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语境下传统媒体视频化布局与转型路径探讨

2021-09-10周淑仪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时代用户

摘要:5G通信技术被视作万维网发明以来最重要的技术突破,是对信息网络所连接关系的总体性重构,其不是建立在4G基础上的改良型技术,而是对信息传播边界、要素与结构的全面变革。5G技术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媒体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5G时代的到来必将引发新一轮的行业洗牌。抓住以高速率、低时延为典型特征的5G变革所赋予的机遇,提早开启全面视频化布局,并嫁接其他高新媒介技术,突破思维局限,发掘自身优势,打造“5G+短视频”“5G+直播”“5G+VR”的新型视频生态,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站稳脚跟、谋求转型、扩大影响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5G技术的内涵及其对传媒领域的影响,探讨5G时代传统媒体转型创新的理念要素,阐述主流媒体的视频化布局与融媒体转型路径。

关键词:5G技术;传统媒体;视频化;融媒转型;布局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3-0017-03

一、5G的技术分析及其对传媒领域的影响

如果说4G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5G则革新了人类的社会文明。5G技术不同于一般的改良型技术,它的出现是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是对整个通信领域基本发展逻辑的一次重建[1]。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移动通信技术已经经历了三次变革:从1G到2G的飞跃使我们步入音频数字时代,从2G到3G的变化则将我们引入数据时代,而4G时代的到来实现了数据IP化,移动通信的传播速度进一步提升,我们迎来视频时代[2]。5G大带宽、低功耗、低时延的特性将使整个传媒领域彻底发生变革,带来一个高度场景化、智能化、视频化的时代。具体来说,5G对传媒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5G将实现万物互联、永久在线

根据相关数据研究,对比之前的传输方式,5G的信息传输速度提升超过100倍,能在容纳更多终端的同时,使功耗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一量变最终会引发质变:在5G时代,网络不再是有选择的(其将连接所有我们日常使用到的设备)、分离的(各个局域网之间彼此隔绝的现象不会再出现)、粗线条的(从基础性的连接到深度的交融),最终造就万物互联、永久在线的信息传播新时代[3]。

(二)5G将带来不受容量限制的全新体验

5G的基础接入速率将达到G比特级,这意味着手持5G终端设备的用户迈入了“无限网络容量”时代,也使终端设备带给我们的体验迈入新的纪元。在此背景下,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将迎来真正的春天,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又一爆品。MBB(Mobile Broad Band,移动宽带)将成为移动运营商的核心业务,决定一家运营商的未来[4]。

(三)5G将延伸出新的生产与生活场景,创造人们不曾想象过的新技术体验

5G时代“场景”将成为下一个创造风口与新机会的主导关键词,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将迅速崛起,传输的零延迟可以给用户带来几乎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网络连接的高覆盖使信息的收集和生产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最终使4G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连接,变化为5G时代人与物、物与物无处不在的通信,对我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方式造成深远影响。

5G引发的传播方式与传播逻辑的变革,具体到传媒领域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5G时代各种形式的视频将会取代文字、声音与图片,成为传播领域的最终霸主。大带宽、高速率的优势使4K及以上的超高清直播成为可能;传播高容量、低时延、低能耗的特性,能使VR、AR等设备的体验感受大大提升,进而奠定了大规模使用的基础;随身携带的小屏智能终端设备与网络容量限制的降低,进一步放大了阅读碎片化的特性,短视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形式。

文字到视频的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媒介升级,更是基础话语方式与表达问题形式的变革。文字内容以逻辑为基本要素,表达较为精准简洁,表达过程中不附带太多杂音,而视频在内容承载力上则较为有限,包含着大量非逻辑与非理性的成分[5]。视频的话语方式与表达逻辑的在未来几年将会成为最重要的传媒形式与表达配置方式,如何把握其机制和规律,如何实现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如何实现舆论的有效引导与社会共识的形成,都将成为传媒行业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从传播者的角度看,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媒介出现之后,“人人都是内容生产者”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文字依然是一种抽象的表达形式,书写背后其实是有着一定的精英要素的,对内容编辑者的逻辑思维、教育水平等有着较高的要求。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社交媒介平台上的95%的内容是由不到5%的人编辑发布的[6]。换言之,在微博时代,绝大多数的用户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意义上“沉默羔羊”的形象,他们是精英提供内容的阅读者、转发者、点赞者,但依然不是内容生产的主体。5G时代和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将会改变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传媒的门槛从未如此之低:不需要遣词造句,不需要精心编排,只需按下手机上的拍摄键就可以向全世界的人发布自己的生活状态,实现内容的创作与分享。从此,以往“打酱油”的、位于传播链条底层的普通受众成为最主要的信息传播者,传播领域也因这一现象迎来新的变革。

二、5G时代传统媒体转型创新的理念要素分析

5G是重要的技术变革,视频化的兴起又给传媒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想要在5G时代突出重围,应当对传媒環境的变化产生清醒的认识,透过细枝末节对环境进行整体观照,立足优势,革新理念,在5G时代人工智能、VR等新事物“乱花渐欲迷人眼”时,依然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一)平台化

5G时代,得平台者得天下。在5G时代,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传播的载体,而是信息平台上实现内容聚集与分发的中转站。从微博、头条、公众号到近些年兴起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这些流量大户均不是原创媒体,而是信息收集与传播平台。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需要具备平台思维,以平台为新闻运营的主要载体,明确新媒体平台上每个主体都是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平等沟通伙伴的身份定位,构建聚合化的平台生产方式。

(二)技术化

媒体产业历来都是新技术的最新应用者,5G时代信息传播领域的变革使信息技术与其他新兴技术(无人机、AR、人工智能设备等)的结合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会引发传媒领域的新一次变革。传统媒体的融合之路要从“融科技”的环节入手,借助技术手段优化与传播和表达方式革新,来传递主流的话语与声音,实现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

(三)产品化

5G时代,媒体的竞争是高度市场化的竞争,而市场化竞争必将导致内容生产的产品化,产品是为市场提供的、被市场所定义的,用以服务、消费,以满足欲望或需求的任何东西。产品化的5G时代,媒体需要学会创造需求,结合各种新技术,对新闻内容的质量、呈现方式、传播技术、营销手段、用户体验等进行全新的升级,在坚持导向正确的基础上,以服务用户为中心,从内容提供者转变为产品生产者,为平台用户提供更多可以满足需求的内容产品,这是增强用户黏性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期对主流媒体的时代要求。

(四)社交化

社交媒体是一种集参与、公开、对话、社区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在线媒体平台,其是未来新闻分发的主要渠道,新闻报道的社交化已成为5G背景下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在社交化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位于传播链条底端的受众摇身一变成了“体验至上”的用户,如何转变新闻生产、采编与分发的逻辑,使之满足新媒体平台用户的体验与需求,是5G时代所有在新媒体平台耕作的传统媒体不得不面对的关键问题。

(五)资本化

互联网平台的竞争需要烧钱来抢占市场,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也遵循相同的逻辑。在激烈竞争的市场背景下,仅仅依靠媒体集团的自身投入显得有些杯水车薪,利用资本的力量助推5G视频化融媒转型,已成为越来越多传媒集团的共识。以上海报业集团为例,其联合上海实业集团、上海国际集团成立上海瑞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撬动社会资本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对其5G时代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帮助。全球顶尖技术企业英特尔所发布的《5G娱乐经济报告》显示,5G将革新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十年媒体与娱乐行业将瓜分3万亿美元的市场利润,与5G相关联的内容就占1.3万亿美元,占比接近50%。5G将创造巨大的商机,其必然会吸引资本界的大量注意,传统媒体应当立足自身内容优势,积极与资本力量结合,实现强强联手,在5G时代的布局上先人一步。

三、5G?风口下主流媒体的视频化布局与融媒转型路径探讨

5G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未来的移动端景象与传媒业态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变媒体行业发展的规则与路径。因此,传统媒体必须提前做好布局,把握技术发展所创设的风口,抢占行业制高点。

(一)“5G+直播”,随时随地享受极致高清新闻体验

5G时代直播行业的第一个突破来源于视觉体验,网络延迟低至1毫秒的5G传输信号,能保证4K甚至8K级别的超高清新闻画面的流畅播放。5G时代,4K将成为新闻视频直播的起始门槛。近年来,我国的“5G+4K”视频化内容生产水平飞速提升。2018年,央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超高清新闻频道——CCTV4K频道;2019年,春晚首次提供5G网络环境下的4K传输;2020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使用“5G+4K”多路信号集成提供现场直播。4K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现场细节,可以使用户在高仿真超清画面的帮助下,获得更真实的新闻体验。

5G时代直播行业的变化还体现在直播样态的不断丰富,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视频直播的底层逻辑。慢直播在近些年愈发流行,不同于以往的新闻直播形式,慢直播通常依靠网络进行,主打无修饰、固定视角与陪伴心态[7]。2020年疫情期间,央视频APP以慢直播的形式报道武汉火神山监工医院的建设情况,不仅数次登上热搜,带火了“云监工”等词汇,更成为一次亿万网友参与的热点事件,起到了很好的舆论疏导与情绪陪伴的功能,之后,慢直播新闻报道形态走入主流视野。直播带货的兴起则带来了新的变现方式:借助直播实时互动的方式激活用户的感性消费,在线种草,提升用户购买转化的比例与消费的体验。

5G的大规模商用将进一步解构传统的媒体发展格局,促进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升级。2017年浙江报业率先破冰重组,成立了浙视频团队,坚持“直播优先”的理念,如今已经与20多家新媒体机构建立起了炒股的合作关系,在线上平台构建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视频传播矩陣。其他传统媒体集团也应当看到5G时代视频发展的重要趋势,对内部的业务版图进行调整,借5G东风实现视频化、全能化的转型升级。

(二)“5G+短视频”,全面革新新闻传播的形式

短视频将成为5G时代最重要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18亿,74.1%的互联网用户会使用短视频应用来获取信息。对比传统的新闻样式,短视频具有快速、直观、播放便捷的特点,其时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最短的只有十几秒的时间,有助于用户在丰富的互联网资讯中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非常符合当前的碎片化阅读场景。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潜能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在新的传输技术的加持下,短视频的观看将不再受到网络自身的影响,用户可以使用各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在各种社会生活场景中自由地浏览短视频资讯,进一步提升短视频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力。

5G背景下,随着短视频平台的日益发展完善,其运营逻辑将日益底层化,实现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拓展升级,短视频将以“短视频+”的形式与多元应用场景相结合,构建起以短视频为中心的生态产业链。5G所造就的“全时在线、万物互联”模态,促使人们的生活转型,线上生活逐渐取缔线下体验,短视频作为线上连接的核心,将成为新的服务入口与产业赋能者,构建起“泛视频化”的全新业态。在此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5G时代的线上视频布局,需要转变自身新闻运作逻辑与商业模式,向综合性内容、价值、消费、服务供应商转变,以优质视频化新闻内容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完全不同的优质、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创造超越流量的新型产业形态。

(三)“5G+VR”,带来全新的视觉新闻在场体验

“VR+新闻”的报道模式,重塑了受众与新闻现场之间的联系,使其以一种“不在场”的方式抵达现场,以自主认知的方式、独立的视角获取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5G时代来临之前,VR等新技术终端已被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的各个领域,但是受限于设备的完善程度与传输速度,用户体验并不能让人满意。早在2016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之中,央视、人民日报等旗舰媒体就尝试发布了一系列VR类新闻,2019年央视客户端更是推出了专门的VR频道,但是因制作、传输、显示、传感等技术的不完善以及信息传播速率与容量的限制,选题单一,只能集中在特定的场景进行展示,展示意义大于交互效果。随着5G时代的到来,VR类新闻信息传输过程中所面临的带宽问题迎刃而解,随着硬件的进一步发展成熟,VR类新闻将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新闻体验形式,各种全新的视觉化新闻场景也将被创造出来,使用户全方位感知新闻事件的现场,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的新闻体验。VR新闻有着很高的技术入围门槛,需要传统媒体提前做好布局,挖掘培育技术性人才,与相关企业、研究院、大学等开展务实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在VR新闻品类引爆时,冲在行业发展的最前列,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

四、结语

过去20年,技术变革对媒体行业产生的影响不断加大,已日趋成为推动媒体和娱乐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新闻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媒体语境中,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传统媒体集体失声,主流话语的传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5G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媒体的转型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于推动媒介融合纵深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此时刻,媒体集团应当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以视频化为突破口,积极构建5G时代集团发展的新格局,秉持平台化、技术化、社交化、资本化、产品化的原则,借新技术的东风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升级。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曲慧.边界、要素与结构:论5G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系统重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08):62-70,127.

[2] 董爱先,王学军.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趋势[J].通信技术,2014,47(03):235-240.

[3] 張劲松.探究5G技术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J].中国报业,2020(16):14-15.

[4] 段姗伶.移动运营商第五代通信网络技术优化策略及行业应用[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9.

[5] 吕永峰,何志武.逻辑、困境及其消解:移动短视频生产的空间实践[J].编辑之友,2019(02):86-90.

[6] 廖佩伊. UGC、PGC的社交媒体内容生产方式比较[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6):98.

[7] 宋成.“慢直播”与“饭圈文化”:“云监工”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与写作,2020(03):56-61.

作者简介:周淑仪(1994—),女,海南海口人,本科,研究方向:传媒经济。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时代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信用卡资深用户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