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地理复习
2021-09-10李敏
李敏
摘要:地理高考着重考查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区域地理试题往往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用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落实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所以高中地理要重视区域地理的复习,更要注重依托区域地理,落实系统地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区域地理;复习
前言:
地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区域地理很好的体现了地理学的这两个特点。区域地理既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高考试题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的高考地理题大多以区域为背景,考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主干知识。落实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所以高中地理要重视区域地理的复习,依托区域地理,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将结合近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简要分析一下区域地理的复习。
一、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提高区域认知水平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区域地理试题大多以区域为背景,落实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具体考查的内容包括区域位置、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区域差异的分析比较以及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如2018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Ⅲ卷)第2题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答案 2.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
【分析】本题既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材料中讲到油纸伞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那么气候干旱的地区就不能选,结合区域地理的知识,中亚、中东都比较干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有比较长的干季,欧洲西部全年温和多雨,比较适合推销。
又如2018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Ⅲ卷)第36题的第(1)小题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域地理环境;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分析】根据该题的经纬度位置和等高线,可以确定该区域为南非,调动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就能确定该地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就很容易得出答案:(1)地形:地处高原,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再如2019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9——11题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該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答案 9.D 10.C 11.C
【命题立意】本组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文特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分析】解答该组题时要求考生掌握该区域的相关知识。如该河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该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等。
由此可见,在复习时要重视对区域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区域认知的基本思路是: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所以区域地理的复习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空间定位能力
空间定位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教学中要重视地图的应用,让学生多看多画地图,不断提高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空间定位的方法包括:地理坐标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以及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等。
2、掌握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和土壤等,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经济和交通等方面。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水文特征和气候特征等都是高考常考的考点,复习过程中应认真落实这些基础知识。
3、提升探究地理成因的能力
高考地理重视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成因类试题占比相当高。复习过程中应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不断提升学生探究地理成因的能力。
4、掌握区域比较的方法
区域差异是区域地理的重要内容,区域差异的比较是高考的热点。对不同区域进行比较时可以采用列表比较、对比观察和类比归纳等方法。
5、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在明确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同时治理问题、趋利避害的发展模式,也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高频考点。不同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发展方向自然不同。区域地理涉及世界各个区域,为落实这一考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区域是由各个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近几年的高考地理非选择题大多以区域为背景,考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主干知识。所以,在复习区域地理时,要避免对初中知识的简单重复,应依托区域,把高中主干知识点与区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深化,加深对各地理要素的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复习中国的地理位置时,不能简单的让学生记住它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而应该根据它的纬度分析发展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南北方纬度不同,所以南北方发展农业生产就出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南方热量充足,北方热量不足;南方河流无结冰期,北方河流有结冰期。甚至还可以延伸到其他方面。讲海陆位置时,可以扩展到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所以东部适合发展种植业,西部适合发展畜牧业。甚至可以加深到我国的山脉,大多东坡和南坡为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较丰富,西坡和北坡降水少等等。
三、注重实践运用
地理高考注重考查考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用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整个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托区域地理及相关的练习,认真落实相应的知识点。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同类知识的归纳与迁移,又要注重區域差异的分析和比较,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不断的实践运用,让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构建思维模型,把握答题方向。
四、结语
区域地理的复习,既要落实好基础知识,又要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和规律去整合,抓住区域特征分析和区域差异比较两大重点,不断提升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实践运用,归纳总结,做到灵活运用知识,快速解答问题。
参考文献:
[1]吴佩红.重视区域地理复习,提高区域认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8,(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