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望北斗》 当北斗星光照进百年党史
2021-09-11李柯勇
□ 李柯勇
(作者系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常务副主任、《望北斗》导演)
6月28日,新华社播发庆祝建党百年创意微电影《望北斗》,迅速创下多项纪录。这部时长13分36秒的短片,在微博上首发即突破10亿次阅读,相继刷新了新华社官方微博转发量、播放量最快破亿,播放总量最快破10亿,双话题阅读量破双10亿等多项纪录。
截至7月31日,此片全网传播总量超过40亿次。其中,视频播放8亿次;微博主话题#今天的北斗星光来自100年前#阅读量16.8亿次;衍生话题#望北斗#阅读量16.1亿次。网友留言评论充满了正能量。
今年上半年,为迎接建党百年,全国媒体展开了一场新闻宣传的“大决战”,重磅叠出,爆款如云。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望北斗》突出重围、独树一帜,成为庆祝建党百年的标杆性融媒体产品之一。
这个选题,是新华社领导提出来的。2020年8月中旬,社领导带领总社、分社各层面的20多位同志,在浙江嘉兴南湖召开迎接建党百年重点报道策划会。8月13日中午,在头脑风暴过程中,新华社社长何平提出一个设想。
“北斗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内涵非常丰富的意象。”他说,从文化层面看,北斗七星是祖先认识宇宙、观察天象的集中体现,贯穿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从政治层面看,人们向来把党的正确领导、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引比作“北斗”;从科技层面看,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在时空定位领域跃居世界前列。那么,能不能围绕“北斗”这个核心意象,来讲述百年党史呢?
当时,与会同志形成了两点共识:这是全场最牛创意,这是难度最大项目。南湖策划会最终形成了20个“特别策划”,作为新华社迎接建党百年报道的重中之重。大家一致同意,把《望北斗》列为头号项目。
社领导亲自领导实施这个项目,总编室负责同志全程直接指挥。我们迅速组建了“望北斗工作坊”,从总编室、参编部、军分社、新华网抽调青年业务骨干,组建主创团队,努力把这一设想变成现实。后来,新华社四川、福建、广东、湖南、广西、江西、河南、天津、江苏等9个分社的记者也陆续参与了采访拍摄和素材提供。
从设想提出到成品播发,《望北斗》创作过程长达10个半月,说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毫不为过。我从7个方面谈一谈创作体会。
一、思想性始终是灵魂
《望北斗》成功的首要原因,是因为它承载了深刻的思想。
北斗是个比喻,比的是什么呢?中国共产党是北斗,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信仰是北斗。这就是全片要表达的主题,就是片子的灵魂和主线。
《望北斗》播发以后,有人称赞它切口小、角度巧。但是我认为,“小而巧”不是此片的特点。庆祝建党百年,可选择的报道角度太多了。《望北斗》选的是哪个视角呢?它恰恰选了最大、最正的一个视角。如果以踢足球来比喻,它不是小角度斜射,不是意外倒钩,更不是用假动作晃过守门员,而是正对球门、正面强攻。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百年来,中国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核心的一条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领导”是什么意思?就是“率领并引导”。中国共产党率领并引导全国人民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正像北斗星为人们指引方向那样。也就是说,《望北斗》,直接瞄准了“党的领导”这个最重大的主题。
思想的分量决定着产品的力量。在全媒体时代,小而巧的产品常会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国社压轴镇台之作,一定是直击重大主题的,否则撑不住。
二、创意是核心竞争力
《望北斗》播发后,也有不少网友称赞片子画面精美、视效震撼,但更多人把点赞送给了创意,说以北斗星比喻中国共产党这个创意超乎意料,精妙绝伦。
全媒时代,最值钱的是创意。融媒体产品,在基本内容相当的情况下,要分档次高低,看的就是有没有创意,以及创意水平如何。有创意,产品一下子就点亮了;没有创意,就是个一般性的东西。如果没有“望北斗”这个创意,不管画面多么精美,故事多么动人,也不管主创团队付出多少辛勤努力,最后出来的产品总是差那么点意思,就是差一点灵感的光彩。
《望北斗》策划阶段,有人在讨论中提问,北斗七星离地球到底有多远呢?北斗七星像个勺子一样高悬夜空,实际上这是一种视错觉,其实每颗星与地球的距离有远有近。一查资料,我们吃惊地发现,七星中位于勺柄尾部那颗“摇光”星,离地球恰好100光年。这个距离就有意思了,它表明2021年在地球上看到的摇光星,实际上是1921年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眼中的“摇光”星光,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那一年发出来的。
光是宇宙中运行速度最快的物质。1921年的星光从摇光星上发出来,其中有一束奔向了地球的方向,它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跑了100年,穿过广漠的宇宙空间,擦过恒星,掠过行星,穿过古老的星际尘埃,一刻不停。而在星光进行太空之旅的同时,在地球上,在中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包括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包括了几代人的血泪与欢笑,包括了我们祖辈、父辈从童年、青年、壮年直到老年的漫漫人生……这样一想,立刻产生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时空穿越感。
□ 本文作者李柯勇在四川大凉山拍摄现场。
后来有网友倒过来想:如果现在北斗星上有外星人,他们要是能看见地球,那也是1921年的地球。
天文奇观与百年党史就这样无缝对接到了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所以有网友评价《望北斗》又浪漫又理性,堪称一部“宇宙浪漫史诗”。
三、视听美学不能缺位
承担《望北斗》制作任务的,是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制作公司,这是目前国内最好的视效团队。
要做出融媒体精品,必须讲究视听美学。什么是融媒体产品?某种程度上,就是影视表现手法与新闻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只有新闻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才能赢得受众。如果做出来的画面、音乐让人觉得特别糙、特别low,受众不会买账的。这对制作环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片子里运用雕塑的形式。同样是雕塑,水平高低一眼就看出来。比如《望北斗》里表现红军强渡大渡河一段,用三维技术营造了雕塑的形态,那一座座雕像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神态表情生动细致,凝固的战斗场面如在眼前,似乎都听得到子弹破空的声音……这就是高水平的技术呈现。
从视觉到听觉,每种表现手法都很重要。《望北斗》的配乐是请知名音乐人捞仔写的。解说,是请配音艺术家徐涛担纲的。片名题字,是请青年书法家许静写的。所有这些高水平的艺术元素叠加起来,让《望北斗》真正具备了电影大片的质感,达到了近年来全国融媒体产品制作水平的高峰。
四、纪实性显新闻本色
无论呈现形式多么炫丽,都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对于新闻产品来说,真实的力量永远是最震撼的。
电影级视效手段在《望北斗》里只是辅助,而整部影片保持着强烈的纪实风格。片中大量运用了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贵的历史照片、独家的人物采访及实景拍摄。更重要的是,构成《望北斗》内容主体的,是几组鲜为人知的独特而动人的故事。挖掘这些故事的过程本身,也带有一些传奇色彩。
我们在策划时注意到,“复兴”号高铁就是北斗卫星系统导航的,而第一条使用北斗导航的智能化高铁就是京张高铁。看到“京张”几个字,我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詹天佑,因为100多年前,他设计修建了著名的京张铁路。同一地段,两条铁路,折射着两个时代,相隔100多年形成鲜明对照,令人感慨万千。那么,詹天佑当年是个什么状况呢?
继续查资料,我们惊奇地发现,詹天佑作为清朝首批留美幼童,学成回国后第一份工作不是设计铁路,而是到一艘船上当实习水手。这艘船名叫“扬武号”,是近代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巡洋舰,作为福建水师的旗舰,号称当时亚洲最强战舰。而艘战舰没有来得及建立任何战功,就在1884年中法马江之战中遭到敌人偷袭,从中间被炸裂,很快就沉没了。舰上的官兵不是没有反抗,有三个年轻人,在战舰逐渐沉没的过程中迅速开炮,击中了法军的旗舰,但他们很快就被敌舰扫射过来的子弹打死了。这三个人,都是詹天佑留学美国的同学。而詹天佑当时正在岸边,直接目睹了舰毁人亡的全过程。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们就决定《望北斗》要讲马江之战,因为它和著名的甲午海战一样,正是一百多年前旧中国衰败沉沦的缩影;而且,这场战争知道的人更少,更有揭秘性。另外,船跟“寻找方向”的意思密切相关,跟北斗星指引方向的意思暗合。后来到福州马江之战遗址调研时,看到当年船上面指示方向的罗经,我的脑海里马上跳出一句话:茫茫海上,罗经为船只指引航向;阴霾年代,谁为中国指引方向?
顺着这条线索,我们继续挖掘。扬武号沉没以后,詹天佑去哪儿了?这回他干回了本行——铁路设计。他心怀实业抱国的梦想,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花在铁路建造上,希望铁路能带来民富国强,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京张铁路。而他的梦想至死都没能实现。1919年初,詹天佑心力衰竭而死。实际上,他是累死的。他的遗言非常感人,有一句话在我们的头脑中挥之不去:“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顺着修铁路的故事再挖下去,我们有了新发现:1920年前后,李大钊带着学生经常到工人中间去宣传马克思主义,活动地点就在詹天佑所修的铁路沿线。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那时四万万国人还没有意识到,真正为中国指引方向的星辰已经冉冉升起了。
我们特别注意到李大钊的学生邓中夏,他不仅在铁路沿线宣扬马克思主义出力最多,而且是一个心中方向特别明确的人。他1921年就说过,中国当务之急是要回答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了坚守心中的方向,他不惜搭上身家性命,1933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杀害了。
就在搜寻邓中夏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个人跟他有交集,就是著名诗人艾青。邓中夏英雄就义前,艾青曾经跟他关押在同一所监狱里。艾青和《望北斗》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发现,艾青的处女作就发表在左联女作家丁玲主编的《北斗》杂志上。更加鲜为人知的是,艾青是学美术出身,抗战时期他千里跋涉,来到延安,当时中国共产党征集党旗方案,艾青也交了一个设计稿,基本图案就是北斗七星指向党徽。在艾青心中,中国共产党就是北斗星。
我们主创团队的小伙伴也是偶然发现邓中夏、艾青同监关押的。查到这个资料,他兴奋得一宿没睡着。从詹天佑到邓中夏再到艾青,这几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人,却仿佛有一种冥冥之中的联系,被历史的命运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人物谱系。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最大的必然就是,他们都在努力为中国寻找方向。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联系。《望北斗》中讲述了蛇口工业区创立者袁庚的故事,因为他“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精神,与改革开放引领中国“富起来”的方向性是十分契合的。有趣的是,我们又发现了袁庚与开国中将孙继先之间的联系。袁庚以前是一名军人,作为两广纵队的侦察科长,参加过淮海战役。而在淮海战场上,孙继先曾经指挥过他。而孙继先与“北斗”的意象关系密切。长征时,他是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营长,作为全军的开路先锋,带领17勇士强渡大渡河。而1958年,孙继先率部深入西北大漠,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航天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后,酒泉基地分出一部分人,挺进四川大凉山,开创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后来,我国近60颗北斗导航卫星都是从西昌基地发射的。1990年,孙继先病逝。按照他的遗愿,家人把一部分骨灰撒在了大渡河畔,而这个地方,距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只有100多公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发也是一次“强渡”。当年孙继先率部强渡大渡河时不会想到,大半个世纪后,他的后辈战友会再次在这里展开一次“强渡”,而这一次,彼岸是星辰大海。
正是这些新鲜而真实的故事,构成了影片冲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好内容是跑出来的
几年来的媒体融合发展实践证明,无论是采写传统稿件,还是制作融媒体产品,都必须践行“四力”,特别是要不惜“脚力”。《望北斗》团队成员先后奔赴10多个省市采访调研,行程上万公里,捕捉到了一批珍贵的独家素材,为最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片子里最催人泪下的环节,都是真实而生动的故事细节,以及当事人真情流露的现场讲述。这些,不亲身到现场是抓不到的。
邓中夏就义前,在敌人的法庭上与久别的妻子重逢,却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不能相认。两人只能遥遥相望,那一眼,即是永别。最初,我们是用雕塑的形式来表现这个情节。审片时,何平同志指出,总觉得还缺一点直抵人心的力量。当时,我们已经改了很多遍,快走投无路了。怎么办呢?还是得去实地采访。
邓中夏一家的结局是令人非常伤感的。他和妻子李英总共生过4个小孩,其中两个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另外两个刚生下来就托给别人抚养。他们干革命,生活动荡,自己没办法照顾。而这两个孩子从此下落不明,失散在茫茫人海之中。李英下半辈子都在找这两个孩子,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李英早就去世了,主创团队去湖南李英的老家寻找线索,到底能找到什么,心里其实也没底。到了那里,偶然听说,李英还有个侄女,可能了解情况,我们就去采访这位名叫李七珍的老人。一开始,老人一直打哈哈,说自己不了解情况、不记得了。可是记者跟她耐心地聊,聊着聊着,她忽然就哭了,说李英晚年用拐杖敲着地板哭,说:“我找不到我的孩子,一个都找不到!”可以想见,一个找失散的孩子找了一辈子的妈妈,承受着一种什么样的痛苦?这个细节确实太扎心了。
《望北斗》还讲了在脱贫攻坚中牺牲的基层干部黄文秀的故事。黄文秀的父亲在广西,主创团队赶到她家中才得知,那天正好是黄文秀逝世两周年的忌日。我们采访拍摄完之后又得知,黄文秀被授予“七一勋章”。那么,她作为《望北斗》中出场的最后一个主要人物,实在太合适了。
通过《望北斗》的摄制实践,我们再次体会到,不管融媒体产品表现为什么样的形态,都始终遵循着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
六、千锤百炼才出精品
《望北斗》的创作过程,是一次脑力与体力的艰苦跋涉。每一帧画面,每一个故事,都体现了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有一个数字可以说明创作之艰辛:光是脚本,就改了153稿。单是这一点,也创了新华社融媒体报道的新纪录。
从社领导到总编室领导,再到主创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社领导带着全体主创人员开会集中讨论,就有6次。总编室领导对每一版脚本都是逐字逐句地修改,对每一幅画面都是一帧一帧地把关。年轻同志千里奔波、风吹日晒、通宵作业,都是家常便饭。到最后冲刺阶段,大家大半个月白天黑夜连轴转,常常连续四五十个小时不合眼。最终,主创团队不负重托,“压哨发布”,交上了一份出色答卷。
七、推广要找准共鸣点
在产品推广传播方面,主创团队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海报送上太空。而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找准了受众的共鸣点。
有个网友的留言很有意思。他说一觉醒来,看见微博上#今天的北斗星光来自100年前#这个话题,就想,这不是正确的废话吗?哪天的北斗星光不是来自100年前。但是看了片子,转念一想,每天都可以是“今天”,“今天”跟“今天”还不一样呢!今年的“今天”是2021年,那100年前就是1921年,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年。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
在建党百年之际,什么话题最能触动人们的内心?我们认为,是告慰——告慰一百年来为国为民英勇献身的历代先烈。网上这方面的句式有很多,如“这盛世,如你所愿”等。
我们就想,能不能有点新的表达呢?后来就设置了#今天的北斗星光来自100年前#这个话题。从看似与建党无关的角度切入,而且是一个带有科幻色彩的角度。可是深入进去以后,人们自然就产生这样的联想:我们仰望着先烈们曾仰望过的星空,脚下的祖国大地却早已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望北斗》创作其实远不止10个半月。这部短片创意、撰稿、采访、拍摄、制作、审改、核校、分发、推广各个环节,不仅有创新,更体现了传承。把它比作一栋新落成的房子,看上去门窗墙壁处处体现着互联网时代特色,其实底座是新华社90年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没有国社如此深厚的底蕴,就不会产生具备这样风格和力度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