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操作可减少七叶皂苷钠的不良反应

2021-09-10阮丽雅金凤华王虎军

医学概论 2021年2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

阮丽雅 金凤华 王虎军

摘要:目的:七叶皂苷钠是临床常用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药物。我们旨在通过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寻找降低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方法,为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1月~12月使用七叶皂苷钠出现不良反应的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使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患者共2376例次,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945例次,可能由于非正规操作造成的不良反应614例次,由于患者过敏体质造成的过敏反应331例次。结论:正确操作可以减少七叶皂苷钠引起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正确操作;不良反应

七叶皂苷钠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栗的干燥成熟种子娑罗子中提取得到的三萜皂苷的鈉盐,具有抗炎、抗渗出、促进血肿吸收等药理作用,并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激素及清除氧自由基。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及伴发的脑神经功能失调,包括创伤、骨折、手术后肿胀等[1]。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该药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也逐渐被发现和报道,在临床使用中患者常发生静脉炎、过敏反应或者其它ADR,探索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原因、解决方法是该药临床正确使用所必须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月~12月我院使用七叶皂苷钠(武汉爱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因考察周期长批号各异,此处省去)治疗的患者共2376例次,其中发生ADR的患者945例次。

1.2方法

对上述发生ADR的945例次患者临床资料、护理操作等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判断引起ADR的原因。

2结果

研究发现该药的ADR发生率约为39.77%,剔除因过敏体质导致的ADR 331例次,对614例次ADR患者的护理操作进行考察,发现可能因护理非正规标准操作造成的ADR占比64.97%。同一静脉重复穿刺、无菌操作不严格、长期使用同一静脉导致的静脉炎分别为224、198和192例次。

3分析

3.1ADR原因分析

3.1.1同一静脉重复穿刺

穿刺针对静脉的刺激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会增加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和损害。

3.1.2无菌操作不严格

穿刺时消毒范围小、不彻底,如碘伏消毒时间短,微生物由穿刺点进入;导管内血液残留;药液污染、无菌透明贴不粘或被污染未及时更换等。

3.1.3远端静脉输注

远端静脉的血流量较小,易造成药物的局部聚集,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而诱发静脉炎。

3.1.4药物因素

植物提取物很难避免溶液成分中的杂质。药物中的微粒很可能成为致敏原导致过敏反应的产生[2]。该药的变态反应发生率仅次于静脉炎,多发生于开始应用后的3~7d,及时停用该药、对症治疗即可缓解。也有报道在静脉输注该药5min后即开始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停用药物、给予升压、抗过敏处理后好转[3]。

3.2避免该药发生ADR的正确操作

3.2.1穿刺操作和静脉留置针的使用

研究表明[4],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血液畅通的静脉穿刺,避开关节、静脉窦、神经的表面,避免使用有血管性疾病、瘫痪及骨折侧肢体的血管,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血管,12~24h更换穿刺部位,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护理人员应观察外周静脉弹性的程度,有无硬结、肿胀,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易于固定的血管,一般为前臂掌侧静脉。穿刺时应一次成功,以免反复操作对血管造成的损伤,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以减轻患者血管的局部刺激,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5]。输注该药的静脉留置针应选用脉冲式封管,该方法可在导管体系中形成涡流,具有较大的冲击性,易冲洗掉导管内沉积的药物,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6]。

3.2.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护士操作前认真洗净双手,检查静脉留置针及透明敷料贴,消毒液是否在有效期内,穿刺时消毒范围6~8cm,保证消毒时长。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贴固定,每72h更换1次,纱布辅料48h更换1次。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96h。

3.2.3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

临床实践发现该药近端静脉输注发生静脉炎的几率明显低于远端静脉,近端静脉具有较大的血流量,输注入血管的药物可快速被带走,使血管内皮的损伤降到最小,而远端静脉的血流量较小,血管较细,血液循环不充分且慢,对药物的稀释作用弱,易造成药物的局部聚集,留滞时间长,诱发静脉炎[7]。

3.2.4详细了解病史

该药中的微量杂质可能是过敏反应的致敏原。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对家族中有类似过敏史的患者,应十分谨慎。使用后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水疱等症状应及时停用,给予抗过敏治疗。

4小结

由此可见护士非正规操作是造成该药ADR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认为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正规操作,可减少该药ADR的发生。输液性静脉炎主要以预防为主,护士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正确操作,减少ADR的发生。

静脉输液治疗不仅是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更是现代医学护理中治疗和支持的重要手段,已逐步发展为一门专业学科。护理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它意味着护理工作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定操作范围的模式,所以护理的正确操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春萍,石义华.奇正青鹏软膏外用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5,30(3):37-38.

[2]卢怡,孙娟,王小为,等.品圈活动对降低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8):119-120.

[3]郭跃英.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致喉头水肿1例.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14:268-269.

[4]王雪萍.β一七叶皂苷钠致局部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2):70—71.

[5]朱红.β一七叶皂苷钠致局部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4):337-338.

[6]徐燕敏,沈红利,吴晓雯,谢敏.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原因及防护措施[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2206-2208.

[7]李慧,邹远云.不同静脉穿刺部位发生七叶皂苷钠输注后静脉炎的护理观察[J].现代医院,2011,11(5):79-80.

作者简介:阮丽雅,本科,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药剂科,药师。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 100023)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