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抗击疫情报道的特点和启示

2021-09-10张明德戴天林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

张明德 戴天林

摘要:本文以主流媒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表的一些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大媒体的成功做法,梳理其中的宝贵经验,并对今后媒体要在加强舆论的科学引导、加快融媒体转型发展等方面工作,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为媒体同行做好相关重大新闻报道提供借鉴。

关键词:主流媒体;抗击疫情;报道特点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159-02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主流媒体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科学调配新闻采编力量,全力以赴做好抗击疫情宣传报道工作,为共同抗疫传递信心、汇聚力量。许多记者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抗疫最前沿,用手中的纸笔、话筒和镜头真实记录疫情防控的日日夜夜,特别是医护人员舍生忘死救治患者的感人故事。他们和医务工作者一样是“最美逆行者”,为打赢这场抗击疫情阻击战作出了巨大的貢献。

一、主流媒体在抗疫新闻报道中彰显核心价值

疫情就是命令,做好抗疫新闻报道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主流媒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准确公开报道疫情,积极引导舆论,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发挥了抗疫新闻报道主力军的重要作用。

(一)投入精锐力量,深入抗疫一线采访报道

疫情来势汹汹,主流媒体进入战时报道状态,纷纷派出最优秀的记者深入抗疫最前沿进行采访报道。许多记者在第一时间采制了大量准确、及时、客观的新闻稿件,多角度、全方位报道疫情救治防控情况。他们通过这些报道,“把朴素动人的故事、真挚贴切的情感传递给亿万人民,把中国和国际一道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传达到四面八方”。[1]

特别是中央主流媒体,在这次抗击疫情宣传报道中,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客观全面报道真相,为全国新闻媒体作出了表率。新华社抽调了一大批精兵强将奔赴武汉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进行采访报道。这些记者深入挖掘坚守防控一线先进典型,推出了一大批来自现场、感动人心、鼓舞斗志的精品力作,如《拼渐冻生命与疫魔竞速——记疫情“风暴眼”中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八旬老人请战!“小汤山”经验直达“火神山”》《驰援武汉!除夕夜,他们告别家人出发》等[2]。

(二)履行职责使命,凝聚抗疫力量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主流媒体履行职责使命,有效引导舆论,凝聚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在人们急需了解疫情真相之时,中央电视台《新闻1+1》持续采访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专家,他们对疫情作出正确判断,为群众释疑解惑。这些重头新闻报道及时播出,为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与此同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节目《天使日记》,它以语音自述的形式记录了医务人员在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方舱医院,与死神赛跑,挽救患者生命的亲身经历和深切感受,传递了人间大爱,充满了正能量,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强烈共鸣[3]。

(三)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

主流媒体在抗击疫情的宣传报道中,突出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理念,新闻报道的角度呈现出平民化的特点。记者写出的稿件显得更有温度、更具温情,彰显了人文关怀。特别是记者笔下或者镜头里的那些医护人员,他们都是立体真实、有血有肉的人物,让受众感到可亲可敬。人民网抖音官方账号发布抗击疫情视频《褪下口罩那一刻瞬间心疼哭了!今天的热搜,属于你们!致敬》吸引了广大网民关注和点赞。抗疫主题MV《热血出征》播放量超10亿次,成为爆款产品,网民纷纷点赞[4]。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仅用十天时间建成,全力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成为“中国速度”的代表。央视网对这两家医院的建设过程进行全程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网友也能通过视频实时了解施工的进展。该新闻报道的成功之处在于,主流媒体首次将“慢直播”用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让数亿网友成为“云监工”,他们目睹了广大建设者是如何争时间、抢进度创造这一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的。“慢直播”也让那些战斗在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明白广大网友正在密切关注他们,为他们战胜疫情加油鼓劲[5]。

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带来的几点启示

(一)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引导疫情防控

疫情期间,主流媒体坚守舆论传播的主阵地,抢占舆论传播的制高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力引导舆论走向,对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凝聚抗疫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华网联合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推出《这是你该知道的20个真相》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谣言的六大套路》等,其主动发布权威疫情信息,帮助群众科学认知疫情,有效阻断了谣言传播路径。主流媒体还直面问题、履职尽责,推出一些“建设性新闻”,传递真相,服务疫情防控大局。这些报道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方案,助力抗疫一线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二)加快媒体融合,让抗疫报道更加贴近群众

近年来,许多传统主流媒体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两微一端”已成为转型的重要途径。面对严峻的疫情,传统主流媒体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快讯”“最新消息”“速报”等形式进行报道。它们坚持内容为王,抢占第一落点,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短视频平台等即时发布疫情报道。抗疫报道的时效性进一步增强,内容更加贴近群众,传播的效果也更加显著。许多新闻工作者还利用中央级媒体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度强、受众面广、影响面大的特点,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为提振战“疫”信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增强“四力”,提高抗疫报道水平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主流媒体机构涌现出一大批临危受命、逆行而上、奔赴疫区采访的优秀记者。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四力”,用心用情讲好抗疫故事,通过“传递共克时艰的力量,传播同舟共济的中国声音”,展现了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

只有练就过硬的“脚力”,记者才能迈开双脚深入基层,采写出接地气、有温度的新闻报道。在抗疫宣传报道中,增强“脚力”显得尤为重要。记者只有深入抗击疫情第一线采访,真心实意和医务人员、新冠肺炎患者交朋友,才能挖掘出未被掌握的新闻素材。许多记者奋战在抗疫、防疫报道的最前线,为了获得第一手采访资料,经常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与医护人员驻守重症病房,零距离记录他们抢救危重病人的紧张场面。

对许多记者来说,增强“眼力”同样很重要。所謂“眼力”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明辨是非、捕捉亮点、抓住根本的能力。记者在采写有关疫情的新闻报道时,要在确保内容真实准确的前提下用新鲜视角观察社会。记者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眼力”,练就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火眼金睛”,这样才能挖掘出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捕捉到能够打动人心的生活细节。

许多优秀的记者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采访报道,他们是在做有真情实感的新闻,这就需要不断增强“脑力”。写新闻(包括拍摄制作广播电视新闻)不是简单地把采访的素材原封不动地端出来就万事大吉了。新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脑力劳动,必须经过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最终通过大脑的提炼加工实现。记者要绞尽脑汁、精心构思,敢于挖掘现象背后的事实真相,迸发出理性深刻的思想火花,这样写出的抗击疫情新闻作品才会引人入胜。

笔是记者手中的武器,“笔力”是记者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记者在抗疫一线的观察和思考最终要汇聚于笔端、激荡于文字,真实记录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就是增强“笔力”的现实意义。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以身殉职,《人民日报》的三名记者在深入采访之后,眼含热泪写出长篇报道《用生命谱写英雄的壮歌》。这篇文章通过大量鲜为人知而又感人肺腑的细节,展现了一位白衣战士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作出的牺牲和奉献。中央指导组有关负责同志看了这篇报道后称赞:“英雄的事迹很感人,采访英雄的记者也很感人。”

三、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当前,境外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主流媒体要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汇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合力,要在总结抗疫宣传报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组织优秀的记者做好报道工作,为全面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 殷陆君.时刻与人民在一起[J].新闻采编,2020(1):4-5.

[2] 朱智宾,何慧媛,朱小燕.吹响战胜疫情集结号展现众志成城精气神[J].新闻战线,2020(4):9-11.

[3] 高晓红,蔡雨.畅通信息增强信心稳定人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报道分析[J].中国广播,2020(3):5-10.

[4] 唐维红,燕帅,赵光霞.打赢人民战“疫”,人民网和你在一起[J].新闻战线,2020(3):3-6.

[5] 王靖凯.“我看故我在”:换一种方式参加抗疫——“央视频”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慢直播”评析[J].中国广播,2020(4):32-34.

[6]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D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 n1/2020/1015/c64094-31893514.html,2020-10-15.

作者简介:张明德(1968—),男,山西寿阳人,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戴天林(1962—),男,浙江杭州人,大专,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报道。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
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传播研究
浅析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
主流媒体回应网络谣言引导舆论策略思考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我国主流媒体品牌融合趋势和方向刍议
主流媒体网站内容建设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