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体育课堂安全教育问题

2021-09-10柳永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安全教育问题分析

柳永

摘要:体育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学生对体育学科也是十分喜爱,通过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还能够增进学生间的友情,但尽管体育课十分受学生欢迎,但因为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竞比性和运动性,如果稍加不注意就会导致意外安全情况的发生,这不仅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影响他们的体育热情。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就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做好对体育安全问题的有效规避,这也是初中体育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安全教育;问题分析

引言

通常情况下,体育学科的锻炼活动都是在室外进行的,体育教学会涉及很多的体育项目,采用多种不同的体育器材,再加上体育学科本身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在很多活动中,学生都会身体力行地来完成。某些体育活动项目还会具有对抗性,一不注意就会发生意外伤害。学生在体育锻炼或参加活动中出现了意外伤害,不但会使学生出现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伤害,为学生带来很大痛苦,还会为学校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还会增加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进而对体育教学产生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体育锻炼中,为了避免安全问题对学生、家庭以及学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体育教师要将安全问题摆在体育教学的重要位置,重视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

一、初中体育课堂安全问题分析

(一)体育活动安全意识低

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交流沟通以及行为表现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初中学生都没有良好的活动安全意識,学生对体育活动认知、自我安全保护技能方面知晓率普遍较低。新课程体育教学要树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教学理念。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贯彻与落实的就是安全问题。在目前社会上许多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学生的安全问题必然要受到重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高安全意识,在保证课堂安全的基础上,再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例如,很多学生都不清楚一些运动损伤的特点,当学生出现了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一些意外伤害后,也就不清楚该做出怎样的处理,大多数学生对此非常茫然,在实际体育运动锻炼中,更谈不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安全问题加强管理了。这也就说明,当前初中学生中运动安全意识低是造成学生出现运动伤害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责任感

在体育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学形式是比较灵活而自由的,这既是学生喜欢体育课程的重要原因,也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主要特征,但是体育课程的这一特征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师不需要在课前进行备课,部分教师因为在教学前没有做好备课工作,因而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原本可以避免的安全问题没有有效规避。比如学生活动场所的地面是否平整,雨后、雪后的地面会比较滑,运动器材间的间隔是否合理,会不会产生摩擦碰撞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积极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都会在实际的教学中成为威胁学生安全的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受到伤害的几率大大增加。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于体育教学存在认识上的错误,没有掌握体育教学的实质与目的,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过分的“自由”,当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制止,导致学生安全问题频发,这也是教师缺乏责任感的一种表现,长此以往,体育课程的效果难以保证,其真正的效用也无法发挥出来。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在体育教育中,想要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而通过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能够有效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面对很多学生安全意识的不足,学生对体育项目内隐藏的危险性缺乏认识,在体育课前很少采取热身的运动,学校和教师就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安全防范的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的开展,对体育安全进行强调,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觉做好自我防护;学校还可以借助校园的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介加大安全宣传的力度,向学生进行自我安全的防范知识灌输。而教师在体育教育中要做好对学生的自我防护指导,教师要告诉学生一些安全理论的知识,告诉学生完成剧烈运动不要立即吃食物,会增加其身体的消化器官负担,吃完饭不能立刻进行运动,会对肠胃消化产生严重阻碍等,来增强学生的安全运动知识了解;教师还要告诉学生运动项目中注意事项和安全防护技能,避免在运动中出现身体的受伤;同时教师还要传授学生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一旦出现意外损伤,学生能够自我进行防护处理,避免损伤出现恶化或者加重等情况。

(二)提高学校对学生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保证好学生的身体安全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前提,所以加强学校对学生安全问题的关注与重视至关重要。然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入对学生开展安全培训的课程,通过讲解注重运动安全的意义和目的,以及相关安全思想教育,再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详细地讲解体育运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还要了解每项运动的危险系数,尽可能地降低危险等级,只有教师注重运动安全问题,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出现拉伤和扭伤的情况,让学生在运动中注意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和自我保护的姿势。

(三)教师要规范体育运动环节,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教学前,提前去训练场地进行考察和研究,可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要做到每一个体育训练环节的规划,提前准备可能发生的意外和解决方案。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以及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当进行教学时应当采取更为灵活的方法,当开展难度较大体育训练时,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分解动作,以便让学生对其拥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正式进行体育锻炼之前应当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免活动过程中各个关节发生损伤,还要严格要求课堂纪律,使得学生能够完全做好准备。首次使用某些运动器材进行训练时常常会让学生产生陌生感,一旦使用的方法不对,就会造成安全问题,教师要严谨的对学生展示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分组进行,让学生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针对操作不当的学生则需要对其加以指导,尽量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发生安全事故。对于教师来说,在开展体育训练时应当对学生自身各个方面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加强身体检查工作,对于个别身体状况不佳而难以高强度进行体育训练的,需要时刻对其给予关注,如果存在不适现象,那么就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如此不仅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也能够尽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重点管理的内容。体育教师要有较强的责任感,重视加强体育课堂管理,重视抓好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并做好运动器材、场地安全排查工作,从而保证初中体育教学在安全的环境下展开。

参考文献:

[1]陈丽霜.安全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读写算,2020(01):42.

[2]黄必段.初中体育教学安全浅论[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3]刘永,刘新见.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问题及预防对策探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5):72.

(澄江市第六中学 652599)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安全教育问题分析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