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编辑记者新闻采写技巧

2021-09-10张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编辑记者互联网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记者需要适应时代变化,不仅要正视互联网带来的问题,还要顺应时代趋势,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时代所需的优质新闻内容。鉴于此,本文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编辑记者新闻采写技巧为研究对象,对新闻稿件采写内容及关注点、新闻采写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编辑记者新闻采写技巧,期望对提高编辑记者的新闻采写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编辑记者;新闻采写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169-02

新闻采写是一项高强度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面临着竞争压力与互联网信息的冲击,工作难度更大。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编辑记者,不应该只看到劣势,还应该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新闻定位,提升新闻热度。此外,还要深入挖掘新闻的价值,提升内容质量,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摆脱同质化内容的侵扰,为提供优质的新闻内容不断努力。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稿件采写内容及关注点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利,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闻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稿件采写内容如果没有经过认真的考量,不注重质量,很容易落入俗套,也不会引起用户的关注,因此新闻稿件的采写内容非常关键,不仅要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要突出亮点,达到吸引关注的目的。但是这并不是要求新闻采写的内容特别新奇、脑洞大,而是要新闻采写的内容和人们现代化的生活接轨,或许一件小事就能让关注者产生共鸣,达到较好的关注效果。其次,要正確看待互联网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关注点的不同,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媒体,都可以进行新闻的撰写、编辑和传播,内容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是由于内容发布者专业性差,很难保证新闻的质量,而传统媒体可以参考新媒体中的热点,以新媒体关注度较高的内容为线索,进行新闻稿件的采写,也就是说新闻稿件的热点可以以互联网新闻热点为参考。此外,随着新闻媒体竞争者的增多,一名优秀的新闻编辑记者应该具有前瞻性,保证新闻内容的时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新闻采写现状

(一)新闻内容缺乏真实性

新闻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容真实、可靠,发布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的,但是研究当前新闻的内容发现,很多新闻缺乏事实依据,而且有的新闻编辑记者还会为了博人眼球,杜撰内容,进而达到不断吸引人的目的。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互联网迅速发展,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不再是传统媒体,而是新媒体,很多媒体机构为了利益最大化,不重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而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进行新闻编写,以赢得后续更高的关注度。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信息流通速度太快,很多事件刚发生,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内容的采写,就有很多媒体将事件发布出来,导致传统媒体编辑记者承受很大的压力。如果按照新闻事实进行编写,显然很难取得较高的关注度,而这种情况导致编辑记者不得不进行标题的杜撰,或者利用反向价值观阐述新闻内容等,以此引发关注者关注新闻事件,而这种诱导性的报道严重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1]。

(二)采写的新闻内容庸俗化

现在,不少人对娱乐性内容更加青睐,因为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上班族在休息之余更注重娱乐消遣,喜欢关注一些娱乐方面的新闻消息,所以一些新闻编辑记者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娱乐内容的编写。这方面的内容使新闻趋于庸俗化,很多新闻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庸俗事件,除了能够吸引人,给人带来新奇、放松的新闻体验之外,少了新闻的价值。比如,很多新闻采写的内容都是奇闻轶事、生活俗事,这些内容虽然符合受众群体的口味,能够起到较好的关注效果,但是对新闻内容质量的影响是致命的,不仅会让用户失去对新闻的信任,甚至可能导致新闻失去权威性。

(三)新闻采写范围窄

通过了解发现,一些编辑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被区域所限制,尤其是一些地方台的编辑记者,更加注重本地、本区域内容的采写,而很少或者没有进行跨区域内容的采写,导致内容采写范围窄,千篇一律。观众每天看这种同质化的新闻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致使对新闻的关注度不断下降。此外由于内容采写的区域限制,记者没有更多的题材可以选择,所以新闻内容粗放,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较少,很多新闻报道雷同。其次,很多新闻编辑记者采写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城市,报道的事件也都发生在城市,但是本地区除了城市,还有县城、农村等广大区域,那些地方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很少有编辑记者对此进行新闻内容的采写。

(四)对新闻内涵理解不深入

互联网的发展,给新闻编辑记者的工作带来了便利,也衍生出了很多问题,过度依靠互联网,会使新闻失去本来的价值和意义。由于互联网的影响,加之竞争压力日趋增大,很多编辑记者无法正确把握新闻的内涵,为了获得较好的新闻关注效果,一味迎合互联网中的关注点。但是对于新闻而言,新闻内容采写不应该仅仅是新闻热点、爆点的采写,应立足于更高层次,采写、编发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编辑记者新闻采写技巧

(一)提高编辑记者素质,保证采写的内容真实可靠

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时效性,只有实时发布真实、可靠的新闻,才能更好地体现新闻的价值,满足用户的新闻需求。尤其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信息铺天盖地,虽然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了,但是获得专业、真实的新闻内容则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记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按照新闻工作规范进行新闻内容的编写。因此,可以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培训,提升编辑记者的整体素质,为编辑更优质的内容稿件提供有利条件。其次,保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是编辑记者编写内容的基础,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要亲自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比如采访新闻当事人,并在采访的时候对采访内容进行记录,作为采写内容的素材。此外,编辑记者要树立正确的采写理念,并非只有依靠互联网热点采集的新闻关注度更高,要在保持新闻本真的基础上,深层次挖掘新闻内涵,给用户带来正向价值的引导,更好地体现新闻的意义。

(二)提高采写内容质量,避免内容庸俗化

部分编辑记者采写的内容低俗,无法保证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白热化,而对于电视新闻编辑记者来说,内容的编写和收视率有着密切的关系,高质量、高关注点的新闻内容,会产生较好的关注效果,对提升收视率有较大的影响,反之则不利于收视率的提升,可见采写内容质量非常重要。鉴于此,新闻编辑记者需要端正工作态度,在内容编写上立足于新闻发展的长远利益。对编辑记者的考核要多样化,不应该以收视率为主要考核指标,要摆脱庸俗、娱乐性事件的内容编写,对事件本身进行新闻价值的挖掘,以此提高新闻质量,为保持新闻的权威性而不断努力[2]。此外,为了提高采写内容的质量,编辑记者应该深入事件,进行实地考察与采访,发现新闻亮点,提供更优质的新闻内容。

(三)丰富采写内容,杜绝形式主义

采写内容的范围不应该有区域限制,即使是本土新闻的编辑记者,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在城市的新闻报道,而应该摆脱区域限制。尤其是在同質化内容较多、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下,编辑记者不应该给自己设置区域门槛,而应为内容的采写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只要是符合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都可以进行采写。比如当前现代化的生活让人们审美疲劳,人们更愿意关注自然、原始的生活,感受生活的平静。针对这种情况,新闻编辑记者可以采写一些乡村事件,不仅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可以缓解观众紧张的情绪。此外,内容编写还要摆脱形式主义,深刻挖掘新闻的价值和内涵,而不是随意对互联网新闻进行仿写、照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免产生同质化内容,带来负面效应。

(四)深刻理解采写内容,报道要留有余地

新闻的真正价值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让用户获得真实有价值的信息,新闻编辑记者应该树立良好的工作理念,深刻理解新闻的内涵与新闻的本质,在进行内容编写的时候,立足于新闻本身。为了突出新闻的真实价值,不仅要做好事态追踪,在内容编写的时候尊重新闻的真实性,减少语言失误,留有空间,尤其是对于无法确定事态发展的新闻事件,要避免错误的语言误导用户,影响新闻的权威性。

四、结语

互联网在给新闻编辑记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新闻采写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受互联网信息的影响,出现了信息内容同质化、低俗化,信息内容真实性存疑等问题。只有从源头入手,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才能提高新闻编辑记者的技巧。

参考文献:

[1] 魏晓燕.记者新闻采写过程中的多角度思维[J].记者摇篮,2020(08):25-26.

[2] 李明杰.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记者新闻采写技巧试析[J].国际公关,2020(07):30-31.

作者简介:张平(1971—),女,吉林吉林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

猜你喜欢

编辑记者互联网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研究
报纸编辑记者在多媒体时代行业的素质要求
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养
浅谈如何加强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的培养
编辑记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新媒体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