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9-16刘春燕
刘春燕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将迎来许多的挑战。随着数学教学方针的深化,许多数学教学问题开始出现。教师需要在支持新课改的基础上,对相关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教学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大力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2.047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对教师当下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提醒教师应及时对数学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教师应明确数学教学问题对于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只有及时抓住数学教学问题的解决要点,才能真正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发挥数学教学策略的实践性。
一、目前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难以提高,不利于学生数学技能发展
新课改对数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实践能力。但受到实际教学条件等限制,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掌握不够准确,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难以提高,不利于学生后期数学技能的发展,不利于教师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全面发展,不能促进学生在数学环节中的长期进步。随着数学教学程度的加深,學生对数学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导致数学教学实践环节的进度变缓,让教师的数学教学计划难以按照预先的规划进行实践,无法促进学生对数学实践过程的深刻理解。
(二)学生缺乏数学综合思维,降低了数学问题思考效率
部分教师在挖掘学生数学潜力的过程中,通常只会专注于数学课程内容的传授和相关训练,却忽略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思维的逐步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无法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后的自主训练。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往往也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便于学生进行数学课程知识与相关内容的联合,但部分学生仍存在缺乏数学综合思维的情况,不利于教师对数学课堂整体的推进。
(三)未进行数学教学创新和设计,拉低数学教学进度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教师数学教学的一种提示,如果教师无法及时处理出现的数学教学问题,将不利于教师进行数学教学创新和设计,拉低数学教学环节的进度,使数学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数学教学设计可以说是数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需要对数学课堂提前进行详细的设计,增加数学教学的创新力度和实践性质,为数学课堂的完整呈现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作为数学教学创新的主体,对于数学教学环节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学生配合度如果不高,将会对教师的数学教学设计以及正式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使数学实际教学环节不能按照设计的路线推进,大大降低数学课堂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四)对数学课堂节奏把控不够准确,不利于教学环节完善
教学问题的出现不仅和学生的数学课堂表现息息相关,还和教师的教学技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需要关注数学课堂的各种因素,如果教师对数学课堂节奏的把控不够准确,会导致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降低,不利于教师后期对教学环节的持续完善,更不利于教师自身对教学理论的储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具有消极作用。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对于数学课堂效果具有关联性作用。但部分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课堂节奏调节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体验不够深刻,不利于相关数学教学环节的深入展开。
(五)部分教学主题不鲜明,难以突出课堂教学主旨
在新课改提出重视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教师对数学综合能力培养的环节越发重视,却容易忽略数学教学内容本身,让数学教学的主题难以突出。数学教学的部分教学主题不够鲜明,难以突出数学课堂教学主旨,导致学生对数学主题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利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主题分类和记忆,让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积累效率降低。数学课堂的教学主题设置对于整个数学教学环节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教师对数学课堂主题的设置缺乏认识,将导致数学课堂教学主题不够明确,学生难以根据数学教学主题进行相关框架的构建,使教师的数学主题课堂建设过程更加艰难。教师对数学课堂主题的确定不仅是对数学环节的一种督促,还是对学生数学主题学习的推进,可以进一步深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旨。教师对数学主题的忽略会引发一系列数学教学问题,使学生难以按照数学教学计划进行高效学习。
(六)课堂提问设计不够合理,效果不佳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问题都是重要的要素,是师生互动的载体,是引导学生思维深入、能力锻炼的线索。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也经常向学生进行提问,但是部分教师却没有对提问设计进行合理的安排。要么给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频繁,缺乏重点,缺乏针对性,无法提起学生的思考和回答的兴趣;要么教师提出的问题较少,难度很高,并没有面向所有的学生,使学生无法通过问题获得一些启发。最重要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提问中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七)教师的引导方式不科学,学生参与度低
新课标强调教育工作者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对于主动自觉地学习数学知识缺乏一定的意识,也不具备较好的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讲,实现其转化也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数学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更要注重学生的层次差异,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有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针对学生数学实践能力难以提高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对数学实践环节的感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有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强调学生在数学实践环节的主要作用。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对实践活动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积累方面的考查,还需要体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知识运用水平,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对相应的实践技能进行锻炼,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水平更上一层楼,为学生后期的数学技能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二)定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穩定形成
针对学生缺乏数学综合思维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明白数学思维的形成需要不断地进行数学训练,其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反复锻炼,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明白数学综合思维的重要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定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稳定形成,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数学教学环节中理解数学思维的逻辑性,让学生能更加准确地抓住思维形成的关键点。教师则需要在学生进行综合思维训练的环节中,对学生的数学练习进行督促和推进,保障学生可以较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也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数学学习方法,对教师的数学思维实践理论进行合理验证。教师在锻炼学生数学综合思维的环节中,需要注意对学生数学理论体系的强化,让学生的数学综合思维更加牢固。
(三)联合各科教师展开教学创新与拓展,深化数学教学
教学设计与创新是教师绕不开的教学话题之一,也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实践的难点。为了解决教师难以进行数学创新和突破的问题,教师可以积极查询相关理论资料,联合各科教师展开教学创新与拓展,发挥教学合作的有效性和综合性,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数学教学,使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获益良多,也让学生在教学创新课堂中收获更多数学感悟。教师应积极与各科教师展开教学合作探讨,相互交流教学实践的经验和理论,使教师可以以全方位的教学视角看待教学设计,让数学教学方案的设计更加完整且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积极交流,更快发现存在的教学设计问题,让教师针对相应的设计问题实施相关策略,有更加明确的数学教学目标。
(四)结合现代教育手段把控课堂节奏,有效提高数学课堂进度
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数学课堂节奏的把握需要考虑更多的教学因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课堂表现,结合现代教育手段把控课堂节奏,有效提高数学课堂进度,为教师的教学环节完善提供空间与条件,让教师可以更加积极地解决出现的数学教学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推动数学课堂的进步,设计相应的微课视频来串联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让数学课堂的各个节点更加明显,便于教师控制数学课堂的教学节奏,让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数学相关知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注意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使用,在保证数学课堂有正常教学节奏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反馈进行有效收集,针对学生提出的教学建议,对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过程进行有效完善。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数学教学进度把控的环节,还要在课堂节奏保持良好推进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进行有效的调整。
(五)适当设置数学课堂主题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分类和理解
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主题设置的忽略,容易引发学生对教学主题认识不清晰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适当设置数学课堂主题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分类和理解,提高学生进行数学框架构建的速度,让学生对数学课堂的主题教学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各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主题分类,让学生可以明确各个数学主题之间的关系,加强数学课堂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使学生可以联想到更多的数学内容,便于学生在进行数学答题时,提出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教师在进行课堂主题教学前,应对学生的数学观点和能力进行全面考查,根据学生不同的数学观念进行课堂主题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主题教学环节的关键意义,使学生在数学主题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体现数学主题学习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六)不断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优化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问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致力于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改变以往课堂上师生互动流于形式的情况,特别是要对提问环节进行优化。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优质的问题,提问形式应当具备趣味性,把握好提问时机,把控好问题难度,提问对象应当面向所有学生,比如简单的问题就可以由一些中等生和学困生来回答,而复杂的问题就可以邀请优秀的学生进行思考。每一堂课上数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都应当有一定的关联性,能够实现学生的阶段性提升。当然,要实现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执行,就必须要数学教师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读,做好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教师要适时设计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于学生所给出的不同意见,教师也不能够一味地以标准答案衡量,而是要在倾听完学生的表达之后对其予以正确客观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新之处,如果学生的理解和思路有偏差,就应当及时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思考方向上来。数学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可以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不会趋向统一,学生不会成为知识的容器,而是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七)积极整合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现代课堂教学的追求就是在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初中数学教师也要跟上改革的步伐,跟上时代的浪潮,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并整合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摸索,探索出更加适应自身教学需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常见的新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提问互动法、项目导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活动法等等。数学教师不能够简单地看到哪一种方法新就应用哪种方法,而是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审慎选择,灵活组合,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开放,使自己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能够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数学教师还应当渗透分层理念,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是在问题的设计上、目标的制定上还是在方式的选择上、作业的安排上,都应当综合考虑所有学生的情况与需要,绝不能忽视学困生的需求。只有数学教师秉承着一颗教书育人的初心,始终对自身工作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才能够真正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才能够真正达成新课改后数学课程标准所制定的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引领和帮助健康成长,高效学习。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问题的出现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展开数学学习,阻碍学生数学综合思维的形成,还对教师的教学创新与设计具有阻碍作用,不利于数学教学的深入。数学教学问题的显现并非突发情况,而是在数学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不断累积而成,对于教师的数学教学具有启发作用。教师应重视数学教学问题的出现与解决,努力发挥数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教师需要面对这些数学教学问题,在支持新课改的基础上,对相关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教学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大力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海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0(11):61-62.
[2]刘俊鹏.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7):55-56.
[3]黄翠娣.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8(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