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
2021-09-10王琳
王琳
摘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的学历和工作也有直接影响。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存在问题;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351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不论是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几何形体的计算,应用题的计算,解方程,简单统计等都离不开计算,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落实课标理念,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便成为数学教师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就我校而言,学生计算能力差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整体数学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也是学生计算能力差所导致的,于是学校迫切需要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整体提高。对此学校还专门对此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从课题前期调查检测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学生方面: 感觉计算很枯燥,缺乏学习兴趣。掌握的计算知识单一,缺乏系统性。学习方法生硬死板、不灵活。有的学生上课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教师教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甚至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于是便造成正确率低下,考试成绩上不去的现象。
教师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计算教学策略。首先表现在缺乏条理性,多数教师对小学生计算习惯、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或只单纯为计算而计算,孤立进行,呈现分散状态。其次是缺乏计算教学目标。没有明确每周、每学期、每年度及每学段重点训练的目标。久而久之便影响了学生对计算知识的掌握,学生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
课题组通过以上原因的分析,针对性的开展了计算类教研活动,总结出一些经验,形成了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培养兴趣,激发计算欲望
可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人或物及故事来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集中精力、认认真真进行计算学习。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课堂内外还可以设计一些闯关游戏、竞赛、评比等方式进行激趣。比如:计算周冠军,月冠军,计算王子、计算公主、计算之星等,大课间抽签挑战口答题,对周冠军、月冠军进行物质奖励,颁发奖状。
1、利用口算方法抓实计算基础
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必须打好口算基础,强调学生必须熟记20以内进位加法表和乘法口诀,教给学生正确、多样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进行口算。有意识地让学生熟记一些特殊数字的组合练习,如:和是凑整的两个数(0.7和0.3、8.9和1.1、75和25等);积是能凑整的两个数(0.25×4,125×8等); 在自然数中1~15每个数的平方结果;一些特定的计算结果0.25=( )、0.125=( ),0375=( )、0.625=( )等;还有当π≈3.14时,1π~10π的值是多少等等。
2、坚持常规训练
坚持每节课前2分钟进行5道口算训练,通过开展相应的口算竞赛的方式来激起学生的口算兴趣.,数学组长作记录。低年级可以老师组织,高年级可以由学生组织,以分数的形式记录成绩。比如20个题,每题2分;10分一题共10题。
3、多樣化口算练习
老师和家长共创天天口算,每个星期通过听算、视算、抢答、游戏等方式进行口算训练,鼓励学生自我出题,教师或家长把关。
二、讲清讲透,能算会说
1、讲清楚筭理
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准确、清晰的揭示计算规律,明细筭理。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去理解筭理和法则。例如:“凑十法”9+5=9+1+4=10,;“破十法”15-9=10-9+5;“多加减多法”257+98=257+100-2=355;“多减加多法”257-98=257-100+2=159;“同级运算调位法”即同级运算先加后减、先减后加,先扩大后缩小、先缩小后扩大,结果都不变。25×4+25×6可以看着4个25加6个25,等于25×(4+6)=25×10=250;25×4+25×7可以看成10个25加1个25;78×8.2+78×1.8中因为8.2+1.8=10,所以有78个10就是780;125×4.8=125×(4+0.8)=125×4+125×0.8=500+100=600.等等
2、规范书写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计算出现错误经常是书写不规范,他们在计算时,有的字写得模糊不清,如,0和6,7和1,8和3;高年级的学生计算时,有的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等等,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所以老师要教育学生规范书写数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认真审题的习惯
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画(先画哪一步,后画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四算(认真动笔计算)、五验(验算计算结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4、养成估算、笔算和验算习惯
估算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学生的数感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估算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如,个位是8和9,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7,相乘个位一定是2; 13×25的积不可能是两位数,个位是2和5的数相乘,积的个位肯定是0等。这样学生计算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出错的机会。
三、收集错题,有效纠错
1、收集错题,对症下药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教师应该善于让学生收集错题,抄在错题本上,过一段时间再组织学生完成错题本上的错题,或自己完成。或交换完成,互批互改,以达到同学们对比分析、相互借鉴和交流的目的。
2、制造错误,引起注意
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易错型题目进行教学时,有意制造错误,引发思考,让学生进行集体有效纠错,这样学生不但会牢记于心,而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创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成绩。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经验,联系游戏活动,让枯燥的数学计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样才能为生今后的生存、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