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作文”在小学中高年段习作教学衔接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3何惠浈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7期
关键词:中高年级

何惠浈

【摘要】结合新课标“从实践活动中学习写作”的基本理念,利用“游戏作文”促进小学中高年段习作教学衔接,能在习作教学中对学生细致观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科学评价等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以直接经验的形式获取习作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游戏作文;中高年级;习作教学衔接

从中年段过渡到高年段,就要重视培养学生三大写作习惯:“观察与思考”习惯、“积累与运用”习惯和“交流与修改”习惯。为培养学生上述写作习惯,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方式,在小学中高年段习作教学衔接中构建自主、开放、实践的“游戏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更强调语文是“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主张通过活动进行教学,提出了 “做中学”的方法论原则,即通过“做”“实践”改变儿童的经验。

因此,结合新课标“从实践活动中学习写作”的基本理念,利用“游戏作文”促进小学中高年段习作教学衔接,能在习作教学中对学生细致观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科学评价等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以直接经验的形式获取习作知识与技能。

游戏作文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相对比,更侧重于灵活多变、自由奔放,因此,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设计了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游戏作文教学形式。

游戏作文教学强调儿童的趣味性,我们不妨事先策划好课上游戏,学生通过涉足游戏,参与其中,锻炼思维,从而得到游戏体验,从而积累习作素材。游戏作文设计并不复杂,可以遵循“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系列化流程,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关注活动瞬间、活动过后等个人感受。

一、游戏前

以《过桥迷陷》游戏作文课例为例,游戏前,先讓学生细心阅读游戏前提“假设课室讲台为正北方,请说说自己的四个方位,分别是哪位同学?”认清楚个人、附近人的方位;接着,教师煞有其事地宣布游戏背景:“南村村口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南北走向的独木桥,非常窄,只有一人宽。今天,村外北边有一个集市,全村一百多人都想去赶集。一大早,桥头上挤满了南来北往的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驱动式问题的思考:“智力测试:请你想出一个好法子,让这么多人能迅速、安全地过桥?”

游戏作文前,驱动式问题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巧妙地贯穿游戏,围绕着主干问题,开展下一步的活动实践和观察,从而进一步捕获了大量的信息和素材,再用文字概括交流和表达这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二、游戏中

为了迷惑、干扰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公布了驱动式问题后,又趁热打铁,给学生两个所谓的“过桥秘诀”——“蜘蛛人法”(桥面正常走人,桥底有人扒着桥沿前进)“人猿泰山法”(桥面依旧正常行人,在桥两侧支起钢架,连上钢丝,一部分从钢丝上快速划过,类似人猿泰山),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设计过桥方法,并将自己的创意写出3~5行的小段落(可模仿“蜘蛛人法”“人猿泰山法”段落格式,先简练概括方法名称,再具体描述)。

个人思考过后,便是小组合作探究环节: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从1号同学开始进行汇报,全组轮流分享自己的创意。②轮流汇报完毕,集体商议,投票选出最合理有效的过桥方法,准备汇报。而讨论探究环节,就要考究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游戏作文教学的组织,从活动的准备、内容的选择、场地的选择、学生的组织等多方面,对教师的组织教学和课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游戏作文教学形式较自由多样,一旦组织没有到位,反而会使得一些毫无价值的活动内容掺入课堂教学中来。在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时,教师要严格把控好活动的节奏,明确合理清晰的活动规则,否则,不但会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拖慢了教学进度,更可能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且所得的活动结果也不会尽人意。

讨论过后,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在这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鼓励不一样的想法,将思维的发散性发挥到极致,并进行游戏演示。最后才挑明,真正的解法在于“逐个过桥法”——大家从南村来,一起到北边赶集,方向一致,互不影响。学生一听,几乎全班沸腾,他们的思维之所以被误导,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游戏前”忽略游戏的前提——村民走向是“南来北往”,属于单行向,并非双向,而正常单行走,是属于最简便的方式。

三、游戏后

游戏过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的首要,便是有序真实地回忆游戏的全过程。通过回忆的方式,不妨从观察方式、观察角度、观察广度等角度进行,了解学生观察能力所处的水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完成习作前,学生就要完成以下“‘过桥迷陷游戏活动观察表”,从而为实际写作打好基础。

细致的观察,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积累写作材料,将细节描写深化到文章中去。教师结合学生的观察所得,出示明确的写作要求,指引学生在脑海中整理出写作大纲,并迅速构思,他们该在哪些细节处施以浓墨重彩。现场写作并不拘泥于是否完成写作任务,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哪怕只完成写作的一个阶段,比如列大纲、拟标题、进行内容梗概,针对某些能写出彩的细节进行重点描写,也是可以的。

现场的写作实践,能就地考查孩子们的观察能否能精准地紧扣事物特征,广度是否宽广,角度是否全面,层次是否深入,是否让自己的文章尽显其独特之美。

对学生而言,推广“游戏作文”在小学中高年段习作教学衔接中的应用研究,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学生乐于与人交流,养成多种写作习惯,以帮助中年段学生适应高年段的写作要求,以顺利度过这一“青黄不接”的时期。对教师而言,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对各类学生写作水平的差异和其知识面掌握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适时更新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搭建“活动作文”支架,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以推动中、高年段的习作教学顺利衔接。

【本文系佛山市顺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小课题“‘活动作文在小学中高年段习作教学衔接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田闪闪.活动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D]. 新疆师范大学,2015.

[2]王天马.小学高年级活动作文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中高年级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方法及相关问题探寻
课改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探析
网络环境下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拓展的策略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小议小学中高年级说理文教学中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
启发式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