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2021-09-10陈嵘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5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陈嵘

摘要: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教师应当将这些元素发掘出来,采用恰当的方法来教学,这样就能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为其传承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更好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发展、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习近平主席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并且强调学生才是未来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之时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如此,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时仍旧存在一些疑问,因此对其渗透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也是极为必要的,这也是笔者开展本次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深入挖掘教材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这就为教师的传统文化渗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应当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找到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寻找恰当的契机和方法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渗透效果。具体而言,教材插图、古诗词、小古文等当中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古诗词和小古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传承,这些都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供了材料支撑。

如在教学《从军行》这首唐诗之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唐诗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这首诗也是流传千古的经典诗作,诗中不仅描绘了将士的征戍之苦,而且还表达了将士的报国之志,寥寥几句就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而这恰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朗读等方式引导小学生对该诗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感受古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进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介绍该诗创作背景之时,让小学生对相关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想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首先应当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才能吸引他们去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从而达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渗透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来激发小学生了解和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本身具有民族性、继承性等方面的特点,现实生活中也到处充斥着它们的影子,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其兴趣,还能让其认识到传统文化并非只存在于教材中、资料中,而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教学环节,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之时教师可以与小学生探讨一下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我国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以及这些文化遗产所象征的意义。如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防御工程,在两千多年的时光中一直被延续不断的修筑,它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意志、力量乃至于勇气的象征。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让小学生对长城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这样更容易让其对万里长城、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震撼之情、骄傲之情,对国家、对民族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这样也能进一步激发其了解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多样化的渗透

部分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习惯采用说教的方式,这样容易让小学生产生枯燥无聊的感觉,从而影响其了解和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渗透方法,比如利用历史故事、影视资料等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或者是通过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读书交流会、演讲比赛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具体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具体的渗透方法,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渗透效果。

如在教學《景阳冈》这一课时,本篇课文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教师就可以向小学生介绍一下《水浒传》的创作者施耐庵在创作该作品之时发生过的一些小故事。为了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对《景阳冈》这篇课文,乃至于《水浒传》这本书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其播放同名电视剧《水浒传》中的相关片段,以及一些比较精彩的视频片段。通过这种方式唤醒其对本篇课文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其去自主探索更多与之相关的内容,包括了解《水浒传》的创作背景,阅读《水浒传》这本书,甚至主动去了解其它的三大名著。

四、向课外延伸

教材中虽然拥有比较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但是教材内容毕竟有限,而且教学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单纯依靠课堂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是不够的,教师应当采取恰当的方式将其向课外延伸,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将其向课外延伸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为其布置一些与探索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后作业,推荐其阅读一些传统文化书籍等,当然也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传统文化展览活动、交流活动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渗透方式。

比如,教学完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之后,教师可以举办一个“书法作品展览大会”,挑选小学生写的一些优秀书法作品(硬笔、软笔均可),以及从其它途径获取的一些优秀书法作品共同展览出来,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中国书法的魅力,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方式。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采用恰当的方式来达到最好的渗透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向课外延伸等方式进行渗透,同时还应注意渗透方法的多样化,这样才能确保渗透效果,为小学生成长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接班人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洪鹏,赵志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立德树人”策略——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2020(11):18-21.

[2]魏长虹.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刍议[J].科技资讯,2020,18(29):187-189.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