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心理帮扶路径研究
2021-09-13邓文航董玲莉
邓文航 董玲莉
摘 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规模的上升。作为高校特殊的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如何精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成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云南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举措,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表现,梳理当前心理帮扶现状,探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心理帮扶可行性路径,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心理帮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6.0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结合当代中国发展新的定位,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精准扶贫”新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一新论断,丰富了“精准扶贫”的内涵,诠释了更高水平、立意深远的扶贫价值追求,为新形势下高校开展精准资助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和现实指导。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在经济资助方面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扶持,社会开辟了丰富的资助项目,高校完善了全方位的资助体系。经济资助是帮助高校家庭經济困难学生走出现实困境的根本途径,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已经成为了一大社会问题和重要课题,越来越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经济资助的同时,在精准心理帮扶上进一步发力,进一步弥补这一块的缺失,将精准经济资助和精准心理帮扶相结合,是助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和有益实践。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表征
随着高校出现心理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报告案例以及这部分群体引发的高校恶性事件报道的增多,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增多。梳理前人研究发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非困难学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非困难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持续的焦虑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面临来自经济、学业和就业三方面的压力,焦虑持续存在。在经济方面,家庭经济困难是最直接的压力来源,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家庭经济的总体状况在“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下虽有很大的转变,但相较于其他非经济困难同学和朋友,这一部分学生的经济状况还是有差距,在与同学和朋友的交往中,来自经济的压力持续影响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的差距、消费的差距、观念的不同,有形无形中都带来了压力,经济状况短期内无法扭转的现实刺激持续产生了焦虑的负性心理。在学业方面,压力表现最明显的是在入学的适应阶段,高中的领先优势和光环随着大学的入学不复存在,加之“读书改变命运”思想根深蒂固,大学一旦出现成绩不理想不凸显,便紧张焦虑,怀疑自己,长此以往成绩更容易下滑,影响学业,形成恶性循环。在就业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往往比较美好,他们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家庭命运和贫困现状,希望出人头地。作为应届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的他们,能力和经验还不充分,虽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可贵,但找工作的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一旦碰壁就容易对自身的工作和发展感到焦虑。
1.2 明显的敏感自卑
进入大学后,身边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的窘迫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敏感和自卑,感受的外化往往体现在自怨自艾的抱怨和人际交往的困难。抱怨命运不公和出身不好,对周围的人和事显得更加敏感和多疑。人际交往的困难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愿与他人交往;第二认为别人不愿意与自己交往。前者自尊心较强,容易将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误解为“同情”和“怜悯”;后者自我评价不高,担心身边人的不喜欢而主动回避人群和集体,正常的人际交往受到影响。
1.3 较低的自我认同与较高的贫困认同同时存在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按照埃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最主要的发展任务是实现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发展好的大学生,能够对自我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知和评价,能够清晰定位自己的角色、能力和个性特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现实处境的窘迫,对自我的认同也比较低。在探索“我是谁”的过程中,如果大学生因为经济的贫困,切实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那么“贫困”就容易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系列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主观反映,形成较高的“贫困认同”。“贫困认同”是给自我贴标签,贫困的身份标签也可由外在的工作程序所赋予,如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为了精准识别,需要学生提供各类证明材料来支撑能否给予认定及认定的相应档次,以便于为精准资助奠定基础。这种“精准”的出发点应助尽助是好的,但要求提供证明却又给这一部分大学生贴上了“贫困”的身份标签。“贫困认同”会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贫困认同”容易让大学生安于贫困,理所当然接受资助,不利于“扶志”与“扶智”的理念传播和实践开展;更有甚者,贫困会发生“代际传递”,也就是说,下一辈会遗传到上一辈的“贫困认同”,认同之下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均不容易改变,这种“代际传递”的认同危害极大。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现状
2.1 障碍性心理干预为主,发展型心理帮扶较少
障碍性心理帮扶主要是针对出现心理障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的心理干预,其目的在于进行障碍矫治。发展型心理帮扶立足于全体学生,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处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更好地应对发展问题,从而健全心智,优化心理品质,完善人格。目前高校多采取心理干预的方式,采用心理普查建档的方式,将工作重点放在少数出现障碍的学生群体,给予这部分学生“格外关照”,这对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这样的干预模式往往忽视了绝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需求,尤其是未出现心理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在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心理素质提升上的需求更应该被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