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2021-09-10韩凯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网络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呼声渐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受到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当前的农村教育中,小规模学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小规模学校特点的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一直以来都是农村教育的一大难题,也是农村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互联网逐渐发展和普及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培训和成长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农村教师;网络;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2095-9192(2021)01-0061-02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不断下降,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农村生源的不断减少使农村学校规模逐步缩小,导致出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这种特殊的存在。而这种小规模学校本身的特点使校内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难题。对此,本文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以期解决目前农村教育现实存在的难题,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学区共同体”

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裁撤,导致农村学校数量急剧减少,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进而引发了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一些城镇学校班额过大、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因此,政府从整体学校布局出发,叫停了农村学校的裁撤政策,形成了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成为农村基础教育主要形式的局面[1]。这种小规模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附近城镇学校的教学压力,也为农村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是,这种学校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一般来说,小规模学校因为生源少,所以从师生比例上来说,师资力量充足。但是从实际的数量来看,小规模学校中的教师仍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因为学校规模小、人数少,相关的制度体系,尤其是教师的培训、晋升、福利体系无法得到完善,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队伍长期得不到补充。这不仅阻碍了学校的良性发展,还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而教师的培训、晋升制度不完善是阻碍原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新教师投身农村教育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的思路,也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在农村的小规模学校中,教师培训难以开展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教师人数较少,且处在一个相对闭塞的沟通环境中,而只是通过校内教师的讨论和研修达不到培训的效果。因此,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首先要解决规模太小的问题。通过几所学校之间的合作,构建地区内学校的统一体,对多所学校的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这样既能够解决教师数量少而无法进行专业培训的问题,又能够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2]。但是,由于小规模学校所在的农村地区普遍交通不便、地区偏远,几所学校的教师定期进行面对面的培养显然不现实。对此,学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实现几所学校之间的交流和互通,形成学区共同体。同一地区的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站来实现互相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网络直播培训或网络群视频等方法,突破学校之间的地域限制,将同一地区的所有教师集中在一起,通过听讲座、听视频课的方式进行培训。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师及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地区为标准的划分也便于做培训的专家教师针对当地的特殊教育状况进行统一的研究,解决当地特殊存在的教育问题,促进农村地区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整体培训

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来说,限制教师专业化培训的问题还在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相比,普遍在经济发展上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农村小规模学校中学生数量少、教师数量少也使得整体教育资源自然而然地向城镇地区倾斜,这也导致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劣势。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不仅会导致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影响,还会使教育质量难以提高。久而久之,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教育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学校就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的沟通交流,对两者进行统一培训,使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逐渐持平,尽可能减少农村地区的教育劣势[3]。

此外,同一地区、同一省市的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而农村教师可以在校内利用网络上的最新教育资源进行谈论研习,及时了解和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且借助小规模学校学生较少的优势进行实践,促进自身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前,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网课迅速发展,不仅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还是优秀的教育资源和范例。农村教师应将网课作为教学典例进行集体分析和学习,并与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现状和特点相结合,进行专业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三、利用网络空间进行教学交流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除了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外,还要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互相交流。过去,农村地区交通不便、通信不便,使得不同学校的教师之间交流困难。教师的教学反思长时间局限于本校的教学状况上,缺少与其他教学范本的对比,使得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能力的作用逐渐减弱。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便利,无论通过QQ、微信还是网络空间留言,人们都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因此,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也应借助网络交流的便利条件,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具体来说,农村教师可以借助博客、QQ空间、微信朋友圈及教师网络教学空间,将自身的教学实践或对课程教学的反思以文字或图片的方式进行分享和展示,使得不同地区的教师可以针对其教学或反思的内容,以留言的方式进行评价和探讨。根据其他教师指出的不足或提出的新问题、新方法,农村教师的教学反思才得以更好地完善,并且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

除了这种方式,教师也可以借助教育网络平台与国内各地区的教师建立QQ群和微信群,在群里分享各自学校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针对同一教学问题进行文字或视频的教学研讨,交流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取长补短,提高各自的教学质量。

借助互联网上各种交流平台,农村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不同地区的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与自身教学特点相结合,真正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以及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结 语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推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影响。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与网络交流工具,农村教师能够突破地域、交通等方面的限制,与城镇教师一同接受专业培训,并且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从而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只有这样,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才能逐渐缩小,教师和学生才能享受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吕良,任晓玲.学校布局调整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现状研究:基于T省农村学校教师的调查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09):110-115.

张成文.“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师资能力提升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6(09):130.

徐莉莉,高葵芬.农村小规模学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9):67-70.

作者简介:韩凯(1988.12-),男,甘肃静宁人,大学专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网络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