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与口服乙酰半胱氨酸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
2021-09-17汤文秀
汤文秀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病原体侵袭呼吸道引发的感染称为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因有感染、过敏和理化因素。针对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原则: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确诊后应明确感染源,采用有效药物治疗。
小儿因防御机制发育不完善,极易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的情况。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是属于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如急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合并的感染等,最常见的为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咳嗽、咯痰、肺部湿啰音等。临床常采用抗病毒、抗炎、止咳、化痰等方法[1]。盐酸氨溴索为多糖纤维分解剂,研究表明,其具有促进排痰,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2]。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和雾化均可有效促进痰液排出,主要依靠分解酸性糖蛋白,将纤维蛋白裂解,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抑制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促进浆液的分泌从而使痰液稀释,利于排出。乙酰半胱氨酸也是临床常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巯基基团,可以有效裂解糖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破坏脓痰纤维结构使其断裂,促进痰液稀释排出。乙酰半胱氨酸还可以使支气管肺泡腔和血浆中弹性蛋白酶的活性降低[3]。盐酸氨溴索和乙酰半胱氨酸在治疗小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我院儿科在2019年9月~2021年2月共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分别应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和乙酰半胱氨酸口服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160例,均符合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经院方与患者家属协商,经家属同意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男51例,女29例,年龄4个月龄~12岁,平均4.3岁,临床诊断急性支气管炎35例,支气管肺炎3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5例。对照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3个月龄~11岁,平均3.9岁,临床诊断急性支气管炎37例,支气管肺炎29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4例。两组患者均无其他心、肝、肾等合并疾病,且对治疗药物无过敏史,对比年龄、性别及其临床诊断情况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抗炎、退热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西班牙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用量:7~12岁,2次/d,15 mg/次;2~6岁,23次/d,7.5 mg/次;2岁以下,2次/d,7.5 mg/次);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加口服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治疗(广东百澳药业有限公司)。用量:3岁以上,0.1 g/次,3次/d;1~3岁,0.1 g/次,3次/d;半岁~1岁,0.1 g/次,2次/d 5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5 d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并计算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痊愈: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咯痰、发热、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血液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均正常;显效: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咯痰、发热、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血液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均明显好转;有效: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咯痰、发热、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有改善,且血液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有好转;无效: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咯痰、发热、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基本无改善或加重,且血液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没有好转。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咳嗽、咯痰、肺部啰音等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时间,并记录。
1.4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期间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80例患者,经治疗痊愈19例,显效32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80例患者,经治疗痊愈12例,显效23例,有效2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8.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例(%)]
2.2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对比:在治疗过程中观察记录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平均值为(3.12±0.89)d,咯痰消失时间平均值为(3.72±0.82)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平均值为(3.95±0.96)d;对照组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平均值为(4.04±0.81)d,咯痰消失时间平均值为(4.98±0.91)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平均值为(4.55±0.85)d。经统计学t检验,两组咳嗽消失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咯痰消失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咳嗽、咯痰、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结果
2.3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和腹部不适的症状,并于停药后消失,无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儿童呼吸系统具备以下特点:支气管管腔较窄,血管丰富,黏膜软,弹性差等。若出现下呼吸道感染会导致黏液分泌增多,而儿童属于特殊群体,无法主动将分泌物有效排出。当痰液造成呼吸道阻塞又无法及时清除会造成严重危害。故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常以止咳、化痰、抗感染、抗炎等为主要治疗方法[4-5]。临床治疗选择有效的药物可以及时控制病情,并减少患者痛苦。
据报道盐酸氨溴索和乙酰半胱氨酸均是临床常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物。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稀释痰液,降低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抗氧化作用,还可以使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也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细菌和病毒在呼吸道黏膜的附着,对呼吸系统具有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与常规治疗手段相比,乙酰半胱氨酸在治疗小儿小呼吸道感染方面,尤其是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治疗时间[6]。盐酸氨溴索作为溴己胺衍生物,是一种新的黏痰溶解药,也可以溶解黏液,促进排痰。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6方面:①保护肺泡上皮细胞完整性,促进肺泡2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小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防止肺不张;②减少炎性因子释放:盐酸氨溴索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如:白三烯、细胞因子、组胺。与N-乙酰半胱氨酸相比较,盐酸氨溴索不仅可以减少肥大细胞和白细胞释放急性介质,还能抑制噬碱性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因此为其在变态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提供思路。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盐酸氨溴索还具有抗炎的作用;③抗氧化作用:许多肺部疾病与反应性自由氧基团相关,如自发性肺纤维化,成人呼吸窘迫症等。此类疾病治疗时可采用抗氧化。盐酸氨溴索可以清除氧化物,还可以调动细胞内谷胱甘肽系统对抗氧自由基的破坏作用;④对呼吸道平滑肌的抑制作用:盐酸氨溴索浓度达10-3-10-4mol/L可使豚鼠肺平滑肌完全松弛,对于组胺诱发的呼吸道平滑肌收缩抑制效果更明显,因此可发挥镇咳作用;⑤通过影响气道壁Na+转运及上皮细胞电位差,增强咳嗽的清除作用;⑥增加呼吸道黏膜纤毛的运动能力,促进痰液排出[7-9]。临床在应用盐酸氨溴索时,应注意该药物的配伍禁忌。盐酸氨溴索不可与青霉素类药物混合;不可与头孢菌素直接混合或者在输液时直接混合使用;与夫西地酸钠注射液同用出现沉淀,与消化系统药物,中药制剂等均不可直接混合使用。盐酸氨溴索可与维生素类和其他抗菌药配伍使用[10]。
本研究主要针对口服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和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为(3.12±0.89)d,咯痰消失时间平均为(3.72±0.82)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为(3.95±0.96)d;对照组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为(4.04±0.81)d,咯痰消失时间平均为(4.98±0.91)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为(4.55±0.85)d。经统计学t检验,两组咳嗽消失时间、咯痰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临床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治疗周期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