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融合

2021-09-10刘光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方法研究

刘光文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对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思维品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效融合,即可以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人文性,又可以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二者的有效融合具有一定的意义。那么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有关情况为例,具体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的方法,以期构建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级管理;方法;研究

前言

当下很多语文教师都肩负着班主任的工作,而如何落实好班级管理工作,则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向。在以往语文教师班级管理工作中,发现语文教师采用的管理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而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情感教育略显不足,这不利于发挥出语文教育的价值,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还需要继续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力度和广度,以有效进行班级管理,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育人作用,而班级管理能够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所以,将二则有效融合能够提升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规范力度,而且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能够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人性化,让学生感受到关怀,这更易于教师推进班级管理工作,使得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所以,班级管理与语文教学体现出了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二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更是为了引导学生从语文知识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升华自身的情感境界,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1]。那么班级管理不仅是为了维护好班级和谐、有序地课堂环境,还是为了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促进学生之间的彼此合作、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共同的进步和发展,这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也互为一致。

(三)二者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以教书育人为目标来展开实际的教学工作,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语文教学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那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以发展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为目标,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样的班级环境才更具和谐。因此,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还是班级管理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之间存在的不足

(一)二者相互融合略显不足

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情况来看,发现不少语文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也有一些教师重视语文知识的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这不利于发挥出语文教学人文教育价值。同时,在班级管理工作,很多教师都是将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分开进行,而且班级管理也主要是一些课堂学习纪律的管理,却很少将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进行相互的融合和渗透,导致二者看似独立开展,这不利于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二)二者工作中的创新性也有待增强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之下,不仅是语文教学工作要创新,而且班级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步发展,使得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管理。可是,从以往教学与管理情况来看,仍发现不少教师受到固有教学管理思维的影响,不习惯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先进的教育管理手段开展工作。比如,一些老一辈的教师习惯运用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多媒体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只是停留于播放和展示的状态。此外,对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发现一些教师只是按部就班进行班级管理,却很少加入一些先进的教育管理内容。所以,当下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方式仍有待创新。

三、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为载体,营造人文化班级管理环境

当下小学生的思维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更为追求学习的自由和自主,也不情愿教师过多的管束,那么教师想要学生融入语文课堂、主动去探究语文知识,并从中给予学生有效地教学管理,则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其中,有趣、轻松的语文课堂环境能够让学生不会产生紧张的心理情绪,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展开有效的知识、思想精神的管理与培养。其中,教师可以先从语文课堂导入阶段开始,针对即将要教学的语文知识,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人文思想交流,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语文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初步引导学生走入语文课堂环境,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班级管理环境。

以小学语文《桥》内容为例,课程伊始的环境营造是实现有效的语文课程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而且教师也要注意文章内容中的人文精神渗透,以使得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文思想观念,从而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做一个有修养、有品德的人。首先,针对《桥》课文内容,与学生进行文章中的人文思想交流。比如,从题目标题开始,让学生讨论课文“桥”中的老书记人物形象,以使学生了解老书记的为人,并且从讨论与交流中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从而逐渐渗透人物思想精神的教育,进而将人文教育与班级管理相融合[2]。其次,注意课堂讨论氛围的营造,如从学生的心理心态,让学生自主展开交流,并且也给予学生适当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使得学生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自己的想法,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他人的肯定,进而促使学生放下自己的学习包袱,学会主动学习其中的人物品质。比如,就老书记人物形象,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前对人物的理解,讲一讲自己从人物中学习到哪些宝贵的人物品质,以潜移默化对学生展开人文思想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相互融合,是实现语文教学工作创新、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有必要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的衔接,以借助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对学生施以有效地思想精神培养,从而端正学生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进而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全面发展,这才是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其中,教师可以从语文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融入适当的思想精神、行为习惯管理内容,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林建华.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J].新智慧,2019,7(2):43-43.

[2]宋春霞.小学语文教學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效融合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23(4):28-29.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鹿鸣乡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方法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