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阅读困难群体的研究

2021-09-10李雅珺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5期
关键词:阅读图书馆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抽象信息的基本手段。阅读理解能力的缺乏将导致阅读困难群体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渠道的限制。公共信息资源的缺乏直接影响到阅读困难群体的社会竞争力、公众声音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使他们处于社会边缘化状态,被社会主流文化排斥,无法保护文化权益,这可能导致经济贫困和社会竞争劣势。成为社会的弱者。图书馆作为国家和政府保护公民自由、平等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制度,对于保障阅读困难阶层的基本文化权益,实施终身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困难群体

1、 图书馆是服务阅读困难群体和考试困难群体的现实意义

图书馆具有为阅读困难群体服务的“先天”优势。首先,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有助于缓解阅读资源的不平衡和不对称。阅读资源的缺乏是造成阅读困难层薄弱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阅读困难层不能保证正常获取信息。阅读困难层的服务性研究缺乏疾病健康知识,影响生命健康,智力缺乏,经济收入低。由于精神生活的缺失,存在观念的异化和信仰的混乱,因为没有社会的声音,他们无法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和政治生活。图书馆收集了全社会丰富的信息资源。它不仅是一个公益性的社会机构,还为人们的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提供各种职业材料。作为公众终身学习的场所,可提供免费学习场所和设施。因此,图书馆丰富的阅读资源优势可以增加阅读困难群体获取资源的机会,拓展阅读困难群体的公共生活空间,缩小阅读困难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的知识差距。其次,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阅读困难阶层的公众素养。图书馆作为公共知识的基础设施,通过免费服务、延伸服务、培训服务等方式满足阅读困难人群的需求。图书馆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和读者活动,不仅为阅读困难群体提供了了解知识和不同文化的平台,还通过公益讲座、技能指导和培训,提高了他們的信息素养和生存能力,增加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例如,美国的一些社区图书馆为外国人提供语言学习材料和进修课程,以帮助了解当地情况,减少语言和阅读障碍,从而提高这些群体的社会参与度。

体现社会包容性,促进社会和谐和阅读困难群体。由于目的不明、阅览场所有限、信息获取能力差、无法获得有效的阅读资源等原因,他们往往处于社会领域,没有文化氛围就很难获得主流知识和文化。更严重的是,这种知识贫困代代相传,通过家庭关系影响下一代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形成下一代的阅读困难群体。由于缺乏此类知识和文化,阅读困难群体与外部知识、信息和精神缺乏沟通,公共事务决策缺乏语言权,无法保障其民主权利和知识自由,逐渐被社会其他群体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图书馆是政府和社会支持的公共事业,其目标是确保公众平等、获取知识和自由选择知识。图书馆资源的无障碍性和服务的冷漠性,对困难群体知识自由和平等机会权利的保护,以及为阅读困难群体提供的特殊服务,使社会公共事业的基础地位缩小了“知识鸿沟”,这意味着提高社会的容忍度。同时,阅读困难群体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加强知识积累,提高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有助于消除观念的异化和信仰的混乱,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 我国图书馆为阅读困难群体服务的优化措施

2.1.为加强多方面合作,建立困难群体权益保护机制,缓解困难群体文化信息资源匮乏,提高阅读能力,图书馆以社会教育为己任,充分发挥公共空间的作用,加强多方面的合作与协调,构建完整的阅读困难群体公共信息,获取权益保护机制。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阅读困难群体公共信息获取机制以制度保障为基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加强高层制度设计),以行政保障为主体(政府推动,以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如图书馆)和社会保障为辅助(第三部门、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参与)。

2.2.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为阅读困难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现在,中国正在开展各种支持、救济事业和活动。例如,慈善救济中心(支持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女孩救济中心(帮助少女意外怀孕)、家庭暴力救济中心、旅游救济中心、青年心理咨询室、无家可归儿童救济站、,图书馆作为提供阅读资源和知识援助的公共基础知识设施,主要为残疾人、老年人、长期病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公共信息资源和知识服务。为了更有效地普及和拓展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和阅读普及活动,构建网络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显得尤为迫切。网络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仅可以实现阅读资源的合理加工和配置,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可以实现互联网集团内图书馆的一体化、专业化管理,拓展图书馆服务的触角,为公众提供所有图书馆服务。为此,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从顶层设计入手,实施公开透明的保障体系,开展困难群体阅读状况和知识能力调查,积极参与政府文化项目建设。有必要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建立阅读资源共享平台。同时,致力于终端图书馆服务站的资金投入和人员培训,设计针对群体的阅读普及活动,打造“无障碍”阅读空间和活动场所,构建知识援助的长效机制和实施机制。

2.3.对于阅读困难群体,图书馆服务具有针对性、差异性和高效性。阅读困难群体的成因包括生活理性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排斥因素。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阅读困难群体,图书馆必须提供具有集体客观性和特殊性的积极服务。强调具体行动措施的差异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服务的实施效率和效果。以书本疗法为例,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成为现代的“生物”医学模式→ 心理学→ 社会”。疾病不仅会给身体带来痛苦,还会给精神带来痛苦。它不仅有助于消除压力,而且满足了每个人积极阅读医学知识的愿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此外,关于阅读困难代际传播的特点,图书馆在向文盲妇女和工农业儿童提供阅读资源和服务时,应倾向于改善家庭阅读习惯,限制阅读内容,改变长期以来社会排斥形成的落后文化习惯的根源和价值观念。消除阅读困难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的知识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此外,图书馆服务注重阅读困难群体的效率,深入社区、残疾儿童学校等基层组织,为阅读困难群体提供延伸服务和阅读活动,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果和反应。

参考文献:

[1] 王雪超. 公共图书馆为阅读困难群体服务的对策研究[J]. 兰台内外(13):2.

[2] 高华. 阅读困难群体的阅读需求分析研究[J]. 知识文库, 2019, 000(013):P.71-72.

[3] 王瑛琦. 农村阅读困难群体的阅读需求与图书馆阅读关怀策略研究——国外研究扫描[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 000(006):80-87.

校级项目号: NXSFYB2152 图书馆 图书馆学 李雅珺 对阅读困难群体服务的研究

猜你喜欢

阅读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