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人文素养从课堂开始

2021-09-10宁小娟

高考·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科学探究人文素养

宁小娟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这其中,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广大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人文素养,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其本质是“人文精神”,或者“人文系统”。人文素养是学生处世的基本的品德“价值观”,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品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在日常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发展进程、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人文素养、依托多媒体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等教学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人文素养;中学物理教学;科学探究;多媒体技术;人文教学氛围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本身就有着天然的人文属性,物理是为了帮助解释自然界发生的自然现象,帮助解决社会自然科学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学科,物理学科的发展也是靠千千万万个物理工作者艰苦奋斗和科学探究来推动的。因此,在日常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广大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物理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物理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并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物理教学充满“温度”,让物理学科当中的人文精神充分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让物理学精神成为照耀学生未来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

一、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过分注重了学生对于书本知识内容本身的学习,以考试为中心、以成绩论英雄的思想盛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阻碍了中学物理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中学物理知识的学习失去了“温度”,更不会注重人文精神的传输,也就是说,当前的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能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二、在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延伸物理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学发展进程,体会物理学自身的人文主义精神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本身就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特质。物理学的发展进程本身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古至今,全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为了追求真理,秉承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不惧强权,不屈不挠的推动者物理学科的进步。因此,在日常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在教学课堂上对物理学人文精神的渗透,让学生能够通过中学物理的学习来充分理解物理学科当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中学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紧密结合所要教授的物理学科知识,对物理知识背后的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深度发掘,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学家为了探求真理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通过了解物理学知识背后的人文主义精神增强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让冰冷的物理知识内容变成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体”。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一章的有关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阿基米德原理又名浮力定律,是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而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质量、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等知识内容后,教師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由来:阿基米德为了鉴定金皇冠到底是不是纯金的,要测量皇冠的体积,想了很久还是没得到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茶不思饭不想,整日在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直到有天他在洗澡的时候,一脚跨进浴缸发现浴缸里的水都往外面溢出来,然后他就想到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是不是就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呢,于是就有了后面的阿基米德定律。通过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基本原理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可以充分的感受物理学当中蕴藏的人文主义精神,进而体会物理学家的那种科学探究、精益求精的求知态度,这也是物理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结合所学知识,充分发掘物理课堂知识的人文内涵,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学物理教学书本中也越来越多的加入了人文主义精神教学内容,也越来越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日常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广大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掘物理教学知识内容当中所包含的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物理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科学探究、热爱祖国等人文素养。想要从物理教学内容中充分发掘出人文主义精神,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所要教授的书本知识,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起人文素养,真正实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章的有关内容是,教师在正式教授内容之前首先给学生讲解当前世界面临的能源危局,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危机,人类如何应对这方面的危机是我们共同的课题。然后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提高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并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进而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大局思维。通过充分发掘物理教学知识点中的人文主义内涵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人文主义精神,潜移默化的受到物理学人文主义的熏陶,进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教学目标。

(三)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人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多彩且与时俱进的。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物理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是有效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科学探究精神,就是要学生通过一系列物理知识的学习充分提升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大胆探究水平,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为学生以后能够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日常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物理学科的历史进程本身就是全人类科学探究精神的最好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革新教育教学方式,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等方式来充分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进而有效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学习摩擦力一章的有关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长木板、长方体木块、棉布、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向学生演示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试验,分别控制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变量,通过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逐步增大压力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读数大小的变化,再控制压力大小不变逐步增加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试验观察自主得出结论。

(四)充分依托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已经在中学物理教学课堂上得到了有效普及。教师在日常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重视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充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特点,结合日常的教学内容,充分依托多媒体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育。例如在学习眼睛与眼镜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关于眼镜构造和眼镜原理以及发展进程的视频,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光学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服务于人类的意识。通过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人类历史使命感,为全面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有力抓手。

(五)注重营造浓厚的人文教学氛围,充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想要有效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营造浓厚的人文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人文主义教育。例如在学习压强一章的有关内容时,为了学生充分了解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大胆猜测,并通过动手试验来证自己的结论。这就在课堂上营造了一种互相合作、自主平等、科学探究的人文教学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人文素养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广大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重视中学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充分理解人文素养的真正内涵,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让人文素养成为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有力抓手。人文素养是学生德育品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够更好的具备高尚的品格。

参考文献

[1]严旭.渗透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本--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4,000(008):139-139,141.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教学科学探究人文素养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嵌入生活化情境的中学物理教学策略
液体压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