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1-09-10雷健
雷健
摘要:目前,许多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实施存在一些误区。学校管理者应明确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学习、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关系。学校要制定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内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制定具有一定跨度的课程体系,供学生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教学教师课程体系如何建设和如何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管理者;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前身是1991-2000年的活动课。200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受到高度重视。然而,近十年来,中小学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对课程价值和属性的认识、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发展、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等,课程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一、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是什么
本次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更改过分地看重传授知识的倾向,更改看重传授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现代社会和信息科学等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必然要求我们为大学生建立一个全面、非专业性的新课程,使得知识真正回归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世界,回归到了学生的经历成长和人类社会进步。因此,“以广大学生直接的体验为主要依据,紧密地联系到广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注重其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整体综合应用。”根据课程改革需要,从初中毕业生到高中都应将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分别加入到专业必修课中。在新课程结构理念体系中,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提升成为一门全面的综合实践课程,强调通过培养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生活中寻找问题,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体验各类活动和实践的过程。与其他专业相比,综合性实践活动更加强调了自主意愿、开拓性、探索意愿和实践精神。
二、阐明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的基本原则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符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法则。思想与政治科学课的教学如果想能够真正地做到“入心、入耳、入心”,就必须有效地系统性地向学习者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努力让我们的思想与政治科学课程能够走出我们的校园,走向我们的企业和乡镇,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主战场,让我们的广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地思考和了解自己的理论,落实“三贴近”(贴近现代化接近现代实际,贴近人民生活)的原则。
第二,它必须遵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知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观和实践观应当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同志也总结了认识的基本流派:“实践、认识、再实践、又认识来回无限,实践和认识的每一个循环的内容都有了相对的提高。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认识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和实践相统一。”
第三是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生理相对成熟,心理也呈现出一些特点:一智力发展达到顶峰,通过引导,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处理社会实践中的问题;二增强自我意识;三丰富的情感和情感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对社会的情感认知;第四,大学生文化素质高,有以世界为己任的抱负和愿望,善于从大的角度关心社会发展,关注整个社会的改善和进步。
三、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体系
要以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作为教育工作导向,以了解社会实际需要为教育工作导向,以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作为工作主线,坚持"大实践观"的教育理念,整合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资源,构建一套分类引领、层次分明、相对独立的开放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是对于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结构体系设计的补充与完善。该制度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战略目标制度。它主要是由指导思维和建立教育的定位,以确保实际教学目的为前提。二是完善的内容制度。需要用一种层次+模块的形式来构建自己的内容框架。在层级上,要做到充分体现层层递进、层层加以深化;每一个模块中,都需要能够充分地表达出它们的功能与作用。三是加强管理,它们主要是由组织治理、管理经营以及制度治理三部分组成。组织管理主要是泛指由院校级、院(系)级等负责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工作的领导机构组成的管理机构或者组织;操作性管理主要是制定了具体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提案、教学中的具体计划与经验总结。系统管理工具主要是指各类教育实践性的管理档案。四是条件框架。主要包括四个基本的教学内容,分别介绍了实践性的教学团队建设,即实践性的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性的教材建设,实践性的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以及实践性的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五是考核评价结构。根据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作为一门公共性教学科目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第一项目是对实践性教学所涉及的课题和研究生论文的成果;第二种就是参考实践性的教材(包括社会调查报告書、课外读物体验等);第三,这就是每个学生在本上两个学期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价。
结语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着教师的困境。在一些学校,只有一个或几个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者,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这不关他们的事”。虽然一些学校成立了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规定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学生活动的指导,但这些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指导。通过校本研修、校本培训和“请进请出”的方式,让教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晓琳,孙雅妮.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差异化推进〔J〕.中国教育学刊,2020,(9):108
[2]郑其瑞.德育、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15):1-3+105.
泸州开放大学 6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