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实践探究

2021-09-10王怡秋

高考·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高中物理

王怡秋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一个理念:生活化教育,即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将知识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不过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很少能够实现生活化教育,因为高考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只有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才会有更好的未来,所以教师们会将重点放在知识的讲解上,并不注重生活与知识的联系。但是通过实践表明,实现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本文从观念、设计、训练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实践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

生活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挖掘出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课堂教学。因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去学习知识,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究,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提高个人能力、核心素养,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

一、生活化教学之教学观念

教师想要开展生活化教学首先就需要将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变,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怎么引导学生,学生就会怎么去学。如果教师将生活化教学的观念建立起来,就会主动地去了解生活化教学的内容,从而为课堂教学的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生本意識要树立起来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生本教育理念成为当前的主要的教育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要将生本意识树立起来[1]。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了。

因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学生参与不到教学过程中,所以只能盲目的去记录教师所讲,然后在课下去背诵。这样的教学使教和学失衡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自然也就不如意。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开展课堂教学呢?教师需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过教师要明白,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不是说让学生自由学习,教师完全不管课堂,而是教师要进行相应的引导,要帮助学生去进行学习。

(二)师生关系要重视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来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就不会去认真听,就会故意去捣乱,使得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管理课堂纪律上。因此,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就需要构建起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的《速度快慢的描述——速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将师生关系进行构建,并通过其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在课前,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随意地去交流,并有意识地询问有关于速度的问题,比如:“你们喜欢看赛车的视频吗?你为什么喜欢赛车呢?你喜欢什么选手呢?你们喜欢跑步吗?你喜欢跑在别人前面还是跑在别人后面,为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生活认知有一定的了解。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地翻阅教材,想一想速度概念、意义、公式、单位等要怎么用自己的话去解读,并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将速度、速率的区别了解到。在这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即让学生去探究瞬时速度。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究,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案例引入:众所周知,骑自行车的时候的车速不是每时每刻都是一样的,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路程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将均速求出来,那么想要知道任意一个时间段的运动的快慢要怎么办呢?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会进行深入地思考,并在得出一定的结论的时候与周边的人进行交流,最后将这样的答案说出来:“利用v=△x╱△t可以求出来。”教师这时就可以将与这个公式有关的知识引入,让学生继续进行探索。由此可见,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保障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还可以让教师明白学生的情况,从而为课堂教学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生活化教学之教学设计

除了教师的观念要改变之外,课堂教学的设计也要与生活有所联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与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2]。

(一)教学内容要结合生活

根据教材内容来看,所有的知识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的,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有所契合?2.因素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要怎么才能使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小化?3.要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4.要调动学生的哪个方面生活认知?5.要怎么去突破教学重难点?6.学生需要运用怎样的生活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7.要怎么让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培养?

(二)教法学法要结合生活

教学的方法并没有固定,也就是说教师想用什么方法开展教学就用什么方法开展教学。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使得课堂教学的方法出现了很多种。如果教师没有进行筛选,随便选了一种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要让学生能看懂知识、能自我消化知识[3]。在学法的传授上,教师要尽可能与学生的认知所贴近,要与学生原本积累的方法所贴近。

例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教师就可能将生活中的案例利用起来,借助其进行课前导入。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块石头和一张被揉成团的纸同时从一个高度往下落,哪个先落地呢?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相关的事情,所以其可以快速地回答:“石头先落地。”教师可以就此继续提问:“学生们,物体本身的质量越重,下落的速度就越快,这个其他正确吗?”在听到教师这么问后,大部分学生会说是的,小部分学生会疑惑。这时,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纸团和石头同时坠落呢?”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可以将两张纸拿出来,一张纸揉成团,一张纸是平整的,然后将其放在一个高度上,让其掉落。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发现纸团居然要比平整的纸掉落得更快一点。这时,教师可以发挥出引导作用,让学生就这个现象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会更加浓重,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每个学生都在思考、都在阐述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将生活化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

三、生活化教学之教学训练

(一)进行生活设计训练

生活设计训练简单来说就是课堂训练生活化。教师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将信息搜集重视起来,要细致地去寻找切入点、引入相关内容。比如在课前教师需要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的题目,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训练内容进行筛选。随后,教师可以发挥出引导作用,让学生对其进行探索,主动地参与到训练中。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知道,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是很多的,如果找不对连接点,课堂教学的质量还是没办法提高。所以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去分析这些连接点,然后找到适合的点进行课堂训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活化教学训练设计发挥出其的作用,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训练中,并学有所获。

(二)进行实验生活训练

物理教学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实验教学。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生活化的训练。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实验生活训练可以将学生与物理实验的距离拉近,可以让学生产生亲近的感觉,可以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意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也可以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4]。

例如在教学《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时候,教师要知道,如果按照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教师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按照相同的步骤进行操作,会使实验教学流于形式,会使学生觉得物理实验枯燥乏味,从而丧失进行物理实验的兴趣。而且这样的实验教学没办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呢?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即:坊间有这样一个传闻。物体的重力其实就是地球上的吸引力,学生们,你们觉得这个说法对吗?因为学生没有切实的对其进行过探索、研究,所以其会按照直觉选出一个答案,有的学生会说是,有的学生会说不是。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个派别,对其所持的看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搜集,然后进行辩论。在学生辩论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进行纠正性的引导,告诉学生,重力其实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地球的吸引力,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两者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所以很多人客观地认为了重力等同于吸引力,但是站在物理的角度上来讲,两者还是有一定的不同的,只不过为了方便,会将吸引力叫做重力。在解释完之后,教师可以对相应的知识进行讲解。在讲到重力大小及其的方向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好的弹簧秤拿出来,具体地去演示身边的东西的重量的测量,然后让学生也进行测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切实的明白重力与质量有着怎样的关系,即:G=mg(g=9.8N/kg)。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实验操作,并且通过其直观地认识到了重力、方向。由此可见,将生活与实验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启迪的同时,各种学习思维得到激发。

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促进教学改革,让学生在学知识的时候联系生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上述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生本意识要树立起来、教法学法要结合生活、教学内容要结合生活、进行实验生活训练、进行生活设计训练、进行实验生活训练,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本教育,才能使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艳艳.基于生活化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探索[J].孩子天地,2019,000(028):P.222-222.

[2]林錦锋、赵雪芬.“生活化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及反思[J].赢未来,2018,000(015):P.69-69.

[3]何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2):127-127.

[4]田琡红.关于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探讨[J].华章,2013,000(036):275-275.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