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读共情,让小学生爱上阅读

2021-09-13陈丽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兴趣

陈丽艳

摘  要:阅读能力,无疑是所有学习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它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小学教师应当注重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关键词:阅读方法;共读共情;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家长和孩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共读而后共情。共读,即多人一起阅读同一本书,一起交流读书的收获,在交流中共思,生成共情,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并提升阅读的理解能力。

一、亲子阅读,共读共情,播下爱阅读的种子

孩童时期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浓厚,正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机。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阅读能力弱、速度慢,阅读障碍多,很难有阅读的兴趣,特别需要父母读给孩子听或陪伴着一起阅读,即亲子阅读。闲暇时光,父母和孩子共捧一本书,跟着父母响亮地、声情并茂地朗读,孩子伸出小手指,指着,看着,听着,记着,想着,一遍一遍,慢慢地,孩子也会跟着读了,会独立读了,甚至会背了!一个个生字也就自然而然地印入孩子的脑海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条条做人的道理都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地渗入孩子的心灵,这就是阅读的教育力量。

亲子阅读中,我们不仅给孩子讲述故事情节,还可以和孩子互相分享绘本里蕴含的道理。比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和大兔子的对话充满趣味,充满生活化,每一次对话都是妈妈和孩子之间满满的爱啊。阅读后还可以和孩子进行对话表演,表演中可以使用书本上的语言,还可以根据文本理解加入一些自己的语言表达。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会自然而然地融入故事情节,体会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美好的亲情。

二、生生阅读,共读共情,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概括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写作方面,要求学生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口语交际方面,要求学生能清楚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想,叙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此外,课程标准也提倡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学生之间有相同的年龄和思维认知特点,共读一本书,特别容易产生共鸣和共情。教师可以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四五个人一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一起共读一本书。每月举行一次读书会,以小组为单位,在班队课上进行阅读分享。分享的方式有很多:

一是根据书本的某个章节、情景自由发挥,用情景表演的方式演绎阅读的内容和感受。如表演《小红帽》中的小红帽智斗大灰狼,同学们演出了小红帽的聪明勇敢,大灰狼的凶恶,明白了邪不胜正的道理。《阿凡提的故事》小组的同学们演出了阿凡提的机智聪明、幽默诙谐。同学们出神入化的表演给教室带来欢声笑语,深深地激起了同学们浓浓的阅读欲望。

二是选择文本中喜欢的段落朗诵,进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根据阅读的书目组合成朗诵小组,可以选择精彩的人物对话段落、特色的环境描写段落、细腻的心理描写段落等等。有个人朗诵,合作朗诵。评选班级里表现优秀的小组予以奖励。

为了朗读比赛表现出色,同学们会反复地去阅读这本书,相互之间进行阅读感受的交流,努力地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努力地读懂这本书。“我认为这一段该怎样读?”、“我觉得这个人物性格是怎样的,他的话语应该怎样说?”这是小组练习的时候同学之间交谈讨论最多的话题。朗读比赛带给孩子更多的深沉阅读的欲望,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极大的进步。

三是开展读书分享会,學生一起阅读了某本书后,合作制作阅读分享PPT,为同学们分享书的作者简介、主要内容、精彩句段、读后感想。每一次的分享,班级里都会掀起一股共读一本书的风潮,课余饭后,大家都会共看一本书,谈话的话题也自然而然是同一本书,共情的感觉特别美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在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中,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阅读品位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提升,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良好地培养。

三、师生阅读,共读共情,提升阅读深度

课内教师引领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学会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中,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材内的课文总体篇幅短小,长此以往学生缺乏整本书的课外阅读指导,导致学生看了一本又一本的书,语文阅读能力、基本素养和写作能力不见增长。整本书的阅读相比单篇课文的阅读,在阅读能力上有更多的要求,对于文章脉络的梳理、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特点的分析都需要更高的阅读能力。教师很有必要给予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指导。由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阅读的书籍各不相同,所以师生在阅读交流上很难有共同的思考;没有共同的思考,也就谈不上阅读的指导了。师生共读一本书,就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过程的指导:研究作者的生平,学习怎样利用序言、目录把握文本的大概内容,探究故事情节的主线,归纳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阅读后的感想分享等等。教师和学生共读共思共享的过程中,教师的阅读指导更有方向,学生的阅读方法的学习更有实效。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有了一定阅读基础和能力,笔者开展师生每学期共读一书的阅读活动,以上学期共读《杜甫传》为例,活动过程如下:

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共享,父母和教师以无穷的榜样力量引领学生喜欢阅读,以亲身体会手把手地教会学生怎样有效阅读。生生共读共享,以同伴的力量带领彼此爱上阅读。阅读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李巧玲. 共读,共情,共进[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3):96.

[2]黄玉. 亲生朗读掀开小学语文教学新篇章[J]. 小学生(下旬刊),2021(05):18.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兴趣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