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方法的应用尝试

2021-09-13赖健娟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因果关系小学语文

赖健娟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整本书阅读方法的使用,通过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突破教材的篇幅限制,让学生从更完整的视角去看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叙事逻辑;因果关系;时代风貌

一、故事的叙事逻辑

在语文学习中,叙事文学是重要的一个门类,在小学语文教材上选择了很多小说来作为语文教学的课文,还有专题来加以讲解,这些小说往往篇幅很长,语文教材多采取了节选的方式,虽然通过管窥小说情节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对小说产生全方位的认识,然而文学作品的最大价值应在阅读中显现,对于这些小说,叙事逻辑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由于语文教学的客观条件,教学中更多涉及一些文学知识,教师应该让学生去真正阅读原来的整本书。

二、诗歌的时代风貌

在语文教学中,诗歌的学习也很重要,虽然诗歌大多可以全篇选入教材,然而,整本书阅读依然可以在诗歌学习中使用,由于诗歌往往会被整理成集,这些诗歌集往往能展现十分丰富的时代风貌,相比单首诗歌,像《诗经》《唐诗三百首》这样的诗歌集,可以向我们展示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对于这样的价值,教师不应忽视,相比而言,让学生进行对诗歌集的整本书阅读,相比小說,诗歌的情节性较弱,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然而,诗歌的易于朗诵又使得诗歌变得十分具有阅读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诗歌。

例如在学习《示儿》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整体地阅读陆游的诗集。

三、教材的提纲挈领

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角度去了解文学作品,在语文知识之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真正的语言方面的知识,教材是用介绍的方式来告诉学生文学作品的语言,而直接的阅读则可以让学生将这些介绍和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应该注意阅读的完整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课文的拓展阅读。这篇课文来自史记,包含的信息极其丰富,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进行阅读。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讲:“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一部历史著作——《史记》,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随后,我就可以让学生去学习课文,之后,可以继续讲:“同学们,这篇课文中,其实有很多历史背景的影响,但是,课文的篇幅是有限的,那么,对于这些课外知识,我们可以从阅读中去获得。”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在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中,教师应该注意整本书阅读的使用,语文教材只能实现提纲挈领通过对课文的拓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中的叙事逻辑和因果关系,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时代风貌,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潘君艳. 探索小说阅读教学的别样精彩[J]. 作文教学研究,2012(06):106-108.

[2]吴金凤. 围绕教材,引领学生读整本书[J]. 小学语文教学,2012(32):17-18.

猜你喜欢

因果关系小学语文
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探究刑法的因果关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从哲学中的因果关系到刑法学中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