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促写 优化教学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2021-09-14周慧珍
周慧珍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中心小学 广东东莞 523980)
思维导图是人类自然思维的一种自然功能,它是对发散性思维的一个表达,是将思维内容形象化转换,以多种元素作为一个中心点向外发散若干点,最终而形成的一个思维结构。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实施以图促写,能有效优化语文作文教学。因此,教师应积极采用多样式的教学策略,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引导小学生按照相关要求或者主题,根据中心思想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活跃学生的作文思维,最终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最优化。
一、运用思维导图,强化作文构思
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出题,针对写作题材进行有效把握,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情感表达,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在作文构思中通过一些关键词语将自己的创作构思进行快速的总结和归纳。学生的生活环境、经历、认知、理解、情感都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写作内容变得更加连贯、更具逻辑性,也会使学生的作文更加合情合理。以统编版四年级教材的习作《我和 过一天》教学为例,本节课程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想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逻辑构思。比如,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和一位神话故事中某个人物的一天,然后鼓励小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规划自己的创作思维,确定自己的作文题目,明确写作思路,然后进行分支,对二级分支进行细化调整,保证创作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构建出自己的作文思维导图框架,理清写作思路[1]。
二、借助思维导图,激活作文思维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事物和元素,借助思维导图,有效启发学生的生活化写作思考,有效拓宽学生的作文创作途径,使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写作经验将自己的作文创作得更加实用化和生活化,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作文裂变,达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最优化。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我的植物朋友》的习作教学为例,本节课程中,教师可以现在板书上画一个花盆,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植物朋友为中心,逐步向四周延伸和拓展。首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支,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进行想象,不断扩大自己的视线和思路,打开自己的想象思维。比如,以植物朋友的确定、特点观察、想象等多方面作为二级分支,然后进行二级分支细化,充分构思自己的创作思路,促进作文思维的活跃,最大化促进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作文线性思维模式,充分拓宽学生的作文习作视野,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创作灵感,最终促使学生的作文风格和创作魅力可以得到无限的释放、激活[2]。
三、利用思维导图,完善作文评价
完善的作文评价是小学语文学科作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传统的语文作文评价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语文教师不能很好地实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面批,只能是大概、笼统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讲解,这样传统的作文评价模式下,导致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不能得到实质性的突破。而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作文评价活动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关键字或者图片等形式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作文创作思路,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给予指导和修正,进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有效性。以统编版五年级教材中《二十年以后的家乡》的习作教学为例,在本篇作文写作结束以后,语文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作文绘制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检查自己的主题是否正确。最后教师利用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深入分析学生的作文脉络、层次安排及主次详略等,同时对小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有效深化学生的作文创作,使小学生可以有效充实自己的作文表达[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实现以图促写,能够有效优化作文教学活动,在有效拓宽小学生作文思路的同时,有效启发学生的作文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结合自己的作文框架进行作文写作,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