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策略探讨
2021-09-10何青梅
何青梅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在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语文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很多常识内容,还能以实际生活让小学生对各类问题展开发散性思考。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实施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优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最大化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新力和创造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曾提到过,学校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激发学生们的思维。并且在新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这就需要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去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应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中去。但是现在许多学校还没有认识到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也还是比较单一死板,这样对于学生们的发展和学习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也不会去活跃学生们的思维。所以学校应该重视起来这个问题,去创新和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
(一)能够增强参与课堂学习的活力
在语文课程中,文字性内容占据绝大部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接触和实践较多的文字性内容,这很容易使学生疲倦,进而失去学习活力。因此,教师需要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促使其能够对课文自主地产生较多的思考,这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力,从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思维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深入地阅读课文,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对课文理解不断地加深,有助于其挖掘课文中的内涵,并且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延伸思考,拓展更多的阅读量,这有利于学习效果的加强。
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对学生思维进行激发的价值意义
(一)推动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学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成长和发展。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最大化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语言修养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确保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自己的想法实现正确表达。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模式,最大化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小学生通常以课本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基础来实施丰富的想象,调动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对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小学时期学生的很多方面都处于一种空白状态,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要精心辅导。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对生活中的小故事要特别留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语文知识,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工具性、特色性、多元性,其中包含了与各领域有关的内容和知识点。但受其篇幅和其他因素的限制,教材当中所呈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和固定性,而却习惯于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课堂教学规划和活动设计。单一、枯燥、晦涩的教学内容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局限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有的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的过程当中以自身的经验为主导,没有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程度,這就导致了所引入的语文教学内容存在难度过低或难度过高的现象。有的教师会根据考试要求筛选教学资源,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诉求。这样不仅难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活性和学习主体性,同时还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产生抵触、反感、厌恶等不良情绪和心理。
(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有的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自己的教学经验保持着较高的认可度和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时,通常会沿用以自身为主导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花费更多时间进行语文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讲解,或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反复对某些段落进行朗读和分析,以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相关的内容。有的教师为了使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成绩,甚至会要求其对某些考点或难点进行死记硬背。这不仅会加速学生的定式化思维的形成,同时还会使语文课堂变得乏味、刻板、无趣。虽然大部分的教师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从教经验,自身对教材和教学的把控能力相对较高,但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不足,本身的信息素养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就导致学校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但教师本身却难以快速地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模式。有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往往会照搬照抄一些较为典型的教学课件,这将会大大降低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适应性、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借助于多种方法,逐步地引导学生形成更为完善的语文思维,同时可以逐步增强学生参与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这会为教学提供助力。还有,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内容,如读写、朗读,这会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包根行.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学习思维[J].学周刊,2020(11).