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5-20杨福健胡荣敏陈巧珠
杨福健++胡荣敏++陈巧珠
【摘要】 目的 探究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720例乳腺增生的女性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0例。两组同时口服3个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服中成药制剂小金胶囊, 服药期间辅助综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表现、病灶大小以及痛感和情志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乳房临床症状有效的例数、肿块大小、紧张、恐惧和忧郁评分及乳腺疼痛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治疗效果, 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可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乳腺增生;药物联合;心理干预;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26
乳腺增生作为一种在临床妇科的非常常见和多发的乳房类疾病, 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类的乳房疾病[1]。最近, 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发病年龄呈逐年偏低的趋势[2]。该病的产生原因为乳腺小叶部位的复旧不全和增生, 从而产生了乳腺组织紊乱的非正常生理状态, 乳腺增生是一种增生性的病变。轻度的病变表现为有轻微刺痛感, 中重度时常伴有肿块和胀痛感出现, 只有当定期检查或体检时才发现。有研究表明, 发病年龄为20~60岁, 常见于30~50岁女性, 多发于有过生育经历的女性, 患有该病的患者常常合并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3]。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治疗的720例患乳腺增生的女性患者, 分析研究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 现将分析和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治疗的720例乳腺增生的女性患者, 全部患者均已经生育并且不处于哺乳期。进行常规体检和B超检查明确为乳腺增生, 患者均符合该疾病的诊断标准, 并且无心、肺、肾等严重疾病和既往精神病史患者。本次试验目的和方法患者本人及家属已经获得知情权, 并已签署同意书并自愿参与。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0例。观察组临床表现:乳房轻微刺痛320例、出现肿块316例、乳腺自主排液15例、月经不规律125例、伴有焦虑抑郁等50例;对照组临床表现:乳房轻微刺痛310例、出现肿块者300例、乳腺自主排液25例、月经不规律116例、伴有焦虑抑郁等40例。观察组年龄26~49岁, 平均年龄(35.3±7.7)岁;病程3个月~8年。对照组年龄24~50岁, 平均年龄(36.9±8.7)岁;病程为4个月~8年不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开始同时口服3个月的枸橼酸他莫昔芬片(三苯氧胺, 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 规格10 mg/片), 1次/d, 1片/次。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服中成药制剂小金胶囊, 3次/d, 5粒/次。连续服用药物3个月, 每个月为1个疗程, 服药期间辅助心理干预的内容如下:生活习惯方面的教育, 告知患者体检的重要性, 需要主动地应对治疗, 患者应禁食各种高脂肪的食物, 应当尽量多摄入大量含纤维素食品, 切忌服用紧急避孕药并且用药期间停止服用各种长效避孕药, 告诉患者正确的乳房自检方法。该病的临床表现与乳腺癌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患者继而产生抑郁、焦虑等各种不利于治疗方案开展的消极不良情绪。此时,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情绪进行一系列的疏导, 和患者进行沟通, 告诉患者详细的该病治疗和预防方法, 平缓其不良情绪。适当建议患者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哭泣等外界因素来改变其非正常的心理情绪。带大小合适的胸罩, 夜间注意可不佩戴胸罩休息。培养患者于外界交流的兴趣, 尽量引导病患参与集体性活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统计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变, 如乳腺痛感是否改变、病灶部位的大小变化、乳头的排液情况、治疗期间的月经状况和情绪波动状况, 并详细记录。参考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乳腺增生的病情判断标准, 无效:病灶体积治疗前后无任何物理体积的缩小趋势, 乳腺的痛感无缓解迹象;有效:乳腺硬块面积治疗前后缩小或消失, 乳腺的痛感缓解或消失。乳腺疼痛程度:分为0~10分, 7~10分为重度疼痛, 4~6分为中度疼痛, 1~3分为轻度疼痛, 0分为无痛感出现。乳腺肿块大小的计算, 每次月经完事后7 d量取病灶区域最大肿块的直径。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衡量两组患者治疗先后和期间的情绪状态改变[4]。评分情况:无状况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重度以上4分, 观察察治疗前后的紧张、恐惧、抑郁情志改变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乳房的临床症状变化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乳房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有效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乳房肿块变化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肿块大小为(340.00±2.31)mm, 对照组为(332.00±2.09)m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肿块大小为(120.00±1.32)mm, 对照组为(230.00±1.57)mm,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7, P=0.0021<0.05)。
2. 3 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情况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的紧张、恐惧和忧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4 两组治疗前后乳腺痛感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乳腺疼痛感评分分别为(4.17±1.20)、(4.41±1.16)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3,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乳腺疼痛感评分分别为(1.35±0.51)、(3.12±1.22)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0, P<0.05)。
3 讨论
临床观察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为女性内分泌系统不规律, 体内的雌激素堆积过多, 导致乳房上皮增生, 复旧不全。本文所用的药物三苯氧胺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可以阻断高浓度的雌激素样作用, 降低增生的程度, 达到康复病变组织, 乳房痛感消失或减轻[4]。小金胶囊为中医中治疗血瘀的复方, 可以活血散瘀, 调节任冲。现在临床上越来越认同疾病与人情志相关, 由于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的产生不良的负面情绪可能性较大, 比如紧张、忧虑和抑郁等。病情的发展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必要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心理干预治疗[5]。此次试验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治疗效果, 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可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伍娟飞, 陈红英, 刘莉.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人民军医, 2015, 58(7):800-801.
[2]石青.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40例疗效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32):4315-4316.
[3]龙秦香.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 2012(7):2712.
[4]李迎莉. 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效果评价.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192-193.
[5]陈巍, 孟巍, 王鑫, 等. 探讨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护理干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1):213-214.
[收稿日期: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