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淋巴瘤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2021-09-10于岩朱华锋高山侯莉萍赵亚萍田志强
于岩 朱华锋 高山 侯莉萍 赵亚萍 田志强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淋巴瘤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1月期间于本院确诊淋巴瘤患者47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例,共97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两组均接受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比较相关检验指标组间、组内差异性及诊断效果。结果:经对比两组检验结果后可知,两组血清SCC、AFP、CA724、CYRA21-4,及NSE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淋巴癌组血清SF、CA125、CA15-3及CEA水平均高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经分析淋巴癌组患者检验结果组间差异性后可知,浸润者血清SF、CA125、CA15-3、CEA水平及骨髓幼淋巴细胞比例则均高于未浸润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淋巴癌患者病情及不同病程进展阶段的临床有效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患者临床治疗及病情预后评估具有显著指导性价值,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骨髓形态;血清肿瘤标志物;淋巴瘤;诊断价值;预后评估
淋巴癌是临床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淋巴组织为主要发病组织,前期起病隐匿,发病因素复杂,且常规恶性肿瘤诊断方式对此疾病诊断效果有限,或应在疾病进展特性基础上结合传统诊断方式,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诊断,发挥临床评估价值[1]。因此,为比较分析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淋巴瘤诊断及预后价值,特开展此研究,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1月期间于本院确诊淋巴瘤患者47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例,共97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
淋巴瘤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7.02±5.75)歲,确诊霍奇金淋巴瘤1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0例;健康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6.54±5.68)岁。两组年龄、性别占比等基础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淋巴癌组均为原发性淋巴癌确诊者;(2)研究纳入人员均确认接受临床研究检验,同意院方收集检验数据开展数据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类型原发性肿瘤疾病者,明确恶性肿瘤既往病史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
1.3观察指标
比较相关检验指标组间、组内差异性及诊断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资料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如统计结果为P<0.05,则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清标志物组间对比
经对比两组检验结果后可知,两组血清SCC、AFP、CA724、CYRA21-4,及NSE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淋巴癌组血清SF、CA125、CA15-3及CEA水平均高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淋巴癌者血清标志物、骨髓形态组内对比
经分析淋巴癌组患者检验结果组间差异性后可知,浸润者血清SF、CA125、CA15-3、CEA水平及骨髓幼淋巴细胞比例则均高于未浸润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经对比两组检验结果后可知,两组血清SCC、AFP、CA724、CYRA21-4,及NSE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淋巴癌组血清SF、CA125、CA15-3及CEA水平均高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经分析淋巴癌组患者检验结果组间差异性后可知,浸润者血清SF、CA125、CA15-3、CEA水平及骨髓幼淋巴细胞比例则均高于未浸润者,差异显著(P<0.05)。分析原因:本次研究中所发现差异性血清标志物中,SF是恶性疾病肿瘤诊断中重要辅助诊断价值,故对于淋巴癌诊断具有一定辅助性;而CA15-3、CA125及CEA指标,则分别具有显著肿瘤分期、肿瘤转移及肿瘤生长评估价值,而骨髓幼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则与患者淋巴癌浸润后b症状表现有关[2-3]。
综上所述,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淋巴癌患者病情及不同病程进展阶段的临床有效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患者临床治疗及病情预后评估具有显著指导性价值,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潘明,杨震,胡安群.淋巴瘤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20,37(7):1014-1016.
[2]王志玲,黄彬涛,李慧萍,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骨髓形态检测在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西部医学,2020,32(4):520-523.
[3]蒋显勇,申浩睿,葛昌文,等.形态学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27(2):421-425.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陕西西安 7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