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与人教版初中语文议论文选编对比研究与教学建议
2021-09-13余佳雄
余佳雄
摘 要 为进一步明确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议论文选文系统上的特点,在总结议论文选编原则和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议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议论文选文的调整与变化对议论文教学提出一定建议。
关键词 教材研究;编排特点;选文系统;教学建议
选文系统作为语文课程内容四大系统之一,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语文教科书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比,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议论文选文系统有了较大的变化。当今议论文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对议论文缺乏兴趣、授课方式单一和不注重学生思维训练的问题。关注教材的编写与更新是教师教学的基础,统编版教材的编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新教材,使用新教材,为解决议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打下基础。
一、选文系统编排比较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修订是为解决初中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问题、针对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编写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更具科学性,更加贴近时代性。“课文是语文教材的主体,是精心选择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1]课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从以下两表可以看出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不同。(以下统称为“统编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
1.选文数量比较
从教材编写来说,编写者往往一开始就对选文的数量和比重有全局的把握,这是教材编写科学化的要求。对统编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议论文选文数量和分布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整体把握统编版教材议论文选文系统。
从选文数量和比重上看:人教版教材共六册,每册六个单元,其中七、八年级每单元5课,九年级每单元4课,合计168课,包括诗歌在内共270篇课文。议论文一共10篇,9课,占总篇目的3.7%(将《短文两篇》视为2篇)。统编版教材共238篇,议论文篇数增加到14篇,共13课,占总篇目的5.88%。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议论文编排的篇数较少,对议论文教学的重视度不够。但统编版教材在总选文篇目减少的情况下,议论文选文数量和比重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提升。
从选文的数量分布上看:不论是统编版教材还是人教版教材,议论文的编排都集中分布在九年级,所以九年级是初中生议论文学习的重点阶段。选文的分布是影响教学效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知识掌握的重要因素。议论文是初中生较晚学习的文体,相对于记叙文和说明文来说,学生在面对议论文时比较陌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初中阶段把握好议论文选文的数量和进行系统的学习尤为重要。不论是从数量上看,还是从比重上看,此次统编版教材的修订都更加注重议论文的学习。议论文是一种说理性和逻辑性极强的文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初中这个年龄阶段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九年级通过议论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关键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九年级又是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进行议论文系统性的学习可以为高中议论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选文篇目变化
选文是语文课程内容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历次语文教材的修订与编写中,选文的增删往往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哪些作家的文章第一次被编入教材、新增了哪些文章、哪些作家的文章被新教材删除,对教学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总是处于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反思之中,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
从新增篇目上看:统编版教材在保留人教版教材一部分选文的基础上,新增《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创造宣言》等7篇文章,这些文章主题丰富并且覆盖面极其广泛。从表达方式上看:既有立论文,也有驳论文;从内容上看:有对“教养”的议论、有对“关注自我和精神生活”的议论、有对“怀疑批判精神”的议论。这些文章富含思想性,具有现代特色,又蕴含艺术美。学习这些文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增进对社会的理解,充分体现了当今核心素养的要求与社会对“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从删除篇目上看:原有人教版教材议论文共9篇,选文内容过于老旧、严肃,少有单元内容贴近当今时代背景与热点。统编版教材选文删除了《致女儿的信》《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家书两则》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有的涉及复杂的时代背景,有的涉及作者复杂的思想状况,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有的虽然富含哲理性,内涵深刻,但缺乏议论文文体的典型性。在议论文篇目较少的情况下,学习这几篇非典型性的议论文不利于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语文教材中选文的数量有限,有些作家的文章在教材中经久不衰,有的则在教材中短暂停留后离开,有的从未被选入教材,这些都是教材编写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教材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三要素之一,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因此,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教材选文进行更新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使教材编写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教材的科学性。
二、 统编版教材选文系统的特征
选文系统的变更是教材变化的最直观体现,选文是教师教学最主要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蓝图。选文系统反映着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社会育人的要求,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所选入教材的文章不同,呈现出的特征也不同。对统编版教材议论文选文系统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有利于从整体把握议论文教学的方向,亦可为议论文教学提供指导。
1.典型性与综合性相结合,注重学生思维发展
统编版议论文选文保留了具有典型性的文章,又增加主题更加丰富、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一些文章。夏丏尊提出:“选文主要是说明‘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的‘例子”。[2]因此,选文应极力体现语文知识学习的共通性,通过选文的学习,增加对语文学习经验的感知,最终通过“选文样本”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同类知识的能力,從而达到新的高度。所以,对于语文课程内容来说,所选文章是否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尤为重要。典型性是针对某一篇课文来说的,它代表了知识可以应用于同类知识的深度。而语文知识是不能明确界定的,也无法捕捉其拥有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单篇课文往往不足以达到语文知识学习的目的,需要多篇不同范式的课文来拓宽知识的广度,这就是综合性。综合性是针对某个单元、某本教材,或是某种文体所选入教材的所有篇目而言的,它代表了知识学习的广度,是所学知识之间多元互补,形成知识体系的重要桥梁。
面对信息化不断增强的大数据时代,无数的信息扑面而来,为避免学生淹没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就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强调核心素养,不断强调学生批判性思维。在语文课程中,“对于语文素养来说,缺失批判性思维的语文素养,是不健全的语文素养,低层次的语文素养”。[3]议论文作为一种说理性极强、逻辑性极其严密的文体,通过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来启发读者,使读者明辨真伪,学习议论文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统编版教材更新选文篇目,提高议论文的数量和比重,其目的是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区分课型,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
人教版教材将阅读形式划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与略读的划分最早出自叶圣陶先生,是针对课程形态而提出的,精读课是准备,略读课是应用。然而这种划分模式,被许多一线教师所误解为阅读方法上的精读与略读。统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说过:“精读和略读混淆,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通病。”[4]很多老师没有明确精读与略读的界限,在教学中的主要表现就是将精读作为教学重点,讲授的时间多一点,略读则少讲一点,其区别仅仅在于教师讲课时间的长短,这是对精读和略读认识的错误,不符合教学规律。这两个概念本身也有一定的模糊性,不易把握,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加强了两者的区分程度,从而优化了议论文的教学模式,将“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并形成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布局。精读的第一要义在于得“法”,得学习与解读之方法。从议论文角度来说,教读课文以老师精讲、师生共同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论点和论证过程,还原作者行文论证思路,掌握论证的方法。以掌握议论文知识为前提,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议论文学习和阅读的基本方法。
自读的要义在于运用与提高,“得法”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能力的提升。教读与自读内在法则的养成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而课外阅读是对课堂内容的扩展与延伸。课外阅读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其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受学校学习的限制,因而是自由而无限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重视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和阅读方法的掌握,才能完整地落实三位一体的布局;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更加明确区分了课型,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提高了教学设计的准确性,也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3.优化选文分布结构,注重系统训练
语文教材的选文是“应该是什么”的价值问题,而选文的配备与编排是“应该是怎么一回事”的事实问题。选文是内容,编排是形式,好的编排形式可以优化教材选文的分布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人教版教材与统编版教材议论文编排都集中分布在九年级课本中。人教版教材议论文的编排以文体和体裁为导向,以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将《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的纪念演说》《敬业与乐业》编排在书信与演讲的单元,削弱了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和典型性,不利于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的学习与把握。统编版教材议论文的编排是以文本内容和学习目标为导向的,并且每个单元都兼顾教读与自读。以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掌握论证的方法”[5]。这一单元四篇文章不仅有内容上的横向联系,还有学习目标上的纵向联系。比起人教版教材的选文分布,统编版教材更加集中,更加合理,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议论文这一文体,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
纵观统编版教材议论文主要分布的三个单元,其编写都是教读与自读结合的“2+2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人教版议论文教学中精读与泛读界限模糊和教学混乱的问题,而且形成了一种“教师教—学生学—运用”的新型学习模式。学生学了本单元的前两篇,获得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阅读能力,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种“实践—认识—实践”的方法,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6]
三、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议论文单元的使用建议
统编版教材是为了解决“一纲多本”的问题、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编写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议论文选文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在教材焕然一新的情况下,一线教育工作者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基于统编版教材议论文选文的调整与变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教学和教材使用的建议:
1.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
统编版教材编排“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模式就是要让教师明白:语文教学的重点是“用课文来教语文”,是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在学生学会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注重方法的迁移与运用。自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读,结合在教读课中所学习阅读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传统阅读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模式早已不适用于当今课堂,如果说“教读—自读”是为了“授人予渔”,注重的是阅读方法的习得,那么,“自读—课外阅读”就是“以渔取鱼”,注重的是阅读方法的迁移与运用,学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课文知识教授的同时,更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教学,教师在教读课文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贯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例如,在教学时可以选取与文章相关联的阅读材料进行对比教学、多角度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课后能够自觉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部分地区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关注,导致学生严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议论文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大意义。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完善人格、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议论文具有逻辑性强、说理性强的特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手段证明某种主张的成立与否,语言精练,论证严密。因此,议论文的学习就成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初中议论文以说理为主,其中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注重文章的多元解读,构建一种开放包容的课堂秩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解读,从而产生个性化见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跳出课文,立足单元整体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的能力,这就给一线教育工作者指出了一個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单篇课文的学习,应当跳出课文,立足单元整体。传统单篇教学重视课文的研读,虽然可以最大程度将课文讲的详尽和全面,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机械性重复的问题。教师不断重复着议论文的“三因素”教学,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导致教学偏向“工具性”而忽略“人文性”。统编版教材议论文以单元为板块进行编排,在议论文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单元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单元教学以整个单元的课文为研究主体,设置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教学。在单元主题的指导下设计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避免机械重复。议论文单元教学设计较单篇教学设计来说更具完整性与系统性,学生能够对议论文单元产生系统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同一主题贯穿下的学习重点,又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文本的论证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对选文系统的研究最终要指向现实教学。统编版教材议论文选文系统构建了新的编排体系,更加注重阅读方法的学习和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些更新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在研究新教材的同时合理使用新教材,积极探索与新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教材的功用。
参考文献
[1]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1.
[2] 夏丏尊,叶圣陶.文章讲话[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65-66.
[3] 吴格明.批判性思维素养应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2009(02):24—27.
[4] 杨伟.杨伟.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8(07):4-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名教育出版社,2016.:90.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
[作者通联:淮北师范大学滨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