是怎么对待小女孩的。

故事还写到了哪些人呢?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从家人看,文中写到了妈妈,小女孩穿的拖鞋“一向是她妈妈穿的”,但是她没有妈妈(文中没有交代);写到了奶奶,“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唯一疼她的”,但是奶奶已经死了;写到了爸爸,脾气粗暴,会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打她。从社会上的人来看,有“她穿过马路的时候”“飞快地冲过来”两辆马车上的人;有把她跑丢了的一只鞋子“捡起来拿着跑了”的男孩;有“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的屋子里的人们;有她在大年夜卖火柴碰到的所有的人;有小女孩死后围观的人们,等等。这些人是如何对待小女孩的呢?他们对小女孩的态度又说明了什么?有钱人为了回家过年,坐着马车在马路上可以横冲直撞,不顾穷苦人家孩子的死活。那个与小女孩同龄的小男孩也是搞恶作剧的人,他不归还捡来的鞋子,还拿“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作理由。“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的屋子里的人们,正在团聚,他们才不管流浪街头的穷人家的孩子。她这一整天碰到的所有的人呢?“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而爸爸的冷漠、粗暴,又使她有家不敢回。只有奶奶,活著的时候才是世界上“唯一疼她的”人。现在奶奶去世了,再也没有人疼爱她了。很显然,小女孩生活的整个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一样“又冷又黑”,没有温暖,没有光明,没有快乐,没有关爱。孤独无助的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卖火柴,自然无法抵御这室外的严寒,只能在饥寒交迫中,在万家团聚的欢庆声中,无声无息地倒毙在雪花飞舞的墙角。因此,安徒生写寒冷是双重意义上的,既写自然环境的寒冷,又写社会环境中人情世态的寒冷,卖火柴的小女孩正是被这双重寒冷“冻死”的。

“燃火柴”是故事的重点部分。在现实中,小女孩缺乏温暖,极度寒冷;缺乏食物,极度饥饿;没有快乐,极度痛苦;没有关爱,孤独无助。她身处“又冷又黑”的环境,渴望光明和快乐、温暖和幸福。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五次火柴,并在燃烧着的温暖、明亮的火焰中,看到了极度渴求的情景。这与她的现实境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构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火柴本来是用来换钱买东西的,但小女孩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火柴燒掉呢?分析、比较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原因很有必要。

在要擦燃第一根火柴时,小女孩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句话是说敢还是不敢?不敢,因为火柴被自己烧了就没法换钱了。但为什么接着又写“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因为实在受不了这寒冷的天气了,她“觉得更冷了”,要暖一暖几乎冻僵了的一双小手。这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呢?每一次火光中,她都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美景。

寒冷的她在擦燃的第一根火柴中,看到了“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的火炉,“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感觉多么舒服啊!”饥饿的她在擦燃的第二根火柴中,看到了“正冒着香气”的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向自己走来。痛苦的她在擦燃的第三根火柴中,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孤独的她在擦燃的第四根火柴中,看到了久违了的“唯一疼她的奶奶”“那么温和,那么慈爱”。追求幸福的她在第五次擦燃火柴时,想要留住奶奶,带她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所以,她一次次擦燃火柴,就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幸福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须要说明的是,这些美景虽然属于想象的范畴,但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展开的愉悦想象。这是小女孩挣扎在死亡边缘时产生的幻觉,正像沙漠中的旅人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会出现幻觉,他的眼前会出现充沛的水源一样。这是以乐景写哀情,足以产生倍增其哀的效果。事实上,上述小女孩所见到的虚幻美景,正是她极度寒冷、极度饥饿、极度痛苦的现实境遇的曲折反映,也是她濒临死亡时极度渴望温饱、渴望快乐、渴望关爱、渴望幸福的潜意识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前四次小女孩擦燃火柴,每次擦燃的都是一根火柴,但为什么第五次她擦燃的是“一大把火柴”,而且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赶紧擦着”,而不是像第一次擦燃火柴时“终于抽出了一根”那样?

一根火柴与一大把火柴看似只是数量上的差别,实际上它们是有质的区别的。一根火柴发的光是明亮的,虽然它给小女孩带来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但是一根火柴燃烧的时间很短,当火柴熄灭时,这一切都不见了。而一大把火柴能够“发出强烈的光”,燃烧的时间可以很长。小女孩“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就是为了能把“唯一疼她的奶奶”留住。“强烈的光”使她看到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只有奶奶才能把她带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这就是故事的高潮。高潮是作品思想性最明亮的地方,它告诉我们,导致小女孩死亡的因素固然很多,如寒冷、饥饿、孤独、痛苦,但本质的因素是奶奶死后,对于小女孩来说这个世界就没有爱了。她要留住奶奶,为的就是留住爱。毫无疑问,小女孩赶紧擦着一大把火柴,分明是对爱发出急切的呼唤。安徒生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目的,不正是为了唤醒世人的良知吗?

安徒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人物形象的角色定位是很明确的,即“乖巧的”“可怜的”“美丽的”。这在课文中写得很清楚:“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她是乖巧的。为了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她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在大年夜还冒着严寒,顶着风雪,到街上去卖火柴,希望能换回一些钱补贴家用。

她是可怜的。她的家境极其贫寒,“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她没有帽子,穿的是破旧的裙子,连自己的鞋子都没有,出门卖火柴也只能穿妈妈的大拖鞋。为了躲避飞快地冲过来的两辆马车,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只能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可是一整天了,有没有人关心过这个小女孩呢?没有,压根儿没有。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又冷又饿又累的她,只能哆哆嗦嗦地行走在这无尽的黑暗中。实在走不动了,她就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蜷着腿缩成一团。

她是美丽的。她长着一头金黄的长头发,那头发打成可爱的卷儿披在肩上,不过她没注意这些。为了生存,大年夜还在街上卖火柴的她,饥寒交迫,根本没有心思去关心自己的美丽。

可就是这样一个乖巧的、可怜的、美丽的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一朵美丽的鲜花就这样永远地凋谢了,一个渴望“光明和快乐”,追求“新年的幸福”的鲜活的生命被无情地定格在这浓重的黑暗和寒冷中。

她死了,但依然美丽。“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她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也依然可怜。一个坐在墙角的小尸体,“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大人们在围观,他们望着小女孩的尸体所发的议论,最多也只是怜悯,“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她死了,平静安详,毫无声息,波澜不惊。小女孩连死都是这样的“乖巧”,没有给周边的人们带来任何惊扰,没有给这个社会造成一丝不安。小女孩之死并没有给成人社会带来警醒,“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这“多么美丽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幻觉中温暖的火炉、肥美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她的“多么幸福”,与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是什么呢?是“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小女孩心怀这些美好的愿望,并在极度渴求中死去,而人们对此却“谁也不知道”,谁也不关心。这是一幅多么惨痛的图景啊!这里,作者是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它所造成的冲击力,令人心碎。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乖巧的”“可怜的”“美丽的”一颗星星陨落了,她的悲剧意义何在?人们常说,小女孩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但在安徒生看来,更多的是社会的悲剧。很显然,在安徒生的精神世界里,他是通過小女孩这一个体的生命价值,来更多地思考和承担普遍的社会价值与深刻的人生意义。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穷苦家庭的儿童更是如此。没有成人社会的关心、爱护(甚至呵护)和帮助,儿童是很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本应该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生存权利和生活条件,但在童话中却被小女孩当作无比美好的愿望来追求,幸福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事实上,大年夜是人们全家团聚的日子,你看,“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大年夜也是一年中食物最丰富的时节,你看,“街上都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只要任何一个人,包括马车上的人、那个小男孩、灯火通明的房间里的人,以及她的父亲……只要有一点爱心,能够伸出援助的手,提供一点帮助,哪怕是对小女孩稍微作一点施舍,她也不会被冻死。所以,与其说小女孩是被寒冷的天气冻死的,不如说是被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抛弃的。毫无疑问,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剧承载着普遍的社会价值。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部世纪交响乐,优美的词句,奇妙的想象,让人陶醉在音乐的海洋;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部走访世界的游记,每读一则童话,就有一束阳光射进我们的心灵;有人说安徒生的童话就是一部跨越年龄的经典,每一篇的来历都是那么不同寻常。他的童话中有对假、恶、丑的揭露、鞭挞,但更多的是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向往,从而给人以朝阳般的温暖和健康向上的力量。他以自己美好的幻想向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爱与同情、善良和真诚、平等和正义的未来世界。如果阅读时我们仅仅停留于感受和同情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停留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差异,不去帮助学生认识没有爱是造成小女孩悲剧的社会根源,那么阅读经典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经典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由于它以独特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有永久的魅力。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它永远不会过时。当然,我们今天学习经典,并不在于保证它的真理性或实用性,而在于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人类文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延续性,没有传统的文明不成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成其为文化,因此学习和传承经典是人类文明赓续的必然要求。总之,教师要明确阅读经典的基本要义,正确把握经典的内涵,并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辅之以有效的教学策略。如课文中环境因素的梳理,可以运用信息辨识与提取的策略;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时的幻觉,可以运用比较的策略;认识小女孩悲剧的社会根源,可以选择整合与诠释的策略等,那么即使是教三年级学生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不会教平庸了。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