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校园适应与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1-09-11董开莎温勤能蒋满秀胡小平朱亚利
董开莎, 温勤能, 蒋满秀, 胡小平, 朱亚利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0)
大学,是一个从学习方式、生活环境到社会角色都发生重大转化的阶段。大学新生入学之后,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校园适应问题,能否尽快适应,将会影响其大学期间乃至以后人生发展的可持续性。校园适应是个体在与校园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追求与环境保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包括生活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校园文化适应等方面。在这一适应过程中,大学新生不仅需要适应外部物理环境的变化,还要适应因物理环境变化带来的人际交往、学习方式等心理环境和认知方式的变化。
在大学新生校园适应的过程中,他们会面临许多需要他人帮助及帮助他人的问题情境。毫无疑问,个体在接受他人帮助过程中会习得如何帮助他人,并发展“利他”的心理品质。利他行为是利他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个体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1],是一种特殊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对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个体构建人际关系网络,带来社会支持,利他行为缺失将会引起个体认同困惑以及一系列的情绪适应问题。处于校园适应期的大学新生,如果能够实施恰当的利他行为,会获得相应的社会认可与社会支持,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那么,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适应”与“利他行为”形成有无关联?其内在心理机制是什么?在适应过程中什么因素会影响大学新生利他行为的形成?目前,学界相关研究较少,而研究“校园适应”与“利他”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对大学生形成有效的利他行为,培养亲社会心理品质,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引入孤独感作为情绪变量,道德认同作为认知变量,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新生的校园适应和利他行为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孤独感和道德认同在校园适应与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以期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和道德水平提供实证基础。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根据交互决定论,个人、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大学新生在适应校园环境的过程中,既有行为因素,更有个体的情绪因素和认知因素,各种因素之间交互影响,共同作用大学新生的适应过程及其行为发展。
利他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亲社会行为,而孤独体验水平是与利他行为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之一。大学新生在适应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孤独体验,他们远离家乡、父母和朋友来到陌生的城市,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来应对环境的变化。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后,大学新生还不能适应校园生活,他们就会产生孤独感。普遍认为孤独感是个人对其社会关系不满的一种主观不愉快体验[2],是个体对现实的人际关系在质量和数量的期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感知与评价[3]。有研究显示,近年来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明显增多[4-5],还有研究表明,孤独感会减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而亲社会行为与个体的积极适应紧密联系[6],即个体的良好适应能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7]。据此推测,校园适应良好的大学新生,其孤独感水平比较低,亲社会行为会比较多。因此,本研究引入孤独感作为情绪变量,并提出假设1:校园适应良好的大学新生,其孤独感水平比较低,有利于利他行为的形成,校园适应较差的大学新生,其孤独感水平比较高,不利于利他行为的形成。
利他行为是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个体表现出来的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在利他行为的形成过程中,道德认同也是与利他行为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道德认同可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利他行为[8]。大学新生在适应过程中,势必会对外部环境、他人言行等进行价值评判,这将涉及到个体的道德认知体系。道德认同是道德认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心理机制和基础,是个体围绕一系列道德品质组织起来的自我观念,是人们从人格、感受、行为等方面对一个具有道德的人的认同情况[9]。已有研究显示,影响道德认同的前因变量主要包括个体的社会环境、人格、关系网络等因素[10]。在影响道德认同形成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家庭、校园等场所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认同[11-12],同时,生态作用模型认为,学校为青少年发展关系网络提供了基础,进而让青少年的道德认同在社会组织关系中得到培育[13],良好的朋辈关系能够强化个体的道德认同水平[14-15],而孤独感对青少年的道德认同具有显著的负效应[10]。据此,本研究引入道德认同作为认知变量,提出假设2:校园适应良好的大学新生,其道德认同水平较高,有利于利他行为的形成,而校园适应较差的大学新生,其孤独感水平较高,将降低其道德认同水平,不利于利他行为的形成。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陕西某高校选取2020年秋季刚入校的大一新生作为被试,入学一个月后进行测试,学生填写与回收问卷共用时一个月,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7份,有效率为97.4%,其中,男生204人,女生283人;文史类专业学生157人,理工类专业学生182人,艺体类专业学生148人;农村学生300人,城镇学生187人。
2.研究工具
采用“校园适应量表”对大学新生的校园适应状况进行调查。该量表取自方晓义、沃建中等人[16]编制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的“校园适应分量表”,共8道题目,所有项目采用5点计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的校园适应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665。
采用“孤独感量表”测量大学新生的孤独感水平,该量表由Russel等学者编制,王登峰修订[17],为单维量表,共20道题目,采用4级评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的孤独感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59。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测量大学新生的道德认同水平,该量表由Aquino和 Reed编制[18],共10道题目,分为“道德认同内化”和“道德认同表征”两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个体的道德认同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776。
采用“利他行为问卷”测量大学新生的利他行为倾向,该量表由李艳芳编制[19],共22道题目,包括“利他行为责任性”“尊重和关心他人”“关心和关注自己”“利他行为表现”和“利己行为和观念”五个因子。该量表采用7点计分,得分越高代表个体的利他行为倾向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34。
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F检验、皮尔逊相关对数据进行统计,利用Mplus7.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4.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对所有的测量项目进行未旋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7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被提出,其中,第一个公因子解释了总变异量的14.998%,小于Podsakoff等提出的40%的判断标准,表明本研究的同源性偏差在可控的范围之内[20]。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1.大学新生的校园适应和利他行为的现状
为了解大学新生的校园适应和利他行为的现状,从性别、生源地和专业三个维度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发现(见表1):男生的校园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女生(t=2.51,P<0.05),而利他行为倾向显著低于女生(t=-2.73,P<0.01);城镇生源新生的校园适应显著高于农村生源的新生(t=2.06,P<0.05),而利他行为倾向则无显著差异(t=0.96,P>0.05);不同专业的新生校园适应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1.94,P>0.05),而在利他行为方面,不同专业的新生存在显著的利他行为倾向差异(F=5.79,P<0.01),事后检验表明,理工类专业新生、文史类专业新生的利他行为倾向显著高于艺体类专业新生(I-J=0.20,P<0.01;I-J=0.15,P<0.05)。
表1 大学新生的校园适应和利他行为的现状分析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同性别的个体被赋予不同的角色认知与期待。对于男性,人们认为应该独立勇敢,可以理性应对不同的情境,主动适应变化;对于女性,人们认为其应善良温柔、害羞敏感,重视家庭和人际关系,遇到问题时比较感性被动。因此,男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校园活动,进行自我调适,努力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而女生由于比较感性,刚入校时还不能够接受和亲人情感的分离,处于情绪低落状态,较多关注自己内心,对外部事物兴趣较低,所以比男生适应慢。但是,出于不同的角色期待,女生比男生更愿意帮助他人,因此表现出更高的利他行为倾向。
研究结果显示,城镇生源新生的校园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农村生源的新生,这和已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1-22],大学多处于城市,更贴近城镇生源学生的生活环境,因此这类新生适应较好。在利他行为方面,生源地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所调查样本中,新生都表现出较高的利他行为倾向,调查样本中最低值是3.64,最高值是6.82,其均值(5.13±0.55)显著高于量表的理论中值4分(t=45.41,P<0.001)。多种原因会诱发人们的利他行为。个体认为出于社会责任规范,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相互性规范又告知人们,利他行为是互惠的,只有帮助他人,才能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得到帮助。印象整饰理论认为,个体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影响别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帮助他人能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社会印象,能够使个体更好的适应社会。大学新生初入校园,会面临更多的求助情境,从相互性规范和印象整饰视角出发,他们都更易发生利他行为。这种高水平的利他行为倾向是否会一直保持,这需要进行追踪研究才能了解。
虽然艺体类新生的校园适应水平略高于理工类和文史类新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新生入学后,学校会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艺体类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能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获得自信,并建立人际关系网络。虽然调查样本的总体利他行为倾向水平较高,艺体类新生的利他行为倾向却显著低于理工类和文史类新生。艺体类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追求冒险,生活中他们更关注自我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性和创造性。这些个性特点使得艺体类学生容易忽略他人的行为和诉求,从而表现出较低的利他行为倾向。
2.大学新生的校园适应通过孤独感、道德认同对利他行为产生影响
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校园适应和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42,P<0.001),和道德认同、利他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r=0.18,P<0.01;r=0.31,P<0.001);孤独感和道德认同、利他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r=-0.17,P<0.01;r=-0.33,P<0.01);道德认同和利他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r=0.19,P<0.01)。说明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为模型构建提供了基础。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孤独感和道德认同在大学新生校园适应与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具体结果见图1),其拟合指标是x2/df=4.92,TLI=0.91,CFI=0.90,RMSEA=0.90,SRMR=0.048,数据显示模型拟合较好,模型中的所有路径均显著。从图1可以看出,校园适应正向预测利他行为(β=0.178,t=4.064,P<0.001),说明大学新生良好的校园适应能够提高个体的利他行为倾向;校园适应负向预测孤独感(β=-0.424,t=-10.324,P<0.001),孤独感负向预测利他行为(β=-0.232,t=-5.070,P<0.001),说明,如果大学新生的校园适应不良,孤独感体验就会增加,利他行为倾向也会随之降低;校园适应正向预测道德认同(β=0.143,t=2.789,P<0.05),道德认同正向预测利他行为(β=0.246,t= 2.667,P<0.05),孤独感负向预测道德认同(β=-0.157,t=-2.248,P<0.05),说明,校园适应良好、孤独感水平低的个体,道德认同水平较高,利他行为倾向也高。
图1 孤独感、道德认同在校园生活适应与利他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模型图
根据路径分析效应分解原理,校园适应到利他行为的总效应等于直接效应加上中介效应。本研究中,总效应为0.327,直接效应为0.178,中介效应为0.149。中介效应共有三条显著路径:校园适应—孤独感—利他行为产生的间接效应(0.098,约占总效应的29.97%);校园适应—道德认同—利他行为产生的间接效应(0.035,约占总效应的10.70%);校园适应—孤独感—道德认同—利他行为产生的间接效应(0.016,约占总效应的4.8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值为0.456,即校园适应对利他行为产生的影响有45.6%是通过孤独感和道德认同起作用的,其余54.4%是大学新生的校园适应直接影响利他行为。
模型显示,新生的校园适应情况直接影响其利他行为。人类行为的发展是环境、个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校园是学校微系统中影响学生的直接外在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动机、行为方式有着显著的影响[23]。校园适应良好意味着个体能够尽快接受校园的物理环境,熟悉大学校园规范,表现出更多符合群体期望的亲社会行为,易被团体接纳。
不同时期,个体会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大学期间,个体成长的主要任务是适应新的环境和社会关系网络,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获得亲密的积极体验,避免孤独的消极体验。校园作为大学生活的外在载体,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发展,既为大学新生带来适应挑战,又为建立人际关系提供基础。校园适应水平高的大学新生,意味着他们不仅适应物理环境,还能够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环境规则要求,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有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来自同伴的亲密情感联结不仅能够显著减少青少年的孤独感、焦虑等消极情绪[24],还能够显著减少攻击等外化行为问题[25],所以,适应良好的大学新生其孤独感水平低,并在校园生活中会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假设1得到验证。
校园适应良好的大学新生道德认同水平也相应较高。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道德认识是基础和前提、道德情感是催化剂、道德行为是表现,也是衡量道德品质的客观标志。青少年获得道德行为的机会总是出现在青少年参与的社会组织中,这些组织通过各类活动为青少年构建起关系网络,进而促进了其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发展[12]。校园适应良好的大学新生,会更多参与各种校园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人际交往机会,体会到乐观、快乐、希望等积极情绪,这些情绪促使个体表现出更强烈的亲社会倾向和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已有研究证实,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可以预测青少年的道德认同,良好的朋辈关系能够强化个体的道德认同水平[13-14]。如果个体的校园适应不良,没有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那么个体会体验到孤独、寂寞、悲观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会使个体的心理能量指向于内,认知范围狭窄,易产生诸如不公平、绝对化等消极认知,不能客观看待事物进行正确的归因,缺乏正确体验他人的情绪感受能力,从而较少做出利他行为,假设2得到证实。
四、对策与建议
1.高度重视校园适应教育,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的校园适应协同教育体系
校园适应包括生活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校园文化适应等方面。校园中的人、物、景都能对新生的校园适应产生影响。对于新生来说,学校的老师、学长、行政人员、后勤人员都可能成为教育者,会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教育目标有两条实现路径,通过显性教育进行实施,积极教化明辨真理;通过隐性教育实现传承,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支持、补充、验证,才能产生持久的教育效果。学校应结合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规律,充分认识校园适应教育的重要性,全员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互相配合,构建起全员参与、全方位的校园适应协同教育体系,为利他行为的产生提供根基。
2.加强校园适应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养成学生“利他行为”的积极态度体验
学校为促进新生校园适应,会开展各种活动增进学生融合,适应环境,但是有些活动存在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不能让学生产生心灵的触动与共鸣,更难形成群体归属感,引发情感升华。调查中,有学生反馈,感觉活动就是为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准备的,像自己这种来自农村没有才艺的人没有参加活动的机会,活动数量虽多,感觉很热闹,却难以融入。校园活动多以文体形式进行,学生参与口径窄,不具有广泛的调动性。可以通过交流座谈、分享聆听等多种形式,提高活动的针对性,扩大参与度;不仅可以有活泼热情的文艺表演,也可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展示,还可以有注重竞争合作的游戏运动等;将内容深下去、形式活起来、速度慢下来、心灵静下来有机融合,注重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剖析。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学生可以接受学习,可以体验浸润,可以价值辨析,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对校园生活的融入与适应。校园适应教育应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以活动质量为核心,构建集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为一体的社会组织网络,增进活动的情感联结,增强学生的群体认同感。
3.增强校园适应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校园适应教育中,要抓当下,谋长远,由适应期的利他行为,迁移泛化形成学生的社会“人”道德品质。校园适应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融入大学校园生活,更要从长远出发促进学生的人格养成,具备一个社会“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校园适应教育应提升教育高度,扩大教育视野,围绕道德教育目标,精心设计教育主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个体良好的道德行为,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在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基础上,长期熏陶内化而来的。与外:加强环境建设,创设积极有活力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发展利他行为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通过健康向上、互帮互助的校风学风强化对新生的精神引领;与内:加强心理育人,不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友善、正义、宽容、感恩、谦虚、真诚等积极的心理品质,更要引导学生在适应教育中践行这些心理品质,进而迁移泛化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时光中,内化为个体的行为准则,融入到价值观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