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互动报道“送你一张船票” 用数据解读爆款产品
2021-09-11焦旭锋
□ 焦旭锋
(作者单位: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今年年初,新华社建党百年开篇报道“送你一张船票”(以下简称“船票”)全网刷屏。在成为2021年开年力作之后,热度不减,数据持续增长到“七一”之前。其产生的亿万数据背后,映射出怎样的产品理念和内容逻辑,为何这款报道的生命力如此之强?
一、超长生命周期产生强势数据
截至7月23日,“船票”报道全网浏览量4.8亿次(包含全网各渠道浏览、话题、互动等数据)。其中,H5浏览量1.13亿次、独立访客数4174万、用户平均访问时长6分38秒、24岁以下用户占60.1%,81%的用户来自移动端,还有19%的用户通过PC端访问。
最特别数据是,“船票”打破了新闻产品的生命周期。后台数据显示,1月2日首发浏览高峰后,3月23日到4月3日,6月15日到7月4日,“船票”迎来了第二轮和第三轮传播高峰。临近“七一”时,这款已经发布了6个月的融媒体报道被网民再次推上屏幕——连续一周H5每天浏览量在400万次左右。当时很多人的家庭群里都在转发一段话:“今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非常有意义。为了能让百姓记住这个重大的日子,新华社特制送你一张船票。全国不到十分之一的人能领到。领到船票收藏,特别有意义……每一张都有编号,发到一亿张就不发了。”
当然,数据背后也有数据:这款产品制作周期超过三个月,大版本策划案有9版,确定后修改了100多轮,从部署到上线后测试了440多次,报道发出后,咨询版权合作的出版社、博物馆、媒体机构有51家。
多方面的数据验证,这是款真正实现破圈、刷屏的报道,H5浏览量突破一亿次不仅刷新了新华社的纪录,也是今年目前全网浏览量最高的一款H5。
二、浏览量之后,“完播率”才是硬指标
除了超高的浏览量之外,很多媒体人注意到一个特别的数据——用户人均停留时间6分38秒。
在一个30秒短视频都被嫌长的网络时代,这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数字。一款报道可以通过运营、推广达到增加浏览量的目的,但“完播率”才是传播效果的硬指标。硬推广、标题党可以让用户点开,但如果5秒钟就被关掉,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这个数据,在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后台都有统计,但却很少被人关注。
而“船票”用户的停留时间,完整覆盖了整个H5浏览全过程,从生成带有编码的海报也可以看到,接近8成的用户走完全程生成海报——这款报道想传达的每一句话、每个画面信息被完美传播、消化、再转发。
为什么数据如此漂亮?得益于好内容、产品设计和运营手段的配合。
三、建立在海量资料上的轻量内容
做好建党百年的融媒报道,要对党史学深悟透,筑牢理论根基。报道中,策划团队查询相关文献材料上百万字,多次实地走访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等地了解“红船”文化,同时查找新华社稿库、中国照片档案馆,各地博物馆馆藏内容作为画面参考。在反复研究后,团队精心遴选出了红军长征、全民族抗战等重要节点,以金线勾勒的国潮插画为表现手法进行视觉呈现,打造出既有内容厚度、又有艺术高度,又有体验新意的报道。在制作的整个过程当中,团队成员还持续向党史专家请教,反复对文字表述和画面进行核准,甚至设立了专职挑错成员。
报道“送你一张船票”是一款原汁原味的时政报道。其实在策划阶段,执行团队曾经担心完全以党史梳理为主要内容会过于枯燥,还策划过互动微电影,换脸视频,密室闯关游戏等很多方式。在无数次“头脑风暴”后坚定选择了以百年党史为内容主线,以教育、互动、竞赛为产品逻辑,结果证明,非常成功。
同时,报道“一鱼多吃”,除了主力H5报道,还推出了长图版、视频版及文字“融媒故事”版等多种形式,其中长图版在学习强国阅读量突破1200万次,点赞量超过25万次。事实证明,下足功夫,有好内容,时政报道既可以传播正能量,又赢得大流量。
四、竞争模式的互动,满足网友晒炫秀和收藏心理
网民排斥的是假大空内容,并不拒绝时政新闻。网民拒绝的是没有情绪共鸣、是单向的灌输,而不拒绝新颖的表达和技术。所以,项目组在策划时,始终在强化互动性和贴近性。
体验过程中,用户可以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试验“发令”,还可以发射火箭升空;挑选画面,生成配有自己头像和专属编号的纪念海报。
用户还可以答题闯关,答对得到一颗星,答错也能继续挑战下一关,这关系到最后得到的海报上是有几颗星;邀请用户填写出生年份,显示用户与历史事件间的关联。红船行驶时,用户在画面下方经常会看到,“1997年,香港回归。这特别的一年,你6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17岁的你,喜欢体育运动吗。”这样紧密的联系,不仅让用户充满参与感与仪式感,也加深了个人生活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心理体验,让不同年龄的用户都能在长卷中找到自己的“身影”。
引发用户竞赛意识和分享意识——一系列有趣的互动设置,不仅让内容好看,更“好玩”,强力拉升传播数据。
此外,我们还合理把控节奏。百年党史的时间轴较长、节点也较多,主创团队多次调整内容节奏——文字方面,采取“小标题+简要概述”的形式,每张画面中用短短的二三十字简单概括,避免疲劳感;画面方面,迅速转至互动界面与历史长卷,详略清晰,使用户快速“进入状态”,持续进行浏览。此外,还调整了红船的行进速度,符合用户习惯。在开发中,H5系统做到分阶段加载,为用户打造了更流畅的浏览体验。
此次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我们在技术上“适配全网”,覆盖全渠道。“船票”H5报道选择了LayaBox游戏引擎,把H5当做游戏级别进行开发,首次完美解决了移动端横屏、竖屏切换难题,首次解决了H5在PC端及各种线下大屏的适配问题。也就是说,用户无论在手机用微信、微博打开,还是在电脑上各种浏览器打开,或是在博物馆大屏上观看,产品都能获得很好的适配。这个技术的利用还解决了被各端口推荐时移动端、PC端适配的问题,充分利用了网络置顶资源。
五、好内容必须有好运营才能有好数据
移动互联时代,“酒香最怕巷子深”。“船票”报道在前、中、后期深度运营吸引受众、铺开渠道,有效提升了报道的活性、到达率和话题度。
在H5推出前,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关于红船的表述,制作精品海报为产品预热;报道发布后,在微博发起#送你一张船票#话题,同时发起抽奖活动,被抽中的幸运用户,可获得“百年红色之旅”礼包——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旅行,目前很多网民已经兑现出发。项目组还提前策划了配套的AR新闻,文字报道,预制线下落地、文创产品等,扎扎实实从各个维度提升了产品影响力。
新华社“船票”之所以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是内容、产品、技术、运营、统筹等方面共同发力的结果,这个结果的方方面面都有数据作为支撑。
未来,报道的各段进程,评估时的所有维度,都将有数据可查,报道影响力如何,数据说了算。更加充分和深度地认识数据、利用数据、解读数据将成为引领新媒体报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