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美芬与纳洛酮联合NPPV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1-09-15明立亮吴毓霞

关键词:阿片纳洛酮呼气

明立亮,吴毓霞,吴 勇

(1.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药剂科,万宁 571500;2.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万宁 571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疾病,随着我国环境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长,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1]。COPD病变侵犯肺血管、气道、肺实质,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呼吸衰竭是较常见且严重的一个,若不予以及时有效的干预,可能引发低氧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对于COP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其主要的诱因是全身慢性炎症[2],且有研究发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发生与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D(SP-D)、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PARC/CCL18)有关[3]。纳美芬与纳洛酮均为合成阿片受体拮抗剂,可刺激中枢神经兴奋,改善肺通气,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均可有效改善缺氧,降低气管插管率。当前,纳洛酮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已被广泛认可,而纳美芬上市晚,其有效性还需进一步验证。本文对比纳美芬与纳洛酮分别联合N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SP-D、PARC/CCL18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1~2019.1期间我院10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知情同意,自愿配合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者;严重肺外器官功能障碍;上呼吸道分泌物多、依从性较差、意识不清者;过敏体质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n/%,n=50)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解痉、祛痰、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应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通气模式(S/T),初始吸气压力6~8cmH2O,每小时调节1次,至10~20cmH2O,初始呼气压力为2~3cm H2O,调节1次/h,至6~10cmH2O,备用呼吸频率16~18次/min,维持低流量给氧,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参数。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纳洛酮(生产企业: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761)初始负荷剂量0.8mg静脉注射,采用0.9%生理盐水将4~8mg稀释至50mL,24h微量泵注射。对照组予以纳美芬(生产企业: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45)1mg加至250mL 0.9%生理盐水,1次/d静滴。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5]:显效:治疗后24h内,呼吸困难缓解,恢复神志清楚,血气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紫绀消失;改善:经治疗24h~48h,呼吸困难缓解,恢复神志清楚,血气指标基本恢复好转,紫绀减轻;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改善)/总例数*100%。(2)肺功能:采用CareFusion康尔福盛肺功能仪(德国耶格)对所有受试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测,检测指标: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肺总容量(TL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50%时的呼气流速(PEF50)、肺活量25%时的呼气流速(PEF25)。(3)血气指标:采用ABL80血气分析仪(丹麦雷度)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张力(PaO2)、氧饱和度(SaO2)、酸碱度(PH)。(4)血清标志物: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肺表面活性相关蛋白D(SP-D)、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PARC/CCL18)。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专业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n=50)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治疗48h后,两组患者PEF、TLC、PEF50、PEF25、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均<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比较(n=50)

2.3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治疗48h后,两组患者PaCO2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PaO2、SaO2、PH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比较(n=50)

2.4 两组患者血清标志物比较治疗48h后,两组患者血清SP-D、PARC/CC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标志物水平变化比较(n=50)

3 讨论

Ⅱ型呼吸衰竭是COPD的严重并发症,也是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常伴随脑缺氧、脑水肿,且COPD患者发生Ⅱ型呼吸衰竭后,活动耐量明显下降,活动耐力差、免疫力底下、高龄等均是COPD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6,7]。如何提高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是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在于纠正缺氧、改善通气、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并对神经症状对症处理。无创呼吸机的原理是通过减少气道阻力,缓解呼吸肌痉挛,以改善肺泡通气量,促进肺泡内氧进入血液,呼气时的呼气末正道压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对抗,防止气体陷闭,以此改善呼吸情况,同时促进肺泡中CO2排出[8,9]。NPPV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尤其是患者出现明显的通气障碍,且药物无法改善CO2潴留的情况下,NPPV就显得格外重要[10]。且无创呼吸机避免传统气道插管带来的气道损伤,对患者语言、进食均无影响,且撤机操作较为简单,但应用需要个掌握适用范围,对于上呼吸道分泌物多、依从性较差、意识不清的患者不适用。单纯NPPV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有限,临床常联合药物治疗。且有研究显示,COPD并呼吸衰竭与一种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也即脑组织分泌的β-内啡肽密切相关,β-内啡肽水平升高时,可对呼吸中枢形成抑制,加重CO2潴留以及缺氧症状[11,12]。纳美芬与纳洛酮均为合成阿片受体拮抗剂,可刺激中枢神经兴奋,改善肺通气,联合NPPV均可有效改善缺氧,降低气管插管率,但两者哪种疗效更佳,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对比两种治疗方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48h后PEF、TLC、PEF50、PEF25、FEV1、PaCO2、PaO2、SaO2、PH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提示纳美芬联合NPPV治疗效果优于纳洛酮。

两种药物均可抑制或逆转阿片药物的低血压、镇静以及呼吸抑制作用。纳美芬为新一代阿片受体拮抗剂,可与脑组织的阿片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断内源性阿片肽对神经组织的损伤[13,14],其主要作用机制可总结如下:解除内啡肽对神经感觉以及运动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因此对抑制性神经元具有抑制作用;可减少自由基形成,减轻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细胞膜稳定性;通过降低巨噬细胞的趋化活性,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进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15];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减少内皮素,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对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缓解神经细胞损伤;可增加局部脑血流与脑灌注压,缓解脑水肿[16]。且有研究表明,纳美芬有比纳洛酮更强的阿片受体亚型竞争力,且半衰期长达11h,远远长于纳洛酮的40~90min[17],治疗期间无需持续、反复给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另有报道显示,SP-D、PARC/CCL18与COPD患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关。其中,SP-D是Ⅱ型肺泡细胞以及细支气管clara细胞中产生的亲水糖蛋白,在肺组织中含量高,且其含量随着肺器官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发生变化。患者由于肺上皮细胞损伤,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大量渗出,可在血清中检测到SP-D水平异常增加;PARC/CCL18生成自树突状细胞以及选择性活化的肺巨噬细胞,可刺激炎症因子表达,诱发炎症反应[18]。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SP-D、PARC/CCL18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进一步表明纳美芬可更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肾功能损伤。

综上所述,纳美芬与纳洛酮联合NPP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但纳美芬效果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阿片纳洛酮呼气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艾灸治疗阿片相关性便秘的效果评价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毒品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