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兴趣研究与分析

2021-09-10刘亚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运动兴趣

摘要:高校体育课是一门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课程,在体育课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对有关体育的相关知识保持较高的关注度,那么他们不仅能够获得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最主要的是能够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参与意愿,进而提高体育课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激发其产生主动探索的求知欲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激发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则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课题。本研究通过对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调查,了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现状以及不同群体对于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探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课开设项目的兴趣与方向,旨在让当前高校注重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需求,并且从学生角度为其提供相应的优化策略,让学生从中明确终身体育的意义,使之在学校及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运动兴趣;体育教学优化

1.前言

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对国家的建设具有不可估计的作用,同时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身体也可以促进个人幸福感的提高。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尤其高度重视对体育课程所进行的改革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健康的体格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可以看出,国家对青少年健康体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课就是要为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概念,为学生弘扬体育精神、挥洒青春活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课是一门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课程,在体育课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对有关体育的相关知识保持较高的关注度,那么他们不仅能够获得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最主要的是能够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参与意愿,进而提高体育课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激发其产生主动探索的求知欲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起终身体育的概念。

体育课是大学生获得专业体育知识和树立体育意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一定不能忽视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则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課题。因此,基于国家对青少年健康体质的要求,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调查,了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现状以及不同群体对于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探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课开设项目的兴趣与方向,旨在让当前高校注重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需求,并且从学生角度为其提供相应的优化策略,让学生从中明确终身体育的意义,使之在学校及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对天津市3所独立学院进行实地考察,经校方及教师允许后,于课后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由笔者亲自于体育课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在简要说明了本次研究调查的重点,以指导用语的方式对相关填写事项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尽可能的保证本次研究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天津市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先通过了解学生课程的安排,制定发放问卷的时间,之后研究者与参与研究的教师分别对3所受调学校大一、大二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了调查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1份,经检验剔除不合格问卷67份,最终有效问卷524份,有效合格率为87.33%。

2)研究工具

(1)体育学习兴趣量表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顾海勇、解超(2012)的《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从消极性(1-6)、积极性(7-12)、技能学习(13-17)、课余活动(18-22)、体育关注度(23-27)这5个方向进行分析。

由上表可知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外部信度,在《体育学习兴趣量表》的效度上,运用因子分析对量表的题项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

由上表可知,量表的KMO取样适当度为0.810,在之后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的因子分析中,巴特莱特球形检验的值为8568.168,自由度为839,显著性水平为0.000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说明样本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上表可知,《体育学习兴趣量表》5个维度间除了消极性和其他4个维度间呈中度负相关,其他的维度之间均呈中度正相关且均存在非常显著意义,说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信度。

(2)运动感觉量表EFI

《运动感觉量表EFI》的信度方面,四个分量表得分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0.69-0.88之间,分半信度系数为0.89,总问卷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3。信度较高可以用于调查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过程中的愉快感。在效度上,项目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量表具有比较好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也有相当程度的保证。四个分量表特征根大于1,解释总方差的74.O1%,符合效度要求。

3)数据统计方法

根据本次研究的研究假设,本次研究拟使用描述性统计对天津市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总体水平进行检验,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性别、地区、年级的差异进行检验;使用回归分析对运动愉快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进行统计。

3.研究结果

4.结论与建议

1)针对男女不同性别特点设置体育课程

经本次研究的实地考察可以看到当前体育课堂以竞技为主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而健美操、瑜伽等由于需要较好的设施条件,并未广泛开展。因此,建议各高校开发更多更新的体育运动项目,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尤其是针对女生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研究显示,由于传统的观念以及女生的生理条件,很多女生都不愿意参加与体能、耐力有关的体育运动,这也要求体育教师建立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性别心理学知识,不应有性别角色观的错误思想,摆脱刻板的、保守的、片面的性别概念。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倡导女生积极的参与到符合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运动中去,通过鼓励、督促的方式消除女生对体育运动的消极态度,积极营造良好、平等的教育环境,促进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共同发展。长期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女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同时也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应对能力和教学能力。

观察发现,很多女生参與运动的初衷并不是强身健体和热爱运动,大多数女生参与体育课的初衷是为了减脂减重,还有很多女生对自己的身材表示满意就不怎么参与体育课的活动了,可以看出即使进入大学阶段也有很多学生不清楚参加体育运动的功能。因此,这就需要学校、教师要加强学生,尤其是女生的的体育运动观念,让他们明确健康与运动的关系,明确体育对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从思想上纠正错误观念,才可以切实提高女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2)充分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

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满足与否影响着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同的学生其需求也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参与运动是看到体育运动能够调节精神状态、提高活力、保持健康,有的学生参与运动是为了增进食欲、促进睡眠、增强血液循环系统,这部分学生参与运动是一种生物性、生理性需求;而有的学生参与运动是为了交到朋友、扩大社会交往,有的学生参与运动是为了在体育活动的表现自我、追求成功、获得认可,这部分学生参与运动是一种社会性、社交性需求。皮亚杰认为学习需求与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联系,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需求的进一步扩展;乌申斯基也强调刻板的课堂环境不利于学习兴趣的产生。体育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基本动因之一,是学生理解和重视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其需求的满足将会对其兴趣形成一个稳定的良性循环,而单调的教学方式、有限的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分析其体育或运动需求,教学活动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树立体育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念,加强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则是提高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基础。

首先,体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将直接影响教育从业者的积极性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水平。积极的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对社会是具有突出贡献的,同时还能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因此,有必要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以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为己任。同时,应让教师相信教师这个事业是伟大的,是真正为社会贡献的事业,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可以让教师明白教师的原则,进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知识水平,进而开展积极有效的教育工作。教师在正确认识了职业的价值后,就会把自己的情感激发出来,真正的为教师职业、教育事业、教育信念奉献自己的力量。到那时候,教师的责任心、责任感将空前高涨,将在工作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次,体育教师应形成自觉学习、自我发展的思想。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知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同时吸收各方面体育理论知识,以丰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性,教学方法应尽量多样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运动为主,兴趣为辅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将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进而杜绝了枯燥、单调的课堂氛围。同时不能忽略学生的客观身体情况,为学生制定合理、适当的评价方式,例如有体重超重的学生,在长跑等训练内容上就不要强人所难了。

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进一步催化了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学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均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和教学手段,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在教学中使用可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参与程度的体育项目,如当前时兴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紧跟社会的潮流,不断吸收先进的体育知识、开阔眼界,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热爱运动、热爱体育。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在培养学生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另一方面,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一个有素质、有能力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体育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会根据教师的示范、模仿教师的行为,研究发现很多学生都认为体育教师掌握的运动知识越多,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教学能力就更高,因此规范、有效的示范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拥有优秀的身体素质,同时掌握深入的、充足的、多样化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不能怕麻烦,不能怕辛苦,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还要具有亲和力,对于身体协调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有耐心,同时激励学生进行积极实践。另一方面,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新型、更加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日本流行的躲避球等。

最后,体育是一个长期的活动,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也有赖于课下的自主参与。教师无须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加以关注,但可以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里,对体质较差、运动能力不佳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善的老师会帮助学生建立学业自我效能,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因此,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运动,自然会使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充满热情。反过来,与学生成为朋友,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眼界了解一些新鲜有趣的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效果。

4)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体育课程是需要学生身心投入的课程。体育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新奇有趣,还要有意义,否则就是流于表面的游戏课。例如当前比较流行的平板支撑,平板支撑对背、肩、臂、腹、大腿的肌肉群有较高要求,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喜欢使用,但忽视了平板支撑虽然流行且不占地,但这类无氧运动大多极为枯燥无聊,原因就在于缺乏互动,虽然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却没有赢得学生的喜爱。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运动项目必须细致周到,不能全凭网上经验还要结合自身实地考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教学也有了一些变化,学校尽可能多针对这些变化,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与其他院校互助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期能够为学生设置各种令其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参考文献:

[1]宋潇.体育课程内容的开设对影响大学生体育课兴趣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7):149-150.

[2]李焕玉;李卫东;沈鹤军;杨明;赵琦;李明达;谢秀叶.实战情境课程模式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影响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03):105-111.

[3]刘玉玲.借助多样化教学措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0):157-159.

[4]牛猛.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风,2017,(06):73.

[5]雷涛;黄懿.浅析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7):175+4.

[6]苗耀祥;魏航.女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115-116.

[7]卢敏英;赵学峰.优化体育课学习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福建省高校非体育专业女生为例[J].大连大学学报,2019,40(03):97-102.

[8]赵盛涛.重庆市大学生体育课兴趣影响因素调查研究[C].西南大学,2019.

作者简介:刘亚(1990.4.29-),女,单位:天津体育学院,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市 300000)

猜你喜欢

运动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中养成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策略
试论校园足球运动对培养中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
论体育课程自主选择的新尝试
论在武术教学中对运动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运动性区域的预设与生成研究
谈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