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首金报道的“刷屏”与“热搜”回望12年坚守
2021-09-11林德韧
□ 林德韧
(作者系新华社体育部记者)
2021年7月25日,完成奥运首金报道的第二天,看到了好几个朋友给我发来的微信:“嘿,我在微博热搜上看见你了!”
打开微博,发现确实是,我的一篇《记者手记:枪响前,我听见了自己的心跳》经新华社官方微博发布后,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榜,到了晚上,这条微博一度冲到了热搜榜第二名。
这好像是我的稿件第一次登上微博热搜榜,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网友的一句留言让我很感动:“本来没有关注新华社。冲这篇手记果断点击关注。一篇真实且有感情,又有那么细致的心理描述,不是读新闻,而是读日记的感觉。”
□ 图为新华社记者林德韧采访奥运冠军杨倩和教练葛宏砖。
作为一名记者,能得到素不相识的读者对自己的肯定,确实非常感动。
东京奥运会首金,举国关注。不出意外,这次奥运会首金又落在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上,也是该项目连续九届奥运会被安排为首金项目。
这已经是我连续三届奥运会负责首金项目报道了。射击是一个不确定性非常强的项目,堪比“头发丝上绣花”,不到最后一枪什么结果都不好说,因此比赛非常紧张。尤其是在最后一枪之前,杨倩依然落后,这让紧张氛围更浓了。最终,杨倩顶住了压力,为中国队拼下这枚宝贵的金牌。
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我立刻投入到关于首金的报道中。在那一天,我完成了消息、访谈、特写、记者手记、人物等体裁的6篇稿件,以及与后方同事们的英文报道、综合报道和新媒体报道等,共同汇成了首金报道的强大力量。
这次报道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6条稿件的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全部超过100万,其中消息、杨倩访谈、人物和记者手记的浏览量更是超过150万。传统媒体采用方面,消息稿和杨倩访谈稿的采用家次都超过了100家。
看到自己的多篇稿件在朋友圈“刷屏”,在各类热点新闻排行榜上出现,感觉非常欣喜和欣慰。
对于射击项目,我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这一系列稿件,是常年采访射击的积累和沉淀,最终在合适的时间节点上爆发出来的一个结果。
从2009年进入新华社体育部当记者开始,我就一直随队采访射击项目,一转眼已经12年了。还记得第一次采访射击是在无锡,当时举行的是射击世界杯总决赛,回顾自己当年的稿件,虽然数量多,但整体看来文笔稚嫩,信息量小,对于项目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随着采访的比赛逐渐增多,跟队员们和教练员们不断熟悉,稿件的质量才慢慢得以提高。
在这12年中,我采访了3届奥运会,在伦敦奥运会上,射击队易思玲成功拿到了首金,但在里约奥运会上,杜丽和易思玲的“双保险”却未能延续辉煌。
□ 7月24日,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在杨倩夺冠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 7月24日,杨倩在比赛中。当日,在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夺冠,赢得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有成功,有失败,这是射击项目的常态。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亦是如此。因为已经有过两次首金报道的经验,所以这次的报道准备相对充分。在东京奥运会前四个月,射击报道组沈楠、王梦和我就到广州深入采访了中国射击队的奥运选拔赛。在广州,我们积累了大量的鲜活素材,完成了对杨倩、王璐瑶、杨皓然、庞伟等重点运动员的专访,并全程见证了中国射击队奥运阵容的产生过程。这次采访,也为东京奥运会的首金报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之后的模拟赛,王梦作为报道组代表进行了深入采访,确保了我们可以获得队伍最权威、最及时的信息。
到东京后,我们在场馆对外开放的第一天就进行了探馆采访,并收集和整理各种最新资料。
说到报道积累,必须提到新华社体育记者的一个传承。射击项目一直是新华社体育记者深耕的领域之一。在1984年,新华社体育部的老主任高殿民就在现场完成了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金的报道,成为见证和推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加入新华社时,主要负责射击项目的是沈楠,她在北京奥运会上完成了大量高质量的射击报道,一些名篇至今还为人传诵。由于她要去香港驻外,因此把这个项目交到我的手上。说实话,作为一名刚入社的小记者,当时心里真没底。
沈楠老师对我来说亦师亦友,在她驻外之前,就数次带我一起去射击队采访,熟悉教练、队员,并把自己对射击的了解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让我尽快上手。到后来,她驻外回国之后,我们就形成了射击报道小组,在多次大赛中搭档完成报道任务。
近两年,年轻同事王梦加入了我们这个团队,使团队的实力更为强劲。
回顾这次报道,个人的感触还是记者的专业性。没有常年的随队采访,没有赛前的精细准备,没有作为记者的采访积累,没有对项目的执着和热爱,确实很难完成高质量、有深度、有感情的报道。
无论在任何时代,无论任何传播形式,震撼人心的故事只要写好了,还是会有人读的。这个首金是圆满的结果,更是一个开始,总结经验,继续积累,我们的射击采访故事,依然会继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