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教学法

2021-09-10南晓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数学思想小学数学

南晓玲

摘要:所謂“渗透”教学法,是指在不系统讲授、不出名词术语、不做考试要求的前提下,用较高的观点,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方式来通俗地阐述基础知识,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思想熏陶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渗透教学法;小学数学;品德教育;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56

就小学生而言,21世纪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现在所学知识掌握如何,更要着眼于为学生终身成长素质的培养。渗透教学法,它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在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如何进行渗透教学呢?

一、渗透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渗透教学法,就是教师将教材中尚未包括或涉及到但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十分益的知识,以教者有心学着无意的方式,隐含于现行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感知、体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渗透教学法具有以下两种主要方式:

(一)教师将某些学生后学的知识,以适当的形式裹藏于现行的教学内容中,提前让学生,有所感悟,从而为后一阶段进行系统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师将教学中未包括但对学生来说又是比较有用的知识适当程度地体现出来。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施要点为:要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现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进行渗透,否则会影响学生对当前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不能把渗透变成提高教学,它应是在不超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条件下潜在的进行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课渗透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内容的教育,主要是结合有关内容通过有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材料以及一些数学事实来进行教育。例如,通过反应我国地大物博的数据,反应我国生产建设发展的统计表等,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通过我国数学史上伟大成就(如:乘法九九口诀、珠算、祖冲之的圆周率等)的简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信念。这些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前途、理想的教育。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直观渗透使学生接触一点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可以加深对某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今后的学习,也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在小学教学中,结合有关内容适当渗透一些集合思想,有助于理解一些数学概念的含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用画画圈圈(韦恩图的形象化)的办法,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生动地揭示四则运算的含义,直观地表示出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之间的关系等。

在小学阶段,结合有关内容渗透一些函数思想,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例如,在四则运算的练习中,通过一些相关联的试题,使学生看到随着某一已知数的变化,计算结果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在这方面的渗透内容中,有不少地方与中学的函数教学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实际上是用公式法表示数量间的函数关系;而正反比例的意义就是正、反比例函数的描述。

统计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小学介绍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的基本方法,渗透一些统计思想;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和社会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也具有一定的铺垫作用。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适当运用渗透教学法,所谓“渗透”,是指在不系统讲授、不出名词术语、不做考试要求的前提下,用较高的观点,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方式来通俗地阐述基础知识,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它对提高素质教育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安徽亳州市第十二中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数学思想小学数学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