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2021-09-10周绕芝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探析

周绕芝

摘要:应用题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即便小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有着充足的了解,但是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仍然受多种因素影响,限制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无法提高学生习题解答的兴趣。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做好全面分析,掌握当前课程教学情况,从而能够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围绕学生开展应用题教学,注重学生的差异化,确保能够设计不同难度的应用题,使得每个小学生都能够正确解答问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引言

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对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锻炼小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思维的养成,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数学教学时,需要事先让学生充分理解基础知识,并且需要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讲解,确保学生可以有效掌握,灵活地将基础知识应用到数学问题解答当中。例如,在引导学生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事先引导学生对四边形有着充分的了解,从而对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深入地认识,掌握单位换算知识,只有学生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才能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所以说,由于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要想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计算能力,强化对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视,从而优化各个环节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二、抓住审题细节,培养解题思路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需要从审题入手,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还是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对题目进行阅读,理解题目意思,分析其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未知量,对不容易理解的题目能采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对关键词进行分析,找到解题的具体思路。应用题一,甲乙两地相隔300km,第一辆车保持50km/h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二辆车同时保持40km/h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那么这两辆车经过多久会相遇?应用题二,甲乙两地相隔300km,第一辆车保持50km/h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二辆车在距离甲地30km的地方以40km/h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遇?对这两道应用题,学生若是不仔细审题,看起来都是相遇问题,可实际上经过仔细阅读发现第一题是相遇问题,第二题是追击问题,两道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不一样。大多数学生审题马虎,导致解题思路出错,解题错误。因而,在审题环节,要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找出已知条件,所求未知量,思考题目是何类型,缺少哪些条件,采用哪些方法来解决,逐步找到解题思路。

三、数形结合的应用

在小学高年级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无法有效提升,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高效培养高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适当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将抽象化数学语言转化为比较直观的数学图象,同时也可以将数学应用题中的图象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数学语言,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从而起到降低数学应用题解答难度的作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多帮助。例如,在实际讲解《圆》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题干中的知识建构圆的数学解题模型,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把数学应用题中圆的图形转化为数学语言,从而高效将问题解答。如“城市的转盘直径为10米,需要在它周围修建四条5米宽的车道,问车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解答这道习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事先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数字提取,并利用这些信息构建直观形象的圆形图形,促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对问题进行解决,提高解题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对这种类型应用题的解答技巧有着充足的了解。而且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好全面分析,实时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针对性教学方案,不断创新应用题解答形式,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掌握数学应用题解答方法。

四、学会质疑问难,促进学生自主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是对于最终结论的进一步升华和一种锻炼,也是创造性学习和主动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难度较大,经常会存在一些认知的偏差,这就会阻碍学生数学能力进一步地发展,如何更好地克服认知偏差,也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反思,教师必须巧妙地设置一些陷阱,因为成功的体验会经常被淡忘,而出现一些错误的时候,就会让学生难以忘记,尤其是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在老师的反复强调和讲解后还无法改正时,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陷阱的设置,让学生进入到错误的境地,然后反思、吸取错误的经验和教训,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知识,加强知识的巩固。除此之外,学生进行质疑问难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质疑,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和精神,首先,教师应当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更新,在每次上课之前都让学生对于本课所学的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地进行思考。其次,再把课堂变成与学生合作交流的舞台,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不断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时,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应用题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桂兰.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138-139.

[2]王彦军.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4):81-82.

[3]梁志明.浅谈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94.

(師宗县彩云镇明德小学 655703)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应用策略的提出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演绎推理能力的元认知思路构架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