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医科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建议

2021-09-10曾维刚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教学模式改革体育课程

摘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逐年呈下降的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文章着重对当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更加适合当前新形势下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医科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建议

前言: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备受关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逐年的下降的趋势令人堪忧。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锻炼和学生体质健康有着密切的关联,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能积极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同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体育教学的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出发点,这应该也是制定教学模式、教学方案的出发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连续运行近十年之久,根据调查发现,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种种弊端,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时代的需要,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锻炼的需要,急切需要改革。

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

医科大学在十年前推出了大学一年级进行体质健康课程,大学二年级进行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模式。一年级的体质健康课程主要内容以田径项目以及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内容为主,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学年的体质课程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学生通过一学年的体育各项课程的体验,找到和发现自己最为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在大二的时候做出项目的选择。学生进入大二年级后,每学期可以选择一项运动进行锻炼。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大一年级进行体质课程,通过各项体能训练,如短跑、长跑、中长跑、跳远、投掷等,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后,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2.1一年级的健康体质课程内容过于枯燥,趣味性不强

一年级的健康体质课程内容一直沿用高中阶段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的教学内容,学生从高中升到大学,依旧重复高中的体育课程内容,没有新意,加之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缺乏创新,课堂中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体育课慢慢失去兴趣,锻炼就变得很被动。老师教什么,要求学生做什么,学生就敷衍了事的练习一下。大学生都是喜欢新鲜事物的,即使有的内容需要重复,也要在教学方法和措施上多一些变化,适当的降低难度,让大多数同学都能参与。

2.2健康体质课程持续时间过长

一年的健康体质课程,共计72学时,学生很难对以身体素质锻炼内容持续的保持兴趣,大一体育课程中的长跑、短跑、中长跑、投掷等课程重复的次数过多,学生就慢慢的失去兴趣。

2.3二年级的选项课学生不能很好的实现“三自主选课”

“三自主选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选课,学生选择喜欢的老师,学生选择喜欢的项目,以及学生能自主选择时间上课。经过调查发现,在目前的二年级选项课实施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不能实现自主选课。很多学生“三自主”一个自主都没有实现。目前学校根据师资力量和场地器材情况,主要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啦啦操、网球、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从学生选课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趋向选择趣味性强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而其他项目则自愿参选的较少,往往很多同学都是被动调剂到不喜欢的项目。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以及教学的态度也是影响学生选项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教师因教学态度不好,教學水平和能力,自身业务能力差,选课学生相应较少。还有一个原因是每个学生一年只有两次选课的机会,选到自己满意的课程机率就大大减少了。综合起来,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大量的学生不能选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喜欢的任课教师。因此,“自主选课”也只是大家的一个美好愿。

3新时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具体方案如下:

新的教学模式是在之前的模式上进行优化,即在大一的第一学期进行健康体质课程,具体内容调整为以球类项目为主,包含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大一的第二学期,大二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这三个学期均开设选项课,以此来减少枯燥无味的体能课程,同时增加学生选项的机会,让大多数同学都有机会选到热门项目。

3.1新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第一,大一的第一学期内容以球类项目为主,这样就极大的增加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在这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些项目都有了体验,对项目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样在后面几学期选课的时候就有针对性,不会那么的盲从。第二,学生之前的四学期只有两次选项的机会调整为三次机会,这样,学生选到想选的课程的机率增大。第三,学生在大学期间只有一二年级才有体育课,那么为学生提供三学期的选项机会,能让学生的运动爱好更加的广泛一些,对更多的运动项目有些初步的了解。第四,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增加了身体素质锻炼的内容,有助于学生体质的提高,并且保留了太极拳这样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

3.2新的教学模式推行的前期准备

学校体育教育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必须适应当前时代的需要,适应学生的需要。那么,推行新的教学模式之前,很有必要面对广大的学生群体进行调研,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调查访问,新的教学模式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同。同时,学院组织教学管理团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对新的教学模式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对现有的教学大纲进行重新的修改,确保新的教学模式能顺利推行。

4其他几点建议

4.1提高任课教师的各项业务素质和能力

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开设健康体质课程,需要任课教师具备多方面的专业技能。三大球以及乒乓球、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和比赛的基本规则,以及规范太极拳的动作,这些是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查漏补缺,通过教研活动,外出进修培训或者自学的方式来提高各项专业技能。

4.2选项课课程介绍、任课教师基本信息的简介

学生在进行选课时很多都比较盲目,不知道选哪个项目,选哪个老师的课,往往跟随同学一起选,还有就是哪个项目轻松,并且容易通过就选哪个,并没有认真分析哪个项目真正适合自己,这样就造成大量的学生在热门项目上的扎堆,在冷门项目严重缺人的状态。建议:通过学校的“学习通”等平台,向学生推送关于选项课项目及任课教师的简介,让学生多一些了解,正确引导学生选项。

4.3把“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各个体育选项课中

体育课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运动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如爱国情怀、团队意识、勇敢拼搏、中国女排精神等等,在选项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将“课程思政”有机的融入。

4.4体能训练贯穿在选项课的始终

选项课主要是对专项技能以及比赛规则方面的讲授,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为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做准备,在选项课期间,适当增加耐力、力量、速度、柔韧等方面的训练,切勿重视专项教学而忽略的身体素质的锻炼。

4.5在体育选项课的项目设置上,可以更加丰富一些

增加一些当下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如轮滑、攀岩、射击以及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同时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大力修建运动场地,原有的项目和场地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迫切需要改进。

结语:经过前期的反复论证,新的教学模式具备了推行的各项条件。希望校方领导、专业教师以及全体学生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军伟.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5)

[2]程君灵.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11)

作者简介:曾维刚(1971—),男,重庆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武术与体育教学与训练。

(重庆医科大学体育医学学院 重庆 400016)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教学模式改革体育课程
If you have the time, come to the Ancient City of Taierzhuang
Code switching: defin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 Feasibility Analysis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A Practical Teaching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