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增生症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2021-09-10夏春林

医学概论 2021年2期
关键词:乳腺增生

摘要:乳腺增生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之一,与机体内分泌失调、精神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以单侧或双侧乳房形态、大小不一、边界不清、推之可动的肿块为主要临床特征,多伴有乳房胀痛、触痛症状,常在经前期加重,经后期缓解,在抑郁、暴怒后也会加重[1],西医学认为,乳腺组织是内分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激素敏感性升高、内分泌紊乱是乳腺增生的主要病因,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2]。乳腺增生属中医学“乳癖”范畴,为乳中结核,随喜怒消长,乃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等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引起冲任失调,痰瘀凝结于乳络而生肿块,不通则痛。气郁痰阻是其最常见的证型,治则以疏肝解郁、散结通络为法[3]。乳癖消片是临床治疗乳腺增生常用的中成药制剂,其疗效肯定[4]。

关键词:乳腺增生 分泌失调 气郁痰阻

1.西医诊断标准[5]

①患者随月经周期变化,乳房单侧或双侧有肿块出现,包块在月经前疼痛感重,经后减轻,并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②体检时发现有不规则包块存在,边界不清,有压痛感和质韧,连续 3 个月仍不能自行缓解;③使用红外线扫描乳腺钼靶 X 线检查,行乳腺超声或病理检查并证实诊断。

2.中医诊断标准

乳腺增生是妇科常见病,属于中医“乳癖”、“乳痞”、“乳中结核”等范畴:是乳房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多见于中青年妇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推之活动,疼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3.治疗方法

3.1西医治疗方法

3.1.1性激素类药物:三苯氧胺是一种能与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的合成抗雌激素药物。方法:每天口服2次,每次10mg,3个月为1疗程。效果:通常服药后7-10d症状开始减轻。其不良反应主要为干扰月经、经血减少、月经提前或推迟。用法:首次每日口服1次,每次1.25mg,6d后加量至每日口服2次,每次5mg,持续服用3-5个月。效果:患者好转率达83.3%~98.7%。丹那唑为合成激素,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降低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作用。用法:患者月经开始后第2天开始服药,第1个月每日2次,每次100mgmg,第2个月开始每日1次,每次100mg,疗程为5个月。效果:90%的患者症状消失。托瑞米芬是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可阻止细胞的增生及分化,能在较短时间内减轻患者不适。用法:每日口服1次,每次40mg,连续服用3个月。

3.1.2非性激素类药物

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碘剂、夜樱草油、甲状腺素等。碘剂 (碘化钾或复方碘溶液)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夜樱草油是前列腺受体,用药后可致某些前列腺素PGE增加并降低催乳素活性。甲状腺素可调节甲状腺功能,由于本病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失调有关,故选用本药。

3.1.3手术治疗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乳腺增生具有一定癌变倾向,因此建议对某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如原有增生性肿块短时间内增大者,绝经后出现乳腺增生者,35岁以上有母系乳腺癌家族史,且肿块呈结节状,经其他方法治疗未见明显缩小者等。手术方法主要包括肿块切除术和乳腺单纯切除术。

3.2中医治疗方法

3.2.1中医内治

3.2.1.1辨证治疗:是目前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主要方法,优点是从整体出发并能兼顾个体化治疗。按照中医辨证理论,乳腺增生主要包括任冲失调型、肝郁脾虚型、肝郁气滞型、痰瘀凝结型等。

3.2.1.2周期性治疗:一些中医医家根据月经周期变化治疗乳腺增生。

3.2.2中医外治法:外敷、穴位注射(将药物通过注射方式作用于穴位,使药物进入经络,直达病所)、刮痧拔罐等。

3.3日常生活护理必不可少

3.3.1生活作息规律:患者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应该每天坚持早睡早起,这样在工作时才会有较高的效率,应该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保证劳逸结合的工作方式;在性生活方面应该保持和谐,这样可以有效的规律自己的内分泌;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保持肠道的通畅,每天进行准时的排便,这样有利于减轻患者乳房胀痛的情况。

3.3.2饮食护理

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具有高纤维、营养物质丰富的蔬菜水果以及粗粮,例如像核桃、 芝麻、 香蕉、 黑木耳、蘑菇、黑黄豆等食物;应该减少吃那些高热量、高脂肪的油炸类膨化食品,要保证一日三餐营养的均衡。

3.3.3禁止滥用避孕药等药物

患者不应该经常使用避孕药等,这样会造成患者的内分泌失调,长此以往对患者的身体也会产生影响,还有减少吃一些使用激素喂养的牲畜或者是蔬菜水果等。

3.3.4禁烟禁酒

烟酒是导致许多疾病出现的原因,而且在当今时代,女性抽烟喝酒的现象也并不稀奇。但是女性应该及时的制止这个习惯,因为烟酒会大大提高女性患乳腺肿瘤的几率,所以女性为了自身的身体健康,应该及时的戒掉这些习惯。

3.3.5忌辛辣食物

这点应该引起女性的重视,女性应该注意不能吃辛辣食物,尤其是葱、姜、辣椒等一类的食物,这些食物具有极大的刺激性,会扰乱女性的内分泌功能。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的治疗取得了极大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西医疗法效果显著,但不良反应较大,且停药后容易复发。中医疗法较西医疗法不良反应小,更为安全,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乳腺增生病因认识不清晰,辨证分型较多,难以统一;中医疗法的疗效机制没有科学的解释,导致无法做到治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因此,我们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疗法的各自优势,并努力发掘祖国传统医学的潜力,加强相关研究,形成相对客观、规范的中医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杰茹,傅天,李志丽,等.女性乳腺增生患者的膳食结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8):2038-2039.

[2]吕庆福,陈琳,过兆基,等.微创旋切术后给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8,29 (12):1682-1684.

[3]赵玲娟,吕娟,高瑷洁,等.乳腺增生病患者中醫体质分布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7):93-95.

[4]陈旭,陈海东,吴金娜,等.穴位贴敷联合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9,42(6):59-62.

[5]王钟富.现代实用乳房疾病诊疗学[M].郑州:郑州科技出版社,2000:15.

作者简介:夏春林(1995.1),女,汉族,云南省宣威市人,云南中医药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防治妇科病。

(云南中医药大学 云南昆明 650000)

猜你喜欢

乳腺增生
绝经后女性乳腺增生运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分析
中药外敷结合磁疗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分析
乳宁颗粒联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频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150例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蔡国良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经验浅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