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农民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

2021-09-11

关键词:受访者意识农民

李 静

(陕西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农村的信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截至 2020年9月,我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的比例已经双双超过了98%,光纤到达率和4G覆盖率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无差别[1]。农村网民2.85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52.3%[2]。而各类农业信息服务网站的搭建、村级信息服务站和农家书屋的全覆盖更为广大农民普遍、均等地获取公共信息服务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在农村实际发展中却出现了农家书屋遇冷[3-4]、信息服务站闲置[5-6],农民对社会信息服务并不热心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信息服务供需错位的因素,也有农民自身的原因,其中由于信息素养偏低而导致的信息意识薄弱、信息能力不足是制约其共享信息社会红利的重要因素之一。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擘画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蓝图[7]。同年11月,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8]。但无论是建设数字农业农村还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都需要向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普及数字农业农村相关知识,提高其数字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而这些都离不开农民信息素养的提升。本文以陕西农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农民信息素养现状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为今后开展提升农民信息素养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农民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内容

(一)农民信息素养的概念界定

“信息素养”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工业协会会长保尔·泽考斯基首次提出的。当时他的定义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9]之后,国内外主要聚焦中小学学生、高校师生以及企业员工等群体展开信息素养研究,对农民信息素养的研究比较少、起步也比较晚。2004年卢秀茹等的论文《提高我国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水平的对策研究》是较早的成果,认为“具有信息素质的农民必须具备知道何时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到哪去找、怎样评价、知道有效利用以及能够发布信息的能力。”[10]许建红将其定义为农民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内容进行吸收和利用以此来满足个人需求的一种综合能力[11]。尹志超[12]、刘超群[13]也从信息能力角度来定义农民信息素养。而朱天慧(2007)认为信息素养是具有信息意识,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找到与农业生产实践相关的信息、能够及时发布信息[14]。他不仅强调了信息意识,还强调了计算机运用能力,另外还有其它诸多观点不一一赘述。综合学界各种观点,对于农民信息素养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因循传统的四分法,如赵慧清[15]、蔡冠群[16]均认为农民信息素养应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方面。(2)保留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然后增加其他项(即信息意识+信息能力+X)。如余姣萍将信息获取手段作为三者中之一[17],刘若熙提出了信息创新能力[18],杨秀平提出了媒介利用能力、计算机素养以及终生学习能力[19]。(3)细分信息能力,并将细分后的各信息能力放在与信息意识等并列地位。如李建国从信息寻求意识、信息价值评价、信息传播能力、信息学习意识、信息储备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以及信息甄别能力7个方面构建了农民信息素养评价指标,并在河北沽源县进行了实测[20]。

由此可见,农民信息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各种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也有亟待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在界定农民信息素养时,既要遵循有关信息素养内涵中最本质的部分,又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体的特殊性。因此本文将农民信息素养定义为“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能够通过对信息的搜集、鉴别、吸收和利用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农民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

按照学界对信息素养内容比较认可的观点,笔者仍采用传统的四分法将农民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并对每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界定(见表1),以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表1 农民信息素养测评的主要内容

二、陕西农民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一)调研基本情况

根据以上指标,笔者设计了农民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并招募陕西理工大学的学生经过培训后作为调查员于2017年1—2月在陕西农村地区展开了调研。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方式,共发放村民问卷1 6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 448份,有效回收率为90.5%。调查村庄及本次受访村民基本情况分别见表2、表3。

表2 调研村庄基本情况

表3 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二)农民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1.农民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的信息敏感程度,表现为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洞察力。问卷从是否善于捕捉信息、能否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家庭信息接收设备拥有情况、是否明晰自身信息需求以及是否有终身学习的意愿这五方面对农民的信息意识进行了考量。调研数据显示,48.3%的受访者对信息比较敏感,他们“遇到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会主动寻求信息解决。”27.1%的受访者“每天都会关注各类信息,看书看报或看电视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但也有24.9%的受访者对信息不敏感,他们“不知信息有什么用,也不会主动查找信息,很少看书报,看电视只为娱乐消遣。”在信息价值评估上,37%的受访者认为获取信息对自身生产生活非常有帮助,47.2%的受访者认为有一些帮助,而15.8%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帮助或说不清楚。家庭信息设备的种类及未来购买意向是判断农民信息意识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数据显示,86.7%的受访者家中同时拥有电视机和手机,39.4%的受访者家中还拥有电脑。但在选择“家中信息设备不能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290人(占比20%)中,有41.3%的受访者表示近五年并没有购买其他信息设备的打算,体现出这部分人群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充分。另外,在终身学习意愿方面,仅有35.1%的受访者表示会“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再学习”,学习的动机主要是“提高生活质量(44.6%)”“掌握农业知识(44.1%)”以及“寻找致富捷径(34%)”。而其余六成以上受访者没有明显的再学习意愿。信息意识和再学习意愿淡漠会极大制约农民对农村各类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的利用,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投入。

2.农民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主要包括农民的基本文化素质和信息技术知识,涉及到文化程度、是否具备基本的读写计算能力、是否会使用智能手机以及是否会使用手机或电脑上网等。本次参与调研的农民文化程度如表3所示,没上过学的占比7.7%,小学程度27.8%,中学42.7%,大专及以上占比21.8%,即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基本以初高中为主。调研数据显示,53.5%的受访者会写较长书信或书面材料,79%的受访者具备基本的计算能力。在日常信息工具使用上,81.1%的受访者会使用手机收发短信,68.2%的受访者还能利用电脑或手机上网。这表明随着国家基础教育的普及和互联网对农村社会的深刻影响,陕西农村居民的信息识知能力有所提高。不过考虑到本次受访户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60岁之间(占比87.4%),60岁以上人口仅占到总人数的6.86%,且受访者总体文化程度要远远高于陕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1)根据陕西省统计局发布的《陕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6年陕西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为:未上过学6.5%,小学程度30.5%,初中51.9%,高中或中专9.4%,大专及以上为1.7%。,所以陕西农民的实际信息识知能力可能要低于以上分析数据。

3.农民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农民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设备来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信息获取、理解、处理、交流和运用能力。调研发现,73.5%的受访者能根据自身的生产生活目标主动收集信息,看电视(63.3%)、询问邻居亲友(46%)以及网络浏览发帖(39.1%)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政府组织的农技人员的指导、科技示范户的示范以及讲座培训所占比例较小,依次为17.7%、8.8%、7.5%。这一方面凸显出我国农村地区长期依赖电视和亲朋邻里获取信息的局面仍然未被现代社会多元的传播媒介所打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农民的信息需求不只与农业和农村相关,他们与城市人口一样,有着多样的信息需求,同样关注医疗保健、子女教育以及娱乐消遣等方面的信息。“不知道到哪里找信息(45.6%)”“害怕假信息(36.9%)”“缺乏适合自己的信息(31.9%)”“信息不及时(31.6%)”“个人文化素质不高(22.9%)”等是造成其余受访者不能主动收集信息的原因。对这部分人群尤其需要通过基层信息服务机构的主动服务、精准服务予以指导帮扶,尽快使他们摆脱无法获取信息的困境。

(1)在信息理解和处理能力方面,68.3%的受访者表示能够理解看到听到的信息,对其中重要的信息还会努力识记。21.3%的受访者表示“对听到看到的信息大多都不能理解,也记不住”,其余11.4%的受访者选择了“能理解大多数信息”。而在对各传播媒介的评价上,36.3%的受访者认为电视上传递的信息图文并茂、解说详细,最容易理解。但也有35.2%和31.8%的受访者分别选择了亲朋好友和村能人,他们认为这两类人与自己处于大致相同的生活环境和话语体系中,传递的信息更容易理解。在信息处理能力方面,72.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能判断信息的真假,36.3%的受访者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归类、记忆、表达和分析综合。

(2)在信息交流能力方面,53.3%的受访者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不过沟通的内容以娱乐消遣、人际往来以及网络交易为主,浏览农业网站、查找和定制有用信息较少。以手机使用为例,排名前四的依次是打电话(84.5%)、玩微信(55.5%)、发短信(43.2%)和聊QQ(31.2%)。查找和定制有用信息的比例分别是19.9%和11.9%。而对电脑网络服务,“玩游戏、看视频”占比为54.1%,“浏览农业网站”和“论坛发帖咨询”仅各占11.9%和9.1%。

(3)在信息运用能力方面,46.3%的受访者能把所需要的信息和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比如在出售农产品时,尽管大多村民还是以中间商(67.3%)和赶集(28.2%)等传统销售方式为主,但也有12.7%和9.1%的受访者会分别通过合作社和网络进行销售。当农作物出现病害或遭遇旱涝影响时,虽然四成以上的受访者会采取“购买药品并按说明书使用(57%)”“凭借自身经验处理(51.4%)”以及“请教亲朋好友(42.5%)”等方式处理,但是也有27.2%的村民会联系农技人员,14.6%的村民会拨打农技服务热线,而采取上网发帖、发朋友圈以及联系新闻媒体求助等新型方式的比例分别为7.2%、4.6%、1.2%。另外在制定下年的生产生活计划时,虽然有55.4%的受访者在制定计划时主要“根据自家生活需要”,但也有39.8%的村民会“根据市场行情”,23.3%的村民会“根据政府部门建议”。由此可见,如果给农民提供可靠实用的信息,一定会对其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帮助。

4.农民信息道德水平

信息道德是在信息的采集、加工、传播、存储以及利用等各个环节中用以规范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的综合[21]。遵守信息道德、规范信息人的信息行为对于维护健康有序的信息传播环境非常重要。问卷从信息法规认知度、信息安全认知度以及不良信息免疫力三方面考察了陕西农民的信息道德水平。数据表明,仅有15.6%的受访者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相关法律有所了解,47.1%的受访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余受访者均表示不知道。在信息安全方面,仅有27.7%受访者懂得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会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而72.3%的农民不知道泄露和贩卖他人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对于不良信息,只有52.7%的受访者表示能够主动识别并及时屏蔽,32.5%的受访者不能分辨,还有14.8%的受访者认为无所谓、对不良信息采取放任的态度。由此可见,陕西农民的信息道德水平总体较低。当然这种现状不仅在陕西,在全国很多农村也是比较普遍的。2017年蔡冠群对宣城县汤口镇农民的调研发现,农民在如何甄别有效信息、自觉抵御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不听谣传谣、不侵犯个人隐私、尊重知识产权等方面素养相对落后[16]。而且,信息道德水平相对较低,不仅体现在农村居民身上,也体现在城市居民身上,因此加强公民的信息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三、农民信息素养的提升路径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陕西农民信息素养还存在以下问题:(1)48.3%的农民信息意识不强,对信息作用认识不到位,60%左右的农民无再学习愿望或愿望不强烈。(2)中青年农民具有基本的信息识知能力,他们会写较长书信或书面材料,会简单记账、会使用手机收发短信,且其中的大多数能够使用手机或电脑上网。(3)73.5%的农民能够主动搜集信息,但在信息理解、处理和分析方面能力差异较大。看电视、询问邻居亲友以及浏览网络发帖是他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三种方式,对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技培训、科技示范户的示范等尽管也有利用,但比例不高。72.4%左右的农民能理解所获信息并判断信息的真假,36.3%的农民能对信息进行归类、识记和分析综合;53.3%的农民能有效地使用信息与他人进行交流或沟通,不过交流的内容以娱乐消遣、人际沟通以及网络交易为主;46.3%的农民能将信息运用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并认可真实有用信息的作用。(4)农民总体信息道德水平不高,大多数农民不熟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相关法律;不懂得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也很少意识到不能随意泄露和贩卖个人信息;对不良信息分辨能力不足,也不能及时屏蔽。总体来说,陕西农民的信息素养水平总体不高,尤其在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方面亟待提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改善:

(一)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农民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激发农民产生信息需求表达、实施信息行动以及提升信息道德水平的原动力。由于他们一般只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22], 因此在增强农民信息意识方面一定要讲求方式方法。(1)使用“接地气”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宣传。注重搜集农民利用信息服务自我发展的相关案例,并将其编排成文艺作品搬上乡村大舞台,或者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漫画张贴在村委读报栏。(2)树立信息致富典型,现身说法。各个村庄要树立信息致富典型人物,让他们以亲身经历向村民们宣讲信息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生产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村民们的信息意识,提高其查询信息的主动性[23]。(3)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提升农民信息意识。结合近年来农民信息获取途径和兴趣的转变,应该充分发挥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的功能,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信息意识的提升融入其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比如农村有很多“唱山歌微信群”,山歌大家比较感兴趣,贴近他们的认知水平,而目前又以新媒体这种新颖、立体且突破时空的方式呈现,就会促使更多中老年人愿意去使用智能手机,一定程度上也带动其他方面信息意识的提升。基层组织可以此为契机,一方面摸排本乡本土农民对于学习智能手机使用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邀请民歌专家,在微信群进行指导,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地征集民间优秀民歌视频音频,将其放在当地文旅局的网站上,既给农民展示才能的平台,也促进了当地乡土文化的开发与传承。(4)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注重价值引领。随着网络与自媒体的飞速发展,各类信息芜杂泛滥,在增强农民信息意识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用积极的、正面的思想去引领他们的价值导向与价值判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信仰。勤勉务实、诚实守信、锐意进取、努力创新也应成为新时代农民的崭新形象和自觉追求。

(二)搭建信息资源平台,设置信息服务专员,加强对农民有用信息的筛选和推送

目前,面向农民开展信息服务的机构虽多,但资源庞杂无序,且针对性及易用性都不足,农民即使有信息需求,也往往茫然无措。鉴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1)整合资源,搭建信息资源平台。先应该分步骤建立县级—乡镇—村级一体化的信息资源平台[24],做到资源提供的全面、精准、及时,通过信息资源的本地化和体系化展示宣传,解决农民不知道去哪里找信息的困惑。(2)信息分类,设置信息服务专员。要在各行政村设立信息服务专员或充分发挥文化专干的作用,帮助那些不具备自主查找信息能力的农户获取所需信息,并指导应用。(3)实时反馈,建立长效机制。畅通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竭力解决农民信息获取和利用中的各种困难,提升信息应用水平。

(三)立足长远,多部门联合构建农民信息素养培训体系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提升其信息素养不仅为他们增加了在信息社会更好生存和发展的引擎,更会在精神层面提升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动能。2016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1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发出的《中国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提升行动倡议》以及2020年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都提及要重视和开展农村信息素养知识宣讲和信息化人才下乡活动。然而截止目前,除了农业部自2016年每年为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外[25],尚未见到其他更具体的措施。为了更好地提升农民的信息素养,就必须要注重顶层设计,立足长远,由多部门联合构建农民信息素养培训体系。比如由图书馆、农业部门及通信企业等联合编写农民信息素养培训教材,开发农民信息素养培训课程。图书馆主要侧重对农民信息意识、信息基础知识以及信息道德的培养,着力增强农民信息意识,提高其信息鉴别能力和信息道德水平。各级农业部门和通信企业以《农业部关于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信息化能力的通知》为政策依据,重点加强农民信息能力的培养。在授课对象上,要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形成相关课程体系的不同版本,如青少版、成教版和老年版。青少版注重学习资料和知识信息检索技能的培养;成教版注重其全方位的信息检索需求,比如子女教育、生活娱乐、劳动技能等;老年版要以健康休闲、生活保健等信息素养培养为主。在课程模式上,可以采用“基于问题”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通过定义任务、确定信息搜索策略、搜索、整合、运用和评价信息来解决问题[13]。同时,针对目前农民信息素养培训存在着的以短训面授为主、培训模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农民整体参与性不高等问题,可以采用微信支持下的农民信息素养混合式培训模式:即采取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既发挥传统面对面培训的优势,也融合网络化培训个性化学习的特征[26],使培训内容与方式更为灵活,以便更有效达成培训目标。

尽管本次调查采用了清晰的一二级指标体系对陕西129个村庄的1 448位农民的信息素养进行了测评,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是本研究还有两点不足:(1)目前的结论依然是一个描述性的,且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略显单一,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学者参与农民信息素养水平测量研究,探讨更多更好的方法,比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农民信息素养测试题库,根据农民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收入水平的差异,进行分门别类的测试;再如将信息素养的测评转化为指数性的指标,规定相关阈值,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不同区域农民信息素养的测评和比较。(2)因调研是在2017年进行,当时陕西农村居民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认知和使用还非常有限,因此在考查农民信息能力时,没有考察农民对短视频的接纳情况及发布能力,而这一点应该是目前在研究农民信息采纳行为中不应忽视的。希望今后能够根据农村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实际和农民对新媒体的应用(尤其是对快手、抖音等),增加相关考量指标和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为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受访者意识农民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