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力脱贫攻坚蓄势乡村振兴

2021-09-10张隆海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5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张隆海

摘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为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深刻的时代 意义。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移,为乡村教育提供了政策引领、创设了基本条件、奠定了发展 基础,给乡村教育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战略重心的转移也赋予乡村教育如乡村教育应 革新发展理念、重塑发展目标、重建治理体系以及重构发展模式等诸多挑战。通过研判乡村教育发 展形势,充分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以适应新时期乡村的变革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在充分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思想上提出发乡村教育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乡村教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1 发展机遇

1.1政策引领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心已经有脱贫,保障基础民生转移到了整体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也就意味着教育乡村教育从教育脱贫转向了教育振兴。为了促进乡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政府提出了多项政策,从而加强乡村教育的作用。各地政府力图通过多项政策构建乡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蓝图,从而培养乡村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的需求。在乡村振兴战略上,政府着重发展了乡村教育,结合当地乡村的实际情况构建乡村教育的发展策略,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建档立卡,低保补助等建立健全乡村教育扶贫体质,从而保障乡村的学子拥有学习的权利,引领乡村教育的发展。

1.2创设条件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教育脱贫到教育振兴,政府采取了诸多房事解决乡村教育难题,发展乡村教育。首先是严格控制好辍学人群,通过脱贫攻坚改善乡村地区人群的生活,让其拥有生存的能力,进而为其提供教育保障,旨在让其在教育公平基础之上接受教育,提高其文化程度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接着是创办教学设施,政府拨出大量的教育经费建设乡村学校,完善乡村学校的设备,从而让乡村的贫困学子能够接受到更加完善的,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最后就是整合乡村教学资源,做好扶贫搬迁的安置工作,从而使乡村教育的质量更高,促进贫困地区的学子有学可上,有知识可读,进而促进乡村教育发展。

1.3实践基础

我国在脱贫攻坚期间,为了促使乡村地区的教育脱贫,仔细探究了乡村地区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难点,这为乡村振兴期间发展教育振兴提供了经验基础。能够让乡村地区的教育振兴有迹可循,针对难点进行解决。而在乡村振兴期间还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我国在实行脱贫攻坚时,是通过精准脱贫仔细了解各家各户贫困人民的困难,搜集他们的信息进行整合,进而通过各种措施改善他们的生活而进行的。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振兴期间想要促使乡村的教育振兴,可以利用脱贫攻坚期间所搜集到的信息,了解各家各户的教育水平,是否存在辍学人员等内容,从而实行针对性的措施保障乡村的贫困学子顺利入学,提升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乡村人民的文化程度。

2发展机遇

2.1主动谋划,加强教育投入

受制于乡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交通地形,文化程度等因素的限制,乡村的院校分布往往较为分散,招收的生源数量较少,教学设施与城镇地区的学校相比较差距较大。因此乡村地区的学校收益往往较少,需要更多的教育经费进行补助。加强对乡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出台城乡积极差异的教育投入政策,进而完善乡村院校的建设水平,丰富乡村地区教育教学内容,保障乡村的贫困学子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健全的环境里进行学习,进而促进乡村贫困学子的全面发展。

2.2转变目光,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离不开一个地区的师资水平。因此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间,应当着重建设乡村的教师队伍,提高其教学水平。一方面是要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通过对乡村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改变,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编制,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教师一直处在人员不足的困境之下,仅仅提高其教学水平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让乡村教育拥有更加充足的教学资源。因此政府可以根据乡村的贫困程度和发展水平对乡村教师进行额外的经济补助,从而激励人们去乡村担任乡村教师。从教学水平与教师数量抓起,提高乡村的教学质量。

2.3与时俱进,发展教育信息化

乡村教育也不能固守于传统的黑板白字的教学,应当积极推进乡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是要开展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让学生接触到信息化的多媒体设备从而了解更加丰富多彩的知识和内容,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音乐播放等措施展现教学内容,让教学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进行学习;微机室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一些计算机实践,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知识不仅在停留于书面,培养学生的技能。另一方面则是开展网络课堂,疫情期间各个院校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网络授课,通过钉钉,腾讯会议等直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一线上教学的方式即使在线下课堂开展的同時也值得借鉴。教师可以录制一些教学视频放在网络上,让一些在课堂上听不懂的学生能够利用手机,观看视频进而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补足,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结语

脱贫攻坚是以经济为保障民生,旨在让人民拥有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乡村振兴是以文化为保障民生,旨在让人民拥有良好的精神文明,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正是适应了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人民物质生活与其精神文明发展不同步的矛盾所在。因此蓄力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振兴,促进教育振兴有助于提升乡村人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进而促使乡村的贫困学子都能够接受到教育,接受到文化的润泽,提升其在新时代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输入动力,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林克松,曹渡帆,吴永强.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扶贫的回顾与展望[J]. 职教论坛,2021,37(3):6-13.

[2]何爱爱.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6):68-69,84.

[3]曹东勃,梁思思. 优质均衡:后脱贫时代乡村教育振兴之道[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2):42-51.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