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产业发展体系构建 提升媒体经营协同创新能力的研究

2021-09-10向泽映武锐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

向泽映 武锐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是党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和全媒体时代发展大势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涉及的内容建设、先进技术、创新管理三个核心关键词组,为未来的媒体发展明确了方向。如何提升经营管理和协同创新能力,依托先进技术强化内容建设,有效打破原有产业模式,带动行业、资源、团队、核心能力转型,通过增值经营、多元经营以及新媒体产业经营等模式,有效推动传统媒体走出困境,寻求生机,已成为当今党报集团值得研究探讨的新课题。本文重点研究有关媒体集团在完善产业发展体系构建过程中,如何增强产业之间的關联性、系统性,以及协同发展、协同创新能力的可能性,供业界参考。

关键词:协同能力;产业关联性;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3-0007-03

一、立足产业多元发展,助推报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面对多元媒介生态新格局,报纸的盈利能力逐日衰减,一些党报集团不得不再造新的平台,寻求新的经济支撑点,多元拓展逐渐成为报业经济的新引擎。换言之,就是在相关产业或同类产业的上下游进行横向整合,逐渐形成一个多点发展服务主体的多元产业链条,最终实现从传统盈利模式向多元盈利模式的转变。比如,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开发了发行网络资源,利用网点覆盖广的优势,变送报为送货,不仅让400多名发行人员收入增加,还进一步拓宽了盈利模式,压力减小,效益倍增。又如,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抓住整合铁路专用线商机,与成都铁路局下属公司合资组建欣铁物流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四川省一类城市、二级市场最大的纸张供应商。还有走在媒体转型前列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2013年其利用浙数文化收购边锋和浩方,2017年边锋以10亿价格收购深圳天天爱公司,2020年6月浙数文化分步并购ST罗顿,进军电竞产业,成效显著。一些报业集团更是主动跨界,有的发展教育产业,有的发展产业园,有的对接资本市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

自2015年起,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重报集团”)加快以文化产业为主的多元产业发展,努力增加经营收入,进一步优化经营结构,新媒体、文化创意、会展、文旅、户外广告等产业取得较大突破,全力保持了经营工作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重报集团走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的不争事实。

二、构建产业发展体系,实践探索之路初显成效

打造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必须具备强大的产业支撑。换句话说,只有做大做强产业,才能真正做到坚持社会效益为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的。近年来,重报集团始终坚持传媒产业为主、多元产业并举的思路,加快推进多元发展,营业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率等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明显,经营结构进一步优化,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深耕媒介主业经营,加快传统广告转型

全媒体营销概念广泛,从经营角度看,主要是帮助企业打开市场,做品牌宣传与产品推广,打开一切可以传播广告的途径,其传播效果是传统广告传播效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为此,重报集团积极探索媒体广告改革创新之路,跳出过去单一的平面广告经营模式,大力推行“广告发布+活动推介”模式,通过整合集团全媒体资源,开展全媒体营销。目前,集团已承接重庆市80%以上媒介推广活动,全媒体营销收入快速增长,占集团整体收入近三分之一。

(二)鼓励印务发行跳出传统模式,探寻多钟经营道路

重报集团印务多措并举增加印刷收入,建成党报数字印刷出版基地,确保了公司经营工作的稳定。同时,大力拓展非报印刷,主动对接包装印刷、购买相关设备、洽谈包装项目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印务公司转型指明方向。在做好发行主业的基础上,集团发行公司成立电商物流公司,主动进军电商物流等新业态,有效弥补传统纸媒发行下滑缺口,努力实现新兴业务的快速增长。2020年,发行公司非报收入近3亿元,同比增长53.9%,发行公司转型经验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

(三)积极探索线上优质资源,加快培育新媒体产业

重报集团积极进军互联网产业,实施重庆云安全防护中心、互联网征信、取证、网络游戏等项目。基于以上技术,集团新闻信息版权工作加快推进,已成为集团维护自身权益,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2020年,版权收入近800万元。此外,与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联合打造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完善重庆移动新媒体产业生态。2020年,新媒体产业收入超4亿元,利润近4000万元。

(四)发挥媒体优势,培育打造特色文旅活动品牌

当前,文旅产业已成为一种朝阳产业,在全球成百上千的产业中可谓炙手可热。重报集团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强力推动文旅项目,精心打造品牌文旅节会和文旅活动,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重庆小姐大赛,已连续举办十届,吸引近千人网络报名参赛,网上互动人数上千万,已成为西部选美第一赛事;精心打造的重庆女子马拉松赛事,已成为中国首个世界田联标牌顶级女子路跑赛事;承办的感动重庆年度人物评选、十大渝商评选、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等重大评选活动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此外,集团还整合内部相关旅游媒体平台、业务板块,成立重庆新闻旅游集团,加快推进旅游营销的发展。

(五)依托品牌资源,加快推进会展产业发展

目前,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展会规模、档次不断提升。集团连续承办2018智博会、2019智博会和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的新闻中心建设运营和记者接待服务工作,受到各界好评。同时,特色小镇博览会、花博会等展会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集团会展板块正在做大做强。

(六)加快国际传播力建设,外宣活动绽放生机

重报集团运营管理的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成立近三年,已发展成为重庆重大事件海外传播主阵地。重庆国际传播中心iChongqing媒体矩阵总用户量突破625万,其中网站389万,Facebook粉丝突破227万,网络矩阵海外传播力进入全国省级城市前三,成为重庆海外宣传主阵地。去年,重庆国际传播中心被人民网评为具有综合性标杆价值“十大杰出案例”第一名[2]。

虽然,集团始终坚持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多元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全国报业集团来看,多元产业发展仍存在协同效应不够明显、协同创新意识不强、协同发展能力不足、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多元产业发展与主业的关联性不强,没有起到拱卫主导产业的作用;各产业间工作合力不够,协同创新能动性有待加强;经营类人才储备不足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元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危中寻机谋新局,坚定信心抓发展,不断壮大集团综合实力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抓经营的压力非常大。如何顶住压力,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必须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具体来讲,报业集团必须努力创新经营思路和经营模式,在建构完善产业体系过程中,通过有机关联,协同赋能,实现产业发展的整体效应。

(一)坚持主业与多元产业经营协同发展

强有力的主业能够为多元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媒体推进多元产业,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反哺主业。做好主业的重点是深入实施报纸改版、扩大发行、成本核算等一系列措施,并且进一步加强选题规划,突出内容建设。比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推进“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等重大节点中,配合行业和区县做好主题策划,精准推送专版专栏,做好全媒体营销活动执行,让传统主业和多元产业相辅相成,此长彼长,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3]。

(二)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播与科技进步协同发展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正在被互联网、大数据改变,线上业态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这正是报业集团极佳的发展机遇。报业集团拥有传播力、公信力优势,通过“传媒+科技”的方式,可以嫁接整合各类资源,打通线上线下,大力发展线上政务、线上商务、线上服务。在此方面,重报集团已谋篇布局,如抓住成立淘宝大学重庆分校的机遇,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目前,已经成功打造数十场区县长直播带货。未来,将把重报直播平台打造成重庆市重点平台、重点基地。全力推进淘宝大学重庆分校成为全国直播带货培训龙头学校,深度打造直播培训、电商、活动新业态产业链。

另一方面,会展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价值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驻场会展原本是展示集团优势,找到潜在客户的重要机会,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展会被迫取消,报业、广告商、受众汇聚的机会再一次减少。在这种大环境下,发展会展产业的思路必须调整。主要可在这两个方向发力:一是“上天”。“上天”是指网上线上云上,让互联网深度介入会展,提升传播精准度,实现效果最大化;二是“入地”。“入地”是指深度挖掘线下资源,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展示手段,与公园、车站、商圈合作,打造 “不落幕不断线”的会展。要充分发挥党报集团媒体融合优势,以“互联网+”的形式整合重庆市线上线下会展资源,抱团取暖,合作共赢,通过协同创新做大做强会展产业。

(三)深度推进大文化与大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和旅游产业越来越重要。同时,中央对重庆提出了“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因此在重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先天优势。

近几年,重报集团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文旅产业已成为集团多元发展的支柱产业,在集团转型发展中起到了支撑作用。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旅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困难,集团重点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文化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文化升级,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存共生。一是不等不靠,全力开拓国内旅游市场,策划各类文旅营销,增强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积极主办承办重庆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国西部旅游博览会及西部12省区旅游高峰论坛;三是探索“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利用新媒体、全媒体传播优势,全方位加大旅游景区景点打卡推广,开展网上评选活动,最终实现媒体影响力变现;四是沟通对接,争取政策,后疫情时期,国家和市县陆续出台文旅融合系列扶持政策,发展文旅产业必须全力争取,用好、用活政策资源。

(四)加速推进集团融媒体平台和区县融媒体中心联建互通

重报集团深度参与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通过协助参与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全面聚合区县报台网端媒体资源。未来,将提供性能成熟、产品丰富的专属媒体云服务。通过构建“专属云+私有云”混合云平台,按市、县两级部署,实现“一张网”内全市38个区县融媒体中心的数据共享、技术共享、用户共享。集团与重庆广电集团共同成立的重庆广大融媒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有望创收8000万元。同时,按照市委宣传部的批复,集团进一步加大对区县的深度服务,已设立第一批分社,即三峡分社、渝西分社、武陵分社。未来,将进一步壮大党报集团主流舆论阵地,更好地为区县提供全媒体传播服务。

(五)深入推进文创产业集群与文创产业园区建设协同发展

通过吸引大量文化科技融合企业在特定范围内集聚发展,企业之间密切沟通合作、协同创新,可以提升集聚区域内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科技企业向文化企业的转型发展,发挥显著的集聚效应。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全国报业集团的共识,全国半数以上的报业集团已经兴建了文化创意类产业园区。重报集团投资打造的后街影视文化产业园、T23时装文化产业园,按照改造旧厂房的模式打造,既有文化底蕴,也有新的动能,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在深入推进文创产业集群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产业园的孵化功能。以重报广告产业园、重报万州产业园、重报涪陵产业园为例,要充分争取市级、区级的众多优惠政策,把对外招商和稳住现有商户企业作为重要任务。对比較大的租户一企一策,落实好减免租金的政策,共同寻求合作机会尤其是完善集团产业链方面的机会,甚至可以通过二次开发项目,进一步增强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进一步加强对内宣传与对外传播协同发展

长期以来,部分地方媒体只重视对内宣传,忽视对外传播。这种观念必须扭转。因为,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服务外宣工作,已是大势所趋。重庆国际传播中心作为全市重要外宣平台,应抓住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的契机,充分发挥传播力优势、平台优势,进一步提升重庆的国际知名度;应进一步加强与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的合作,按照相关要求帮助全市60个区县及部门建设、运营外宣平台,实现影响力、传播力全方位提升;应进一步打造大外宣新格局,充分发挥集团旗下外宣杂志《今日重庆》、重庆对外文化交流中心、重庆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平台的对外交流、合作作用,开展“日经A300商业论坛”“我和重庆一起飞”“重庆与世界嘉年华”等对外推广交流活动,更好地推动重庆企业“走出去”。

(七)进一步增强体制创设与机制创新协同配合

推进经营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离不开好的体制机制保障。从宏观层面看,政府必须主动研究破除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从政策、资金等全方位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对文化企业发展、孵化、技术支持、办公环境等实际需求也应全力满足,形成集产业规划、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和公共服务体系等多维度协同创新的新体制、新模式,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4]。从微观层面看,媒体集团要打破体制机制桎梏,顺应市场优化配置资源,一边稳产业,一边促发展,既要保存量,也要找增量。探索建立报业集团内部协调联动机制,优化内部分配机制,实行媒体资源整合运用,项目运营、产业运作互联互助,通过差异化、互补型、常态化的合作,真正做到抱团取暖,同频共振,努力实现经营利益最大化。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激发集团员工协同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虽然传统媒体的经营工作仍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但只要充分激发各产业的优势和动能,推进产业间资源互补、相互借力、协同发展,就一定能挺过难关,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34-136.

[2] 管洪,向泽映.党报集团如何破解融合发展“六大难题”[J].传媒,2020(3):16-17.

[3] 杨青山.新媒体背景下传媒业跨媒体协同创新趋势研究[J].编辑学刊,2015(4):31-32.

[4] 范周.重视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DB/OL].经济日报,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007/c40531-23113940.html,2013-10-07.

作者简介:向泽映(1964—),男,四川广汉人,管理学博士,高级记者,著名文化学者,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重庆报业协会会长,研究方向:经营管理工作创新、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武锐(1986—),男,重慶人,在职研究生,经济师,研究方向:媒体经营创新。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
浅谈高校安全稳定保障体系的构建
高校青年教师在职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
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浅议
网络思政教育的构建与创新研究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浅议中小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