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化”教师存在的问题和疏导策略
2021-09-14张碧亚
张碧亚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仙荷幼儿园 浙江宁波 315800)
所谓“边缘化”教师,是指在教研活动中,由于教师本身或外界的种种要素,对教学活动失去兴趣,呈现边缘化的现象。即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处于老化、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或是由于教学经验缺乏,游离于活动之外,依据现代社会意理学的研讨成果,在群体环境中,一种社会意理状态和心情,经过感染和模拟等途径能够从一个个体蔓延到另一个个体,一局部人的心情能够传染给另一局部人以至全体成员,从而形成群体行为。
一、“边缘化”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入职教师的培养“游离期”
对于教师队伍更新带来的困惑,主要是一批“90后”大专生年轻教师走上教学岗位,这些青年教师在进入教研群体时,对教研活动中群体的行为与个体行为的差异不甚了解,对自身在活动中的状态如何定位,更缺少体验,经常会出现一种游离状态或旁观状态,产生不安感,对孩子的教育更无从谈起。
(二)骨干教师的发展“困顿期”
骨干教师因为一直是个对工作很投入的人,一直都是走在前面,站在高处的,长期的自我探索造成了压力感和紧张感,“我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绩,不知道还可以从哪里突破?”这种质疑的态度导致她们在逐渐走向边缘化,慢慢地在教研活动中她们会“浮”在上面,想沉也沉不下去,更不知该“沉”向何处。
(三)老教师的职业“滞留期”
幼儿园教师一旦到了四十岁至五十左右,经常会被称为“妈妈老师”“奶奶老师”,另一方面吗,随着老教师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在走下坡路,于是会产生“我老了,可以退居二线了,研究创新是年轻人的事情”等想法,对自己缺乏信心,于是,渐渐成为幼儿园中的边缘化教师。
二、剖析“边缘化”教师的问题成因
(一)生理心理方面
在生理、心理方面,边缘化教师一般的症状有: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严重的还会出现生理不顺、神经系统失调等。一方面,教师的情绪会变得紧张不安、易怒易躁、自我评价能力低下,对自己缺乏信心,无法与同事合作;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常常抱怨,斤斤计较,批评工作环境,容易神经过敏。对我园边缘化教师调查研究表明:64.8%的教师感觉自己经常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50.2%的教师总在担心自己的专业发展;71.6%的教师反映自己常感烦躁压力大。
(二)个人情绪方面
数据统计表明:40.5%的教师认为工作占据了自己很多原本应该享有的闲暇时间,自己从内心想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幼儿;37.3%的幼儿教师感到自己在家里的脾气开始变坏;常常为一点小事对孩子和家人发火的人达41.9%。不仅如此,还有个别幼儿教师将幼儿视为没有感情的动物,语言有冷暴力倾向。
(三)教学工作方面
对工作办事草率、缺少决策能力和成就感,有消极逃避的心理,教学方法传统、不灵活;半日活动带班消极等待、环节拖拉,对幼儿的常规教育、文明礼仪等也常出现偏差。调查表明:45.1%的教师反映上班时常常盼望着下班,以便找地方放松一下,以缓解工作带来的紧张情绪;82.2%的人表示下班后根本不愿再提工作上的事;28.3%的人表示不时有离职的念头;36.5%的人后悔当初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
三、“边缘化”教师疏导策略
(一)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创设宣泄的空间
1.开辟心理疏导室——释放压力
为了给教师提供轻松的工作氛围,幼儿园开辟了心理疏导室,放置了温馨的小沙发,教师书籍,还有各种小点心和茶点,以缓解教师心情,帮助其释放压力。
2.开启“暖心工程”——萌发享受工作的积极情绪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幼儿园这个女性群体中,情感的交融是形成和谐、奋进、具有强大凝聚力团队的基本保证。设立方便教师休息和学习的“工会活动室”,在寒冷的冬季提供热腾腾的豆浆,下拨经费开展“教师生日祝贺”“书香阅读系列”“电影超市”等学习,积极开展户外的野营活动,如体育拓展训练,烧烤等休闲活动,让教师在自觉投入紧张工作的过程中萌发“享受工作”的健康意识。
3.组建芦苇工作室——发展个性提升教师职业情怀
我们依据教师的特长和兴趣,组建了芦苇工作室,从不同领域和特长分成五大小组,毛遂自荐和集体推荐相结合,作为微型团队的领袖人物。幼儿园把教师团队分成若干小组,有区学科骨干教师工作点,重点培养区教坛新秀,七彩坊工作屋,重点是研讨美术教学、班级环境布置、瓶艺特色等方面,蒲公英书香苑,重点关注科研型教师,主要研讨论文写作、小课题研究等,动力火车思辨小组,是打造上优质课的教师团队,重点关注活动设计、教学理念等,哆啦咪音乐室,关注有音乐舞蹈特长的老师,主要是早操编排、幼儿成品舞蹈设计、社区舞蹈排练等方面。
(二)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边缘人”到“中心人”的过渡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的,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相信教育对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相信自己具有积极有效地影响儿童发展的教育能力,在工作中往往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心情愉快。
1.新教师——敲“脑门”
重点关注半日听课,以快速度过入职的适应期。1-3年是教师经验和教学习惯积累的时期,由于新教师层面教学实践相对欠缺,不能敏锐地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帮扶的方式对新教师“敲敲脑门”,让新教师“秀”出教学的清新之美,重在常态中“求”方法。在指导教师中采用情境导入策略,提高她们对教学的驾驭能力,建立自信心。如在小班《不怕冷的小恐龙》调研中,胡老师接连用了40多个“是不是”,在事后的对口交流中,向她推荐了网络论文《提问与回应》《幼儿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在一星期后的听课调研中胡老师已经没有了先前那么多的“是不是”。可见,对新教师的培养更多需要在教学情境中建立好的习惯,为她们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2.骨干教师——启“窍门”
重点关注对优质课的打磨,在课例研究中提升教育理念,正视自己专业发展盲点。我们在“亮”上做文章,在行动中“思”方法,加快骨干教师风格的成型,指导策略以课例会诊驱动,在实践中疏导教师的困惑,缓解压力。有时会邀请专家教师同堂听课,可以引导骨干教师多方位考虑问题,特别是细节方面的处理,一个活动教具、一个小游戏、一个追问都能引发教师的再度思考,设计出活动的亮点。
3.老教师——筑“心门”
老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尽管在一定时期会处于“边缘化”的教研状态,但这只是一时的短暂性的问题。管理者应该帮助其尽快克服“滞留期”,让其突破自我,找到新的支点,创设个性化平台的创设,提供更广阔更坚实的平台,使边缘化教师返回中心的捷径。如开展资深教师主题经验总结会:“班级论坛四美管理”、“一种材料的递进”“一日活动环节的合理安排”“环境创设的艺术”讲座等。其中有几篇文章通过整理润色,在省、市、区幼教学科论文中获奖,激励了老教师参与实践研究的兴趣。
(三)花样园本培训——提升群体的内驱力
丰富多彩的园本培训活动,能让教师体验到愉悦和求真的快乐。为了提升边缘化教师的融入性,我们通过教师自身需求项目自选,关注短板,引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其内驱力。
1.项目自选制——尊重教师专业需求
教研组计划提出本学期教研组活动的框架及专题,组长将筛选后的专题以表格形式再呈现给成员,成员不仅可以结合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现有专题,也可增加其他专题,然后根据自身特长进行“认领”,对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类和筛选。
2.卷入式研讨制——推动“边缘化”教师的互动研习
卷入式研讨,这是一种面向所有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所进行的类似于卷地毯式的教研形式。我们调整策略是磨课“二人转”,以新老搭配互动研习。这种研讨方式在于优势互补,新教师的创新性与开拓性很强,加上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把脉”,两者在经过一定程度的互动后,能使整个教研的有效性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如期中优质课打磨,各团队开始了串珠、通心之旅。二名新老教师分析自身的特点,明确合作的任务及配合要点,通过研讨共同讨论、实践、设计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在实施中,二人小组在研究重点有所聚焦,便于集体的思辨。
3.六小科研轮流制——催化“边缘化”教师的内驱力
六小科研主要指六个方面的研究,如:上好一堂课、讲一个教育小故事、做一个小课题研究、选择一个大型活动策划、主持一个教研活动、召开一次班级家长育儿经验会。采取项目认领的方式,这种形式促使教师从以往边缘“旁听者”转变成主动“参与者”“领导者”,教师们不得不对所研究的专题进行思考,主动去收集资料,构思活动过程,整理主持思路,使边缘骨干教师重新恢复“中流砥柱”的地位,也促使新教师、老教师突破旧我,重塑自我。以上三种疏导模式,营造了对教师多元性、开放性、展示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最终使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获得成功感,如图所示:
四、三方合力重构“边缘化教师”的自我认知
(一)园方合理安排工作量
努力实现幼儿园班级“师幼比例”的合理化。提升半日活动中教师带班的时间安排,同时要关注教师的工作量,在充分考虑教师的职责范畴、能力和符合劳动法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笔头工作,减轻压力。
(二)教师个体心理的自我建构
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是减压训练。它既指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也包括通过各种身体的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第二是时间管理技巧。建立一个现实可行的时间表,这样可使生活、工作更有效率,避免过度负荷。第三是认知重建策略。包括对自己以及压力源的认识和态度作出心理调整。
(三)社区联动提升师德亮点
我园与社区联动开展“我身边的师德典型”来激发教师的职业情怀,以此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表彰大会由新碶街道紫荆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联合举办,表彰的“园丁之星”都在教育工作中对幼儿园有较突出的贡献,以正能量化解教师心中的不良情绪。
总之,“边缘化”教师的心理塑造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这对教师个人、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幸福感,营造温馨宽松的教育环境,将“边缘化”教师“中心化”,以有效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和情操的提高,我们将责无旁贷,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